这两天,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的那些名场面一定都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印象。
比如《节日(Festivité)》这一趴中试图重新解读达·芬奇名画《最后的晚餐》时骤然现身的蓝精灵“酒神”,让各国解说集体陷入沉默;
比如可可爱爱的小黄人闯进了奥运会开幕式,企图再次盗走名画《蒙娜丽莎》;
再比如酷似《刺客信条》主角的神秘蒙面火炬手忙忙碌碌穿梭于巴黎各个屋顶,带我们从别样视角欣赏古老巴黎的知名景点;
当然,也不乏许多激动人心的时刻,
比如我国乒乓球名将马龙、花样游泳队队长冯雨高举五星红旗,和405名中国参赛运动员一同出现在塞纳河上时;
比如《马赛曲》响起时,塞纳河上缓缓升起的10位创造法国历史的女性雕像;
比如身披奥运五环斗篷的女骑士骑金属马踏水而来;
还有如点火仪式后,确诊“僵人症”后复出首秀的Céline Dion,以激昂的歌声深情诠释《爱的赞歌》。
可以说,巴黎奥运会开幕式极尽所能为全世界观众展示了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多元文化,并且秉承自由、包容、博爱理念待人的法国形象。
但是,热闹过后,观众自然又重新将目光落回到本届奥运会的参赛运动员身上。尤其对于那些格外关注国际赛道的家长而言,运动员的实力和背景,更激起了他们体育鸡娃的熊熊热情。比如11岁滑板小将郑好好,热度颇高的华人高尔夫选手,斯坦福学霸张斯洋以及本科就读于斯坦福大学,现攻读香港中文大学法学博士的重剑冠军江旻憓......都是他们期望自己的孩子未来可能成为的模样。
但相比于巴黎奥运会的"含美"这几年,随着美国顶尖大学的录取情况越来越严峻,“体育爬藤”逐渐走进中国父母的视野,成为他们心目中可以“走捷径”进藤校的新路径。
从数据上来看,运动员爬藤的录取率确实比普通学生要高。
像达特茅斯、普林斯顿、耶鲁、哈佛等藤校,运动员录取率为21%、20%、16%、15%,比普通学生的11%、7%、6%、5%,最高要高出3倍!
非藤校也是如此,像MIT、斯坦福等名校,运动员录取率为15%、12%,普通学生仅为8%、5%。
我们看到名校运动队中,出现了越来越多华人学生的身影。
今年奥运会美国代表队中,65%的运动员都来自NCAA,其中斯坦福51人,伯克利49人,南加大44人,UCLA40人…
斯坦福大学:51人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49人
南加州大学:44人
密西根大学:42人
佛罗里达大学:40人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40人
俄亥俄州立大学:24人
宾州州立大学:24人
杜克大学:21人
耶鲁大学:20人
佛吉尼亚大学:17人
阿拉巴马大学:16人
哈佛大学:13人
宾夕法尼亚大学:13人
哥伦比亚大学:10人
达特茅斯学院:6人
康奈尔大学:5人
布朗大学:1人
△麻省理工2022-2023赛季男子游泳和跳水队队员
体育圈也有太多世界冠军“体二代”在练习藤校最爱的体育项目。比如--
跳水冠军田亮的女儿“森碟”在练习网球,
乒乓球冠军刘国梁的女儿刘宇婕在练习高尔夫,
前不久参加澳网公开赛的17岁小将商竣程,其母亲是乒乓球世界冠军邬娜,父亲是前国脚商毅……
当然,为了“卷”体育,部分家长每年给孩子花在体育上的花费就有十几万,3年“烧钱”超过百万的家长也不在少数。
家长最关心的是:到底怎样才能选到适合自己孩子的体育项目?体育要练到什么程度才能为爬藤、特招助力?家长应该如何陪伴孩子练体育?
前不久,我们有幸请来了体操世界冠军莫慧兰做了一场关于“体育鸡娃”的直播,她可以说是最适合回答这些问题的人士之一。
10岁进入体操国家队的她,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高低杠动作“莫式空翻”,代表中国参加过奥运会、世界锦标赛等多项赛事,为国家争取了无数的荣誉。
1997年退役后,莫慧兰喜欢上了高尔夫、赛车,并且成立了自己的啦啦操俱乐部“跳跳糖”,在体育行业持续发光发热。
2014年,莫慧兰有了自己的儿子“小布丁”,她也让孩子从小练习体育。
在自己成为世界冠军和成立俱乐部的过程中,莫慧兰见证过太多孩子参与并且爱上体育运动,也从一个妈妈的角度重新审视到底该如何为孩子规划好体育之路。她的意见或许可以给您带来启发。
(本文以第一人称叙述)
世界冠军到底
如何给孩子选择体育项目?
确实现在很多运动员的孩子都在练体育,我当然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能接触体育运动,可他究竟是不是练体育的料?我该怎么去培养他?和很多家长一样,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也曾困惑过。
从3岁开始,我先让儿子小布丁尝试踢足球,我认为足球是孩子接触体育的一个门槛相对较低的运动项目,他自己也比较喜欢。
但踢了一段时间后,我开始用一个专业教练员的眼光去考察他——看他的动作是不是标准,身体条件、自身能力是不是适合,发力部位哪些强哪些弱……这些专业的衡量给了他不小的压力。
3到5岁期间,我接连让小布丁尝试了篮球、游泳,因为北京有雪场,他还体验过滑雪。到现在他已经9岁,我们最后选择了棒球项目,坚持至今。
△小布丁去滑雪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尝试和选择,我有这些考量:
孩子小时候,主要的运动以跑动爬跳为主,除了从小打好体能基础,训练协调性、柔韧性、胆量和耐受力之外,还能让孩子明白,在运动中有一些磕磕碰碰都是很正常的,摔倒了爬起来就好了,锻炼他们遇到碰撞、小矛盾后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个时间段家长也要注意孩子对于体育兴趣的培养,让他们广泛尝试各种运动项目,为将来寻找合适的体育项目打下基础。
随着孩子年龄增长、骨骼发育,身体素质慢慢提高,这时就可以寻找更适合他身体条件、自身运动兴趣的项目继续投入。
△小布丁玩卡丁车和今年参加斯巴达儿童赛
孩子身体还没发育的时候,大家看不出差距,练什么项目都可以;而一旦开始发育,身高更高、身体条件更好的孩子练习足篮排球、游泳、击剑等项目,无疑更具有优势。
如果孩子不具备比别人更好的身体条件,家长就不用想着通过这些运动项目出成绩,当作体育锻炼,让孩子变得更阳光、更健康、更自信、更坚韧不拔就好,不一定要走专业道路。
以我家儿子为例,我本身是体操运动员,个子比较小,所以孩子没有身高的先天优势,我于是直接排除了足篮排球、游泳等需要身高的项目。
我们之所以后来选择了棒球,也是因为这个运动相对而言不要求孩子身体素质和爆发力特别强,你能跑、能跳,有一定的击打能力,身高矮一点也ok,危险性不高,综合评估下来,我认为比较适合我家孩子。
△打棒球的小布丁
现在的个人项目真的太卷了!
比如像网球、高尔夫、马术等项目,孩子如果想脱颖而出,要付出极大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个人能力也要非常出众,还要找到优秀的教练指导,家长也要非常给力。
拿马术举例,这是近几年来,家长和学生很喜欢的体育项目。但练习马术,除了孩子有很好的身体条件、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之外,很多时候考验的是家长——
孩子如果要参加专业比赛,家长是真的要自己买马、养马;
比赛时,家长还要想方设法把马运送到比赛场地;
所有的后勤工作也都需要家长完成。
所以如果孩子的自身能力不够强,家长也不希望那么累,可能就比较适合团队项目。
比如像棒球,不仅能让孩子在运动中感受到集体的力量,而且大家一起参加比赛,也能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满足追求胜负欲的需求。
小基数项目如棒球、垒球、冰壶、啦啦操等,参与的人数相对较少,竞争的激烈程度比足篮排球等大基数项目动辄十几万人参与,要好得多。
而且这些项目对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要求相对没有那么高;其他项目你需要练习五年、八年,才有可能出成绩,但这些小众项目可能只需要三年左右的积累,孩子就有可能去参加一些全国性的比赛,取得成绩。
前面我们提及的很多运动都适合男孩,如果家有女孩,我很推荐啦啦操这个项目。在美国,啦啦操非常流行,你可以看到美国的中学、大学比赛前,都会有非常酷炫的啦啦操表演。
首先,它的门槛比较低,女孩子既能练到柔韧,也能练到气质,既有舞蹈,又有体能。同时它还是个集体项目,孩子们从小就能体验到和队友一起训练、一起参加比赛,互相加油鼓劲的氛围,还能很好地培养出女孩子的阳光自信。
它也是一个竞技体育项目,有市区级别的比赛,还有全国、国际的赛事。目前它在申请成为奥运项目。和其他一些项目需要很长时间积累不同,啦啦操是一般坚持两三年,基本就能看到一些成绩。
△训练中的跳跳糖学员
体育爬藤
体育特招真的是捷径吗?
最近几年,体育爬藤、体育特招如火如荼,很多家长给孩子选择项目的时候,也会考虑到未来是不是能将体育作为特长,进入名校。
根据NCAA(美国全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的数据显示,再结合中国学生的运动表现可以看到,中国学生最容易爬藤成功的体育项目分别为:网球、高尔夫、游泳等。
但竞技体育是残酷的。想要通过这些项目体育爬藤,孩子至少要达到省队冒尖儿的水平,在全国比赛中至少达到前八名,你的成绩才有可能被人家关注到。
而要达到这样的成绩,背后是孩子、家长、教练付出的无数心血。我知道有些孩子除了学习之外,一天至少训练5个小时!没有这样的时间积累和铺垫,家长千万不要去想出成绩这回事。
你看我们运动员练了十多年,谁不想拿冠军,但冠军真的只是塔尖上凤毛麟角的几个人,家长要做好心理建设,合理管理好自己的预期,更平和地看待体育爬藤这件事。
很多家长来问我,孩子能不能练这个、那个项目?能不能通过这些项目走特招或者爬藤路径?
拿我熟悉的体操举例,体操确实在美国很流行,有很多俱乐部,很多大学教练会选拔优秀的队员给予offer,但要求很高——在美国至少要练到10级才有可能去到一些比较好的学校,要练到这个水平,每天至少也要训练5小时以上,而且周六周日都要加练,参加各种比赛。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还有一个难点是,我们参加的都是国内的比赛,真的希望通过体操爬藤的,需要在美国参加大学认可的比赛,并且获得顶尖的名次,才有可能。
从我小时候训练的经验来看,体操想要走专业的路径,太难了;但如果孩子只是作为一个爱好,那么体操是一个非常好的运动。
△94年广岛亚运会时的莫慧兰
有句话说的是“所有运动都源于体操”,它涉及了跑跳、柔韧、空翻等技巧,锻炼了孩子的协调性、空中感觉和胆量。练习几年体操后,很方便转到其他相关项目——
比如滑雪,像谷爱凌练习U型板等,都需要体操的空中技巧去完成这些项目,如果前期有体操基础,学滑雪就比别人快很多;
又比如滑板,也需要体操的空中技巧;
此外,体操还可以转花样游泳、艺术体操,甚至现在很流行的跑酷、霹雳舞等,有体操基础的人转练这些项目都会比较轻松。
再举几个例子:
游泳
这是一个拼身体条件的项目,如果孩子达不到比别人更好的身体条件,如身高、手臂长度等,就不一定适合走专业路径了。
如果你家孩子在小时候预估能达到至少1米8的个子,可以再找个专业教练看一下水性——水性好的孩子练起来比别的孩子更轻松。而要用游泳爬藤,至少要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的水平。
跳水
跳水对孩子的心理要求比较高,而且从高处跳下去,对眼睛是很大的冲击,容易受伤。有个故事我至今还记得,以前体操队训练和跳水在一个地方,我们练习完后,会到跳水池那里玩一下。
跳水队逗我们说,你们敢上去吗?真的不敢!人家都是从上面跳下来,我们是倒退着爬下来的——因为站在高处的感觉真的太恐怖了,对孩子的心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至于危险性,不只是跳水,有很多运动项目都会有一定的危险性。对此我认为,与其让孩子未来在人生的道路上摔倒,不如让他先在运动场上提前体验摔倒。这样的经历,会让孩子变得更成熟。
滑雪
这次冬奥会让很多家长都关注到滑雪项目,我也让孩子学过一段时间滑雪。后来我考虑到:
第一,滑雪是相对比较危险的运动项目;
第二,它对天气的要求非常高;
第三,它基本不在市内,每一次接送孩子的时间成本非常高,所以后来我没有继续让孩子专业学滑雪,只是当作一个玩耍的项目。
如果你家就在雪场、训练场附近,也能确保训练的时间,孩子自己喜欢,不妨可以考虑滑雪。
田径
如果孩子身高条件好,田径也是一个可选的项目。我有一个朋友的孩子,父母本身身体条件很好,孩子身高也高,在高中时参加各种比赛获奖,最终靠着体育特长进入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还有一些体育项目,如击剑、棒球、跳水、艺术体操、花样游泳等,总之在申请中,有体育项目总比没有强,但如果要对升学有帮助,一定是要对方大学校队所需要的项目,而且你的水平要非常高,学校才有可能以特长生的身份把你招进去。
练习体育考验的不只是孩子,
更是家长
体育训练需要长期的时间投入,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坚持下来。我的儿子有时候也会说,妈妈我不想去训练了。我说不行,你选择了这个项目,就必须得坚持。
其实年龄越小的孩子,如果妈妈能坚持下去,孩子大多就能坚持。到孩子大一些时,就要通过比赛出成绩,提高自信和成就感,孩子才更愿意继续训练。
哪怕超过10岁,孩子仍有可能转换体育的项目,并且获得好成绩。尤其是男孩子。
因为从11岁到大学,是孩子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骨骼、肌肉、身高、体重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有的孩子在13岁以前没有任何成绩,但到了14岁以后,可能就突飞猛进了。很多运动员就是这样——身体发育之前都在积累。所以家长不用着急。
还有不少家长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小学孩子还有时间训练,到了初中,学业压力增加,是否还要继续花时间、精力、金钱投入体育运动?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和孩子商量一下,看他是不是真的喜欢练体育?如果孩子喜欢,那就坚持一周一两次的训练,时不时打打比赛。
如果孩子的目标是以强身健体为主,可以经常换一换体育项目,多做尝试,让孩子既锻炼了身体,又对运动保持兴趣和参与度。长大后,可以参加一些大众类的比赛,将来无论进大学还是走上工作岗位,都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社交。
当然如果孩子真的不想继续训练,家长也不要太强迫。可以试试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参加一些团体项目,或者趣味性更强的项目。家长也可以用某某冠军的榜样力量,去鼓励一下孩子。
如果家长希望孩子从启蒙开始就走在正道上,那么一定要找有资质、同时最好有专业运动员退下来当教练的机构,确保有比较正规的教学体系。
如果孩子想往高水平走,最好能找到专业队甚至国家队教练所在的俱乐部,能带孩子参加正规的赛事。
我自己学习体育的道路,带给我非常多的收获。体育真的能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精神,面对成败的态度,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勇往直前的竞争性,而且运动这个习惯也会让孩子终身受益。如果孩子能在运动上坚持下来,那么有很高概率在其他领域也能做得更好,一通百通。
在陪伴孩子进行体育训练的时候,家长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预期,要清楚如果自身条件达不到、没有长时间积累,不要想着通过体育走捷径。我自己让孩子练习各种体育项目,也并没有期望孩子能通过这项运动带来什么功利性的好处。
家长支持孩子练习体育就已经选择了一条非常棒的路。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有各种波折,家长把心态放平和,也许孩子能收获更多。
推荐阅读👇
▼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即可订阅 2024《少年时》第十辑(10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