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剑指 2026 年的变革|专访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 CEO 孟侠
汽车
2024-11-19 14:29
北京
1938 年,刚刚成立一年的大众汽车公司开始在「狼堡」建厂,他们即将开始生产由费迪南 · 保时捷设计的一辆让工人阶级也买得起的车—— Type 1,后来被称为「甲壳虫」。直到 2019 年正式停产,甲壳虫在这个星球上走过了 80 年。在广州车展上,当我在专访上询问现任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 CEO 孟侠(Stefan Mecha),能不能造一辆电动甲壳虫的时候,孟侠笑了笑说:「还真的常常有人跟我提起这个事情,我会考虑的。」甲壳虫生涯的末期,2013 年,英国学者 Bernhard Rieger 发布了《人民的车:大众甲壳虫的全球史》(The People ’ s Car:A Global History of the Volkswagen Beetle),这是一本回顾甲壳虫历史的书。书里说,大众巧妙的成本控制方法使汽车一下从奢侈品变成了像可口可乐一样的「日常商品」,甚至在美国、墨西哥、巴西也一度成为「国民轿车」。它出色的技术实力和质量保障,使得人们愿意忘却德国那段疯狂的历史,来拥抱它。所以,务实,是大众基因里的品质。当孟侠在专访里谈及大众未来在中国市场的计划时,他也表现得十分坦诚,「We are fighting to stay in China」,这可不是一般的 CEO 敢说出口的话。德系品牌今年的日子都不太好过,但每一个品牌都有不同的应对方式,有的品牌回顾历史以承前启后,有的品牌努力地想要抓住中国市场最关注的技术点,而大众展现出了一种「破釜沉舟」的勇气。其实今年大众的情况没有想像中那么糟,孟侠用「虽然不能说特别好,但也还不错」来形容。在燃油车市场,大众保持了领先,10 月份的市场份额达到约 18%,而在腥风血雨的新能源车市场,大众也成功「跻身中国新能源品牌前十」。随着德国工厂关闭的消息传到国内,总有唱衰的声音。但孟侠的心中有一张精确的时间表,也有清晰的战略,他说2024 和 2025 年是大众的变革之年,也是过渡之年,大众在燃油车市场会面临市场份额下滑,但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将会提升。而到 2026 年下半年,随着全新车型推出,大众将会「变得更强」。这番宣言,还是有一点霸气的。那么孟侠制定了什么样的战略?在专访的开头,他列出了三项工作:「锐化品牌体验」「持续提升技术能力」以及「持续扩展车型阵容」。我问孟侠怎么看字母 AUDI 的横空出世,孟侠说他「不便于代表奥迪的同事发表评论」,但他对这个新品牌「很有信心」,只不过「新品牌还需要一些时间来让大家认识」。至于大众品牌,在继续使用大众 VW 标识的基础上,他们将「在设计和科技层面打造专属的全新中国 DNA」。其实这项工作我们早也看到了端倪,比如大众安徽在第一款产品 ID. 与众上,就使用了非常突出的金色徽标。孟侠说,这是因为他们发现中国用户非常喜欢金色,这与德国市场爱用的「黑白徽标」是完全不同的。他们希望在年轻化的中国市场,带来「更加年轻化、个性化的形象」。ID. 与众推出之后,市场表现不如预期,但这款车对大众来说,品牌探索的意义似乎更大一些。在这次广州车展上,大众使用了一个叫「众启新境」的主题,并希望通过他们精心打造的概念车 ID.CODE 来传达他们对中国市场的最新理解。这是一辆由中德团队共同开发的车,在今年 4 月份发布的时候,孟侠就表示,ID. CODE 是大众汽车践行「在中国,为中国」战略的重要里程碑——「不仅解码大众汽车关于未来出行的畅想,更拥有消费者期待的设计和科技要素」。ID.CODE 不仅拥有大众前所未有的个性化外观,车门上甚至安上了触控板,还具备「L4 级自动驾驶功能」,内饰空间也为自动驾驶的情景做了非常灵活的处理,漂亮的曲面屏、可旋转 180° 的座椅、可收起的方向盘,一切都充满了未来感。你甚至能明显地看到,过去这两年中国舆论热议的话题,在这辆车上投下的影子。大众,正在努力想弄明白中国的「大众」到底想要什么。也许他们还希望,通过这些新鲜的尝试,让消费者觉得,大众除了本分踏实、经济耐用的形象,也还可以变得更高端和时尚——新的时代,它依然可以用你想要的价格,给你想要的快乐。但品牌的成长终究要先有技术的沉淀,这两年也有许多人说大众好像跟不上技术创新的步伐了,尖端技术的讨论中,少有大众的身影。除了概念车,大众还做了什么?大众在技术成长上的耕耘可以分为好几个板块,但核心依然是」stay true to our core values「。什么是大众的核心价值?孟侠特别提到了安全和可靠性,他说「可靠性和安全性可能不是消费者讨论最多和最吸引他们的要素,但我们会坚持长期主义」,在此基础上,大众会「加快创新」。那么如何创新呢?孟侠非常主动地提到了大众和诸多中国合作伙伴的「战略合作」。比如与地平线共同开发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就将在「2026 年面世」,大众最近刚在上海进行了相关的测试,孟侠说「效果丰常棒」。在不久前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大众还展示了全新的 CEA 架构,这是由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与其软件公司 CARIAD 中国,联合小鹏汽车共同打造的电子电器架构,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发中」,预计将在 2026 年应用于基于中国专属 CMP 平台的车型上。在大众的诸多合作项目当中,与小鹏的项目最为引人瞩目。大众希望借助小鹏在智能化领域的强大实力与对本土市场的了解,来补齐大众的短板,二者合作开发的两款纯电车型也将在 2026 年推出。但小鹏在最近举办的「AI 科技日」上,宣布了本质为增程系统的鲲鹏超级电动体系,其最近的车型 MONA M03 和 P7+ 也趋向平价化,P7+ 更是全系采用无激光雷达的智驾。这使得小鹏的纯电和高阶智能化标签有所弱化,那么小鹏的路线是否还符合大众的需求?他认为「小鹏的混动车规划也说明了市场的强劲需求」,是「非常明智的策略」。对于未来与小鹏的合作,他也保持非常开放的态度:「我们与小鹏的合作还有广阔的想象空间。过去两年中,双方的信任不断加深,默契不断提高,我们在欧洲探讨了未来的合作方向。」但他也强调,「研发不能操之过急,我们目前的计划是优先完成好当下的两个重点项目,跟踪项目效果,然后再进一步推进双方的合作」。在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投资的同时,大众也在对车型进行「现代化」的扩充和升级。孟侠表示,大众预计「2026 年会推出多款车型」,「到 2030 年将打造含 30 多款新车型的产品矩阵」,这里面将包括纯电、插混、增程等多种类型。至于燃油车,孟侠表示,中国市场的消费者构成非常丰富,燃油车还有很大的需求,至少到「2034 年油车还不会死」,但「份额会下降」。所以大众「仍将继续改进燃油车,推出新车型」,但「投资规模会缩小」,将集中在「主力车型的更新换代」,有些车型则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所以,燃油车也会进行设计和智能化的升级,比如全新的迈腾就采用了明显更年轻化的设计——一种被孟侠称为「更加进取」的风格。同时他强调,大众的设计永远将保留「大众的 DNA」:「我们不想成为 fashion brand,时尚来了又走,而你买一辆车,是要开很多年的,经典才永不过时」。智能化方面,孟侠举了帕萨特 Pro 的例子。他认为,在配备「L2+ 级 IQ. Pilot 智能驾驶辅助、15 英寸的中控大屏、AI 智能助手等」先进技术之后,帕萨特 Pro 已经「展现出了出色的智能化水平」,而且消费者也「给予了非常积极的反馈」。除此之外,「探岳、途观、迈腾」的升级也「证明了我们完全可以实现油车的智能化」。不过,说到这里孟侠又往回拉了一点,他说事实上「很多消费者宁愿买⼀台便宜的⻋,⽽并不在乎⾮常多的智能功能,他们只需要⼀台安全好开,⽽且有问题的时候容易修理的⻋」,当然「年轻的消费者会喜欢那些功能」,所以每辆车还要「找到它对应的消费群体」,比如 ID.3 现在就吸引了很多「一二线城市的年轻女性消费者」,这就是一次成功的对应。最后的最后,大众当下最紧急的任务,还是削减成本,而这应当是靠甲壳虫起家的大众,基因里最擅长的事情。孟侠表示,其实大众在中国的「供应链本土化程度已经达到 95% 了」,而「中国有着全球最全面的产业供应链」,这对于大众「在不降低产品品质的大前提下,降低材料和生产成本」是非常有利的事情。大众也采取了一些额外的措施,比如针对「ID.3 的电池成本、电驱成本等进行了优化」,进而能够给消费者提供「更有吸引力的价格」。因此 ID.3「也达到了月销一万辆的成绩」。在这些基础之上,孟侠的目标其实是非常实事求是的。他说:「我认为中国品牌当然在未来会主导中国市场,但是我也有信心,大众还是能够占有 10% 的市场份额——届时如果中国市场的规模能达到 3000 万辆,10% 就会是非常不错的成绩。」对于现在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异常白热化的竞争态势,孟侠也隐晦地表达了他的看法:「考虑到中国市场的低价竞争,我们也需要先从成本着⼿去做优化,才能提供有吸引力的价格,控制成本是⼀件需要持续做的事情。但是另⼀⽅⾯,我们始终认为,我们还是需要先挣钱才能继续投资到下⼀步的研发中去,这应当是⼀⻔可持续的⽣意。」他相信,「到 2030 年我们会是中国排名第一的国际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