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由清澜山心理辅导中心为您精心准备的“家长陪伴指南”,提供亲子沟通的智慧和育儿路上的支持。
我们相信,每位家长在孩子成长中的力量都无可替代,愿这些内容成为您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温暖力量!
生活中,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时刻:
很多时候,我们出于对孩子的关心,总习惯性地“帮孩子一把”。
表面上看,这样做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避免了尴尬。
但是,这却无形中对孩子传递了一个潜在的信息:“你不行。”
每一次“代替”,孩子失去的是什么?
家长或许完成了任务,却剥夺了孩子那份内心的“我能行”的信念。
而这份信念,恰恰是孩子成长的关键:
胜任感——这是,孩子做任何事的动力来源。
心理学家爱德华·L.德西和理查德·M.瑞安提出:胜任感是一种“我可以做到”的内在信念,它是人类三大基本心理需求之一。
胜任感实在是太重要啦!
它驱动孩子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完成任务。
它帮助孩子在失败后看到调整方向的可能性,而不是轻言放弃。
它塑造孩子的心理韧性,让他们更乐观、更坚韧,面对生活充满底气。
在日常生活中
家长无意中做出了一些看似“帮忙”的行为,这些行为看似快速解决了问题,却不知不觉中抹灭了孩子胜任感的建立机会。
每一次的“代替”,孩子感受到的潜台词都是:“你不够好,不需要尝试。”
久而久之,孩子不仅失去了体验成功的机会,还可能形成回避行为,害怕面对任何需要动脑、动手或与人互动的任务。
那么如何建立胜任感:
胜任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孩子尝试、调整、成功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的。
但是,家长很容易在无意识中走向两个极端:
❎要么代替和剥夺:
为了效率、结果或保护,家长选择直接代替孩子完成某些任务。孩子可能习惯回避挑战。
❎要么放手过度:
明知孩子无法独立完成,却把他们置于完全超出能力范围的挑战中。孩子感到挫败和无助,逐渐丧失信心。
正确的做法:
为孩子创造“刚好够得着”的挑战
心理学研究表明:最能培养胜任感的任务,是孩子踮一踮脚刚好够得着”的挑战。
这样的任务既不是轻而易举,也不会让孩子感到无从下手,而是需要一定努力,但通过尝试可以成功。
#
/ 如何把任务变成
“够得着”的挑战
既不让孩子觉得太简单无聊,也不至于让他们感到无法完成。太容易让他们失去动力,太难又可能打击自信。
小提示
过程中可以观察孩子的反应,找到那个“刚好够得着”的挑战点!记住,不必急于看到成果,给孩子时间去尝试和适应。
复杂的任务,特别是做作业、整理房间或者准备报告,可能让孩子不知从何开始。这时,把任务拆成简单的小步骤,就能帮助他们有序进行,逐步完成。
小提示
从最简单的部分开始,不要担心他们从小事做起,成功的每一步都会积累信心。
比如从让孩子自己收拾一个抽屉开始,到整理整个房间,再到承担更多的责任。通过这样的渐进式挑战,孩子不仅能提升技能,还能感受到不断突破自我的喜悦。
小提示
这时候,耐心就是关键!任务的提升不能太急功近,循序渐进是成功的秘诀。
胜任感是孩子成长的力量
总结来说,作为家长,我们通常有更多的经验和能力,因此要学会做一个“笨家长”。这里的“笨”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主动“退后一步”,给孩子机会去独立完成任务。
通过这样做,我们不仅帮助孩子积累能力,还能让他们在挑战中发现自信,逐步建立起“我能行”的信念,从而培养出真正的胜任感。
从今天起,试着问自己:
“这个任务,我能如何调整,让它变成孩子‘够得着’的挑战?”
“我该如何支持孩子,让他们在失败中成长?”
胜任感是孩子成长的底气,而每一次放手,都是家长给予孩子最宝贵的礼物!
文字 Writing|Shan Wang
编辑 Editing|Shan Wang
审核 Auditing|Susan Zhang, Jade Liu, Aui Zhao
相关推荐
Why Tsinglan? 你从清澜高中生的一天里能找到答案!
🏫 参观学校,欢迎预约校园开放日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