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长短期视角分析,2025年创业板和科创板或有配置价值。短期看,A股历史上春节后小市值和成长风格占优;长期看,基本面复苏叠加流动性宽松预期,看好双创为代表的科技成长板块。ETF有费率优势,但对于相对宽的基准和选股域,如创业板综,指增基金更易获取超额,是ETF外的更优选项。创业板指增业绩分化较大,2021年初至2024年底,头部产品能获得超4%的超额,相较约1.5 pct的额外费率成本仍具吸引力。双创板块的宽基指数中,创业板综成分股数量多且偏小市值,Alpha空间大,截至2024年底,以创业板综为基准的公募指数增强基金仅2只。其中,景顺长城创业板综指增强自2020年5月25日成立至2024年底相对基准能够获取稳定的超额收益,可通过该基金对创业板综进行有效配置。科创50发布时间较早,成分股代表性较强,关联指增基金中,景顺长城科创50指数增强于2024年5月28日成立,在2024年下半年科创板高波动的市场环境下仍可获取正向超额收益。
01 ETF之外,投资双创还有哪些选择?
短期视角:A股春季行情存在一定规律,风格上小市值和成长占优
从板块角度,统计风格指数春节后20个交易日涨跌幅,成长风格在过去10年中的8年录得正收益,仅有2016年、2021年是例外。分析原因,我们认为2021年春节是茅指数及背后的成长风格因拥挤交易出现变盘的时点。另外,2023年可能是春节前的行情透支了部分涨幅,导致节后相对平淡。
从超额收益看:以跟踪创业板50、创业板指和创业板综的2021年以前成立的全部基金为样本,为保持业绩可比性,统计2021年至2024年区间年化超额收益,如图表7所示。其中横轴为基金规模的对数,纵轴为年化超额收益率。
可以发现,被动指数型基金相对基准的超额普遍为正,但多数低于2%,中位数在0.7%。指数增强型基金的超额收益则分化较大,头部产品能获得超4%的超额收益,相较于1.5 pct左右的费率溢价而言,头部指增基金相比被动指数基金依然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创业板:创业板综成分股数量多且偏小市值,做增强优于创业板指
应如何筛选投资于创业板的公募指数增强产品?创业板主流宽基指数主要有三个,按指数成分股数量由少至多分别为:创业板50、创业板指、创业板综。三只指数的基础信息及编制方法横向比较如下。
从指数成分范围看,创业板综包含了创业板上市的全部股票,宽度显著大于创业板50和创业板指,为指数增强产品的设计提供了充分的发挥空间。
从指数市值分布看,创业板综涵盖了创业板大中小市值的全部股票,截至2024-12-31,市值小于100亿的成分股权重为35.2%,相比之下创业板50和创业板指均未包含市值小于100亿的股票。因此创业板综市值分布更加均衡,相比偏大盘的创业板50和创业板指能更好的衡量创业板市场的整体表现。
从指数行业分布看,创业板综涵盖了31个一级行业中的29个,相较于创业板50和创业板指行业分布更加均匀。
综合以上分析,创业板综指数成分股范围广、市值行业分布均匀,是指数增强基金理想的基准指数。截至2024年底,以创业板综为基准的公募指数增强基金仅2只。以景顺长城创业板综指增强为例,统计基金业绩。自2020年5月25日成立至2024年底,基金净值相对基准年化超额收益率4.3%,信息比率0.65。
科创板:科创板综近期发布,科创50增强基金代表性更强
应如何筛选投资于科创板的公募指数增强产品?科创板主流宽基指数有四个,按指数成分股数量由少至多分别为:科创50、科创100、科创200、科创综指。其中,科创50、科创100、科创200指数分别由科创板上市股票的大、中、小市值股票组成;科创综指由科创板上市全部股票组成,于2025年1月20日正式发布。四只指数的基础信息及编制方法横向比较如下。
从超额收益看,科创200和科创综指的Alpha空间或更大,但目前没有跟踪这两只指数的指数增强型基金。四只指数中,科创50指数发布时间较早,跟踪产品规模最大。截至2024年末,共有7只指数增强型基金以科创50作为基准指数,包含3只增强型ETF、3只场外基金、1只ETF联接基金,其超额收益对比如下。
由于科创50关联指增发行时间较晚,因此仅统计2024年下半年已发行的6只基金的超额收益,其中横轴为基金规模,纵轴为年化超额收益率。可以发现,6只基金中的4只在2024年下半年获得了正超额,其中头部产品年化超额近3%。
以景顺长城科创50指数增强为例,自2024年5月28日成立至2024年底,基金净值相对基准年化超额收益率3.0%,虽然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且科创板2024年波动较大,但是基金依然能够获取一定正超额。
风险提示:
相关研报
研报:《金工:ETF之外,投资双创还有哪些选择?——基金选品系列研究之一》2025年1月25日
研究员:林晓明 S0570516010001|BPY421
研究员:何 康 S0570520080004|BRB318
联系人:浦彦恒 S0570124070069
关注我们
https://inst.htsc.com/research
访问权限:国内机构客户
https://intl.inst.htsc.com/research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