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现金流是判断公司发展潜力和投资价值的重要选股因子。美股市场中,自由现金流选股策略及相关产品已经相对成熟,国内ETF市场相关工具产品则较为缺失。2025年1月10日,国内首批两只自由现金流ETF正式获批,分别为华夏国证自由现金流ETF和国泰富时中国A股自由现金流聚焦ETF。这两只产品的问世弥补了Smart Beta工具箱中自由现金流因子的空白,给指数投资领域带来新的突破,为投资者提供了布局A股市场长线投资的新选项。
自由现金流可直观刻画公司赚钱能力、成长空间和抗风险能力
自由现金流,指的是扣除维持企业正常运营和保持竞争力的必要开支后,企业资本提供者能够从企业运营中获得的最大收益,不仅反映公司当前的赚钱能力,更体现了公司用于赚钱的一系列运营体系的健康程度,是判断公司发展潜力和投资价值的重要选股因子。一方面,自由现金流作为估值模型的关键因素,本身就是衡量企业价值的重要指标;另一方面,现金流相比账面利润,受会计记账等因素的影响较小,能客观反映公司的真实竞争力。充足的自由现金流为公司分红提供了安全垫,在市场波动时期可更好地抵御风险。
美国自由现金流产品较为成熟,长期业绩表现优于红利和价值因子
自由现金流选股策略在海外是一个相对成熟的概念,产品案例较为丰富。美国市场自由现金流ETF产品自2016年以来开始发行,Pacer是其中规模最大、发行最早、布局最全的提供商,旗下美国现金牛100 ETF是美国规模最大的自由现金流ETF,截至2025年1月14日,规模约251亿美元,持仓中超配能源板块。该产品持有罗素1000指数成分股中自由现金流率较高的前100只个股,在风格上与价值和红利因子存在相似之处,但长期业绩优于价值和红利因子,且在市场下行期表现稳健,与成长股相关性更低,在市场下行期更可能成为相对安全的“避风港”。
自由现金流指数在市场下行期超额明显,可作为穿越牛熊的长期配置之选
目前A股自由现金流指数主要包括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中证系列自由现金流指数和富时中国A股自由现金流聚焦指数。其中,国证指数推出最早、中证系列指数覆盖较全、富时指数则与国证和中证指数在编制方案上形成差异化。总体来看,境内指数编制逻辑简洁直观,富时指数选股体系综合多样。但最终呈现的行业分布却有较高的一致性,主要权重都集中在能源、工业、可选消费、材料四个板块。三只指数长期业绩均显著好于市场,特别是在市场下行期超额突出,可作为穿越牛熊的长期配置之选。
01 国内现金流ETF首次获批,华夏与国泰旗下产品抢占先机
02 自由现金流因子及其投资价值
03 自由现金流关乎企业盈利质量和发展潜力,是重要的财务选股因子
自由现金流可以有效评价企业利润的质量,客观反映公司的真实竞争力
传统会计利润可能会受到各种非现金因素的影响。例如:折旧、摊销、收入确认时点等会计政策的选择,会影响利润的计算和报告;存货、债务、商誉等非公允项目的估值,可能无法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一些非经常性项目如一次性收益或损失,可能会被用来操纵利润,使得财务报表中的利润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等等。而现金流的确认采用“收付实现制”,需要通过实际资金流转进行确认,造假难度更大,披露更为真实透明。
即使不考虑财务数据的人为操纵等因素,某些情况下,企业利润也会与“赚钱能力”这一朴素的概念产生偏离。例如,过往研发成本的摊销可能会拖累当前账面利润,而自由现金流指标可以更准确的刻画企业盈利能力。
自由现金流可以衡量公司的未来成长机会和抗风险能力
如前文所述,自由现金流体现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也就是公司为自身创造“源头活水”的能力。公司生存发展以外剩余的资金,既可以用于当下分红,也可以用于未来持续生产经营。充足的自由现金流为公司分红提供了安全垫,有能力提供稳健且较高的分红水平,为投资者带来稳定的股息收益。公司账面上资金充足,可以有更多的能力和资源去推动公司的营收增长,在市场波动时期更好地抵御风险。
04 美国自由现金流ETF产品
现金流ETF近年来业绩表现优于红利ETF。将COWZ与美股市场上规模最大的价值ETF、红利ETF和标普500ETF、纳斯达克100ETF进行对比,美国现金牛100ETF比Vanguard价值股ETF和Vanguard递增股利ETF在2021-2023年有明显优势,这也解释了为什么2023年多家公司发行现金流相关ETF产品。另外,COWZ的业绩表现在市场下行期更为稳健,2022年美股市场大幅波动,标普500和纳斯达克100ETF跌幅在20%-30%左右,而COWZ仅下跌1.78%。
现金流ETF与成长股的相关性较低,使其成为应对可能出现的科技股泡沫的良好对冲标的。根据周期模型对全球大类资产的建模,我们判断美股或已行至周期上行的末期。如果进入周期下行阶段,则前期涨幅较多的成长板块出现泡沫的风险相对较大,现金流ETF相比价值和红利ETF,与纳指的相关性更低,在市场下行期更可能成为相对安全的“避风港”。
05 A股自由现金流指数:国证指数、富时指数、中证指数
目前,国内自由现金流指数产品来自三家指数编制机构,分别为国证指数、中证指数和富时罗素。其中,国证指数发布时间最早,早在2012年即推出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并在2024年对指数的编制方案进行了优化;中证指数公司于2024年推出一系列自由现金流指数,分别在中证全指、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等宽基指数上进行自由现金流选股;海外富时罗素指数也于2024年推出富时中国A股自由现金流聚焦指数,在富时中国A股自由流通指数基础上选股。以下我们对指数的编制方案、成分分布和业绩表现进行详细对比。
三家指数的编制方案采用较为通用的流程,即在指定股票池基础上,排除具有流动性不佳等负面特征的公司,然后依据因子打分进行排序,选取若干成分股作为指数样本。三家指数均在宽基指数基础上进行筛选,聚焦于自由现金流率较高的企业,且对流动性差、盈利质量较差的企业进行了剔除,但在股票池选取、负面筛选、排序因子、成分股数量、加权方式和在平衡机制等细节处理上存在一定差异。
对比三家机构的自由现金流指数编制方案(中证系列指数以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为例),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存在差异:1:境内公司编制的指数仅采用自由现金流率单因子进行打分,而富时指数则构建了综合打分体系,在现金流基础上兼顾股利与估值,因子构建体系更为多元化;2:境内指数采用自由现金流加权,富时指数则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3:在成分股数量、再平衡频率、权重上限上也存在一定差异。
指数成分对比:均侧重能源、工业、可选消费和材料板块
三个指数虽然编制方案不同,但最终呈现的行业分布却有较高的一致性,主要权重都集中在能源、工业、可选消费、材料四个板块,特别是能源板块的权重较高,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四个板块权重均在20%左右;中证指数和富时指数中,能源权重占比都超过30%。国证和中证指数对金融地产进行了剔除,与美国现金牛100ETF的处理方案类似,富时指数编制方案中虽未写明剔除这两个行业,但在实际公布的行业权重中并无这两个行业的证券入选。对比美国现金牛100ETF的跟踪指数,共同点是在能源和可选消费上权重较高,不同点在于A股指数上信息技术、医疗保健等行业的权重显著更低。
指数业绩表现:市场下行期超额突出,可作为穿越牛熊的长期配置之选
三只指数的业绩表现存在些微差异,但总体上都能跑赢市场,从净值表现来看,2020年之前,自由现金流指数相比大盘宽基、全市场指数、红利指数建立了一定优势,2020年之后更是跑出明显超额收益。2013年末至2024年末,自由现金流指数的夏普比均在0.6左右,年化收益在14%左右,显著高于其他指数。中证和富时指数在回撤控制方面也有不错的表现。富时指数的收益和波动相比境内机构编制的两只指数较小,回撤也更低,可能与其选股因子中纳入了低估值、低波动等因素的考量有关。
从分年度收益来看,自由现金流指数在2016-2018年、2021年-2024年间超额收益尤为明显,特别是在2016、2018、2022和2023年的市场下行期均录得正超额,而在大盘表现相对较好的2014-2015、2019-2020年,多数录得负收益,说明自由现金流因子在市场上行期弹性相对较小,但抵御市场下行的能力突出,可作为穿越牛熊的长期配置之选。
风险提示:
相关研报
研报:《价值投资新篇:首批自由现金流ETF问世——ETF智投系列研究之四》2025年1月17日
林晓明 研究员 S0570516010001 | BPY421
陈烨 研究员 S0570521110001
韩晳 研究员 S0570520100006
关注我们
https://inst.htsc.com/research
访问权限:国内机构客户
https://intl.inst.htsc.com/research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