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竹编方砚盒
石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源远流长,大至祖国的秀美山川之地,小至案几陈设及掌中把玩件无不见它的踪迹。梁思成在《中国雕塑史》中说:“艺术之始,雕塑为先,盖在先民穴居野处之时,必先凿石为器,以谋生存;其后既有居室,乃做绘事,故雕塑之术,实始于石器时代,艺术之最古者也。”为什么一门最古老的艺术到后来只被认为是雕虫小技?这里面有诸多因素,但就创作的题材来说,传统石雕有它的局限性。
田园清趣
传统石雕的题材有龙凤等吉祥图案,各时代的宗教人物也经久不衰。但是却很少见生活中的自然之物,直至二十世纪初,这一局面才被一位叫陈端友的雕刻家打破。他所雕刻之物都是我们日常所见的竹木笋壳,花果虫螺等,给我们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生机盎然的田园气息,开创了一个石雕艺术的新流派,对后世影响巨大。经过近百年的历史发展至今,这一流派的表现形式不拘泥于砚台等,还拓展至石壶等立体雕刻,因其“肖形状物”,又被专家称为象生石雕。
冬日柴暖
象生石雕的“肖形”指的是参照物的外形,不是原物的复制,是对一类物质特征的高度浓缩,创作灵感皆来源于生活和自然,与所有的艺术创作过程一样要经历思想的全面洗礼,不是凭空幻想而来的。“形”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自然景观和生活之物,在我们衣食住行中都看得见它。
象生石雕创作以广东的端石、安徽的歙砚石、甘肃的洮河石及江苏的澄石等石质细腻坚硬,色泽均一的砚石为材料。挑选适宜创作题材的石料也是一门学问。讲究色泽均一,不要有任何杂色和裂纹,这好比国画会选择宣纸一样,纯色的宣纸能尽显画家的绘画才能。象生石雕的作者以刀代笔,在石材上尽现各自的艺术直觉和雕刻水平,如澄石中的鳝鱼黄最适宜枯木、笋壳、苍竹、菌类的题材,一种天然的大地色彩呈现出的沧桑感油然而生;“肖形”——不但外形特征要逼真,颜色也要相似相仿。
竹园清趣
“状物”是通过展示所雕之物的外在特征,揭示内在蕴含的人文精神,这来源于艺术家的生活实践和对自然的感悟,具有明显的差别化的个性特征。
象生石雕创作的作品都表现出一种强大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不是外在的有机体的原样复制,而是一种将理性固结在厚重的材质之间,将隐喻的题材,经过精巧的构思,完美的构图,凭借精湛的刀工处理,将内在的张力融入到自然而又超越现实的形式之间,形成的由内向外迸发的静态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来源于艺术家深厚的艺术审美,艺术实践和对生命及自然的感悟。
弯柄捆竹壶
象生石雕创作的作品蕴含着一种浓浓的、无所不在的时光味道,所表现的对象展现出不同阶段的生命形态,例如竹子,它有孕育期,生长期,衰老期,不同的阶段呈现不同的状态,笋的勃勃生机爆发着生长力,青竹的刚劲和老竹的坚韧充满着不同力度的张力,都在无声的时光流逝中留下鲜明的特性。世间万物有什么能逃脱时间呢?于是在象生石雕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残破的蜗牛壳,干枯的树桩,笋壳所呈现的另一种残与破的美,一种时光的力量对万物的雕琢无所不摧的归宿感油然而生,直达心底,能让人在纷扰的现实世界中静下心来,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中一窥自然的本质,思索生命的奥义。
象生石雕的作品造型还具有一种不对称的平衡美,这种艺术的平衡美学来源于自然界。中国人是崇尚大自然的民族,中国人的很多学问实际上是从大自然里来的,道家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观察自然体悟到的哲学;传统绘画提倡“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个“造化”指的就是大自然。
鸟不宿
象生石雕的创作是一种与大自然气息相通的活动,大自然中存在着形状、样式和韵律的多样性,型与韵在变化中保持着一种平衡的关系,在象生石雕作品的构思和构图中也具有这型与韵的平衡关系。象生石雕的作品在构思过程中有破有立,破是打破型的平衡,立是重建一种平衡关系,这些型的因素包括大与小,高与低,凸与凹,上与下,左与右,前与后,粗与细等,通过局部与整体的构图将各要素分置停当,按照局部服从整体的体现原则,展现各要素不尽相同的特征,突出这一题材隐喻的人文精神内涵。犹如小说的故事情节一样,在“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起起伏伏的描述过程中揭示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这种型在不断变化中又趋于平衡,彰显出一种动感,使得作品更富有生命力和韵味,留给观者无穷的想象空间和精神享受。
象生石雕的素材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本身就是生活的真实写照,是现实生活的一种真实感受,只不过是用雕刻的创作形式来表现所见所闻和所感,具有明显的个人感情色彩和时代倡导的精神风尚特征。
钉
青山不老,绿水长流,在生活和大自然馈赠给我们丰富多彩的宝藏中,只要我们肯孜孜不倦地探索和挖掘,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象生石雕这门雕刻艺术定会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来源:《上海工艺美术》杂志2017年第四期 作者:刘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