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点击上方蓝字“七安姑娘”关注我
再点击右上角“...”菜单,选择“设为星标”
嗨~大家好,这里是七七~
🌻
余华的首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看完让人陷入沉重人性思考,他可以让一个人活得更像一个人的,永远保留心底的善良和坚守着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
生活中,有时候暴风雨总是突如其来,然后霎时间消失,而细雨则却是绵绵不绝,如缕如丝,所以某些时候,在细雨中呼喊并不是件多么欢乐的事。
正如余华说:“再也没有比孤独的无依无靠的呼喊声更让人战栗。”
在细雨中呼喊,是孤独的,笼罩着一番无依无靠的悲伤,飘荡在雨中空旷的黑夜里,也留在“我”童年的恐惧中,令“我”颤栗不已。
在细雨中呼唤的亲情和友情,何尝不是当下渴望关爱的我们。
然后,孤独虽然苦涩,但也能成为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因为它促使我们深入探索内心,完成自我超越与成长。
如果你苦恼于原生家庭的境况,或者因为假装合群而迷失自我,不如来细雨中寻找答案,散尽你心中的迷雾,与自己和解。
01
“意识孤独”
孙光林,一个从小就面临着亲人抛弃与无视的孩子,他出生在农忙时割稻子的中午时刻,6岁以前在南门亲生父母身边时,整个家庭就处于父亲孙广才的暴力统治之下,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都毫无生气可言。以至于他在被送去领养家庭时,竟有一种盲目的欢快感。
6岁时,他被自己的亲生父亲从南门送到孙荡的王立强家抚养,养父因生活作风问题被揭发而羞愧自杀,养母李秀英也因此出走,6年后他再次陷入了被抛弃的命运之中。
年仅12岁的他只能像大人一样扛把椅子走向码头、坐船去寻找亲生父母。
然而,这次回归并没有给他带来温暖的家庭生活,反而让他再次感受到了亲情的冷漠。
父亲孙广才对他的回归表现出了极度的不满,因他和祖父同时回到南门时家里正发生火灾。在孙光林的幼年记忆里,亲人之间在久别6年后完全没有重逢的喜悦,有的只是物质压力带来的厌恶与嫌弃。
此后,孙光林在南门的生活依然充满了孤独和痛苦。他得不到父亲的关爱,也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
他的哥哥孙光平性格暴躁、贪婪,对他并不友好;弟弟孙光明虽然天真开朗,但也因救人而死去,父亲和哥哥想通过他的死亡来获取去大城市的机会,无人为弟弟讨回公道。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孙光林只能独自面对这个世界,发呆、傻笑,与外面的世界产生隔离。
在成长过程中,孙光林也曾经试图寻找友情和爱情来填补内心的空虚。
因为理解与共鸣,是一个人最深刻的情感需求,若内心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那么即使生活在喧嚣中,人的内心也仍会深陷孤独。
世人常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死相隔,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在想什么。
身处喧嚣,却从来没有一个真正能懂得自己的人,这是一件多么残酷的事……
在同龄孩子中,他难以找到真正的玩伴,或许因为他的内心世界过于敏感细腻,与周围粗犷、直接的乡村文化格格不入。这种孤独,如同一道无形的墙,将他与周围的世界隔绝开来。
孙光林逐渐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共鸣并非易事,孤独是成长路上难以避免的一部分。
人类作为群居动物,看似热热闹闹活在一个群体里,但是很多时候我们还是孤独的。因为人的本质就是孤独。
正如《百年孤独》所表达的一样,每个人都希望在孤独中找到那一丝理解的光芒,因为,孤独并非没人陪伴,而是缺少能够真正理解我们内心的人。
泰戈尔说:“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孤独不是在山上而是在街上,不在一个人里面而在许多人中间。孤独并不等同于孤单,孤单是身体上的无人陪伴,而孤独则更多是心灵上的感受。
02
“假装合群”
随着年岁的增长,孙光林在孤独中逐渐学会了与自己对话,他开始深入反思自己的成长经历、人际关系以及内心深处的渴望与恐惧。
通过反思,他意识到孤独并非完全是一种负面的情感,而是一种促使他深入思考、自我探索的力量。
他开始理解,孤独是每个人生命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孙光林的孤独,从一种被动的、痛苦的体验,转变为一种主动的、积极的自我探索与成长的过程。
于是,孙光林开始尝试逃离家庭的束缚,主动寻求外界的认同与友谊。他转学至镇上,希望在新的环境中找到归属感。
他的目光被同学拥戴的少年苏杭所吸引,然后与苏杭等人度过了一段短暂的快乐时光,他尽情发泄着压抑已久的情绪,他本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了归属,然而,这也不过是“水中月”。
一次音乐课上,苏杭以自己的粗俗嘲弄了优雅的音乐老师,引起了全班同学的欢呼。然而,孙光林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围上去,他内心涌上一股难言的悲凉感,因为他崇拜的音乐老师的文雅被苏杭的粗野撕得粉碎。
后来他在操场上又被苏杭像牲口一样羞辱,此时,他想到自己作为苏杭的“朋友”是那么地轻而易举地被侮辱了,于是,他逃离了……
就像他逃离原生家庭一样,哥哥和父亲让他对这个家庭彻底死心了,同样,他的心又一次心灰意冷了,因为他根本没有真正融入苏杭的圈子,他们从来不是一路人,他不再强行融入不合适的圈子,选择了接受孤独。
他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但大多数人只是出于利益或无聊才与他交往,真正的友谊如同镜花水月,触不可及。他与苏杭等人的短暂友情,最终也因种种误会与耻辱而告终。
孙光林经历了从期待理解到最终释然的转变。他逐渐明白,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是有限的,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世界里挣扎,难以完全进入他人的内心世界。
终于,他释怀了,不再执着于“合群”,而是学会了在孤独中自处,不再过分依赖他人的理解与认同。他开始接受并珍惜那些短暂的、表面的友谊,同时也更加珍视那些能够触动他内心深处的真诚交流。
正如孙光林说的:“我不在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独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虚的折磨,但我宁愿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自尊,也不愿以耻辱为代价去换取那种表面的朋友。”
与其狼狈不堪地拼命挤进他人的圈子,倒不如破釜沉舟让自己成长起来。
因为,你终归要一个人,尝遍所有人生滋味,孤勇前行。
03
“接受孤独”
曾经,孙光林交到了一个相互慰藉的朋友——苏宇。后来苏宇的死对孙光林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让他开始深刻反思自己的人生和与苏宇的友谊。
他不再盲目追求外界的认可和热闹,而是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成长。他懂得了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也学会了用温暖的感情治愈他人。
他也终于明白:孤独是一个陪伴人一生的伙伴,是一个既定事实,与其否认,与其抗争,与其无谓地逃避,不如接受它。
这种内心的成长和强大,让他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和孤独时刻。
当父母接连去世,朋友纷纷离开时,孙光林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一个人”。但他此时已能抛却心中的恐惧和孤独感,重新理解这个爱恨交织的世界。他学会了在孤独中坚定前行,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
他开始寻找新的精神寄托,如通过阅读书籍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书籍成为了他面对孤独时的重要伴侣,也让他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和更多的可能性。
孙光林在孤独中精心规划着对未来的憧憬,他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最终考上了大学。
正如马尔克思说的:“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或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孤独虽如影随形,却并非不可逾越,就像贝多芬说:“当我最孤独的时候,也就是我最不孤独的时候。”
孤独其实是很多人生活的常态,我们要学会忍受孤独,在孤独中成长自己,在孤独中开出花来。
人这一生,要经历这样一段日子:你必须要自己孤独地走,没有人理解,没有人尊重,没有人认可,但这就是生活,也是真实的人生。
能将你从低谷里拖出来的,从来不是时间,而是你心里的格局和你发自内心的释怀。这个世界从来没有感同身受,你可以消沉,也可以抱怨,甚至可以崩溃,但一定要懂得自愈。
接受它,你的内心就会足够坚定,那时,谁也没办法影响你。
当你凶狠地对待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突然变得温文尔雅了。
你强大了,你的世界也会跟着改变。
无论你是否是一个人,希望我们在面对过去时,比面对未来更有信心。因为未来充满了冒险和不可战胜的神秘,只有当这些结束以后,惊奇和恐惧也就转化成了幽默和甜蜜。
/写在最后/
人的一生,随着前行,孤独感会越来越深。每当这时候,很多人都选择“随波逐流”,随大流显得自己不那么“鹤立鸡群”。
所有人都显得很寂寞,用自己的方式想尽办法排遣寂寞,事实上仍是延续自己的寂寞。然而,寂寞是造化对群居者的诅咒,孤独才是寂寞的唯一出口。
生命中真正重要的并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正如《百年孤独》中说的:“生命中所有的灿烂,终要寂寞偿还。”
愿我们都能在孤独中沉淀,迎来曙光,找到自己生生不息的热爱和值得奔赴的诗和远方。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并希望第一时间获取我的最新内容,请记得给我点个关注,我们一起成长!
微信号|Ying2i1985
手机号|1867372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