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可订阅关注我们哦!
想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这个号你别错过
欢迎关注“道中华”
王逸舟:期刊与学术成长
作者:王逸舟,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南京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
来源:《外语学刊》2023年5期;华智全球观察
我想结合自己的经历,谈点不成熟的看法供各位参考。
做学术期刊须有明确的意识,它不同于专报、要报,后者的服务对象是领导部门,因而关键是简明扼要、抓住决策部门关心的重点,通常篇幅不长,短的1500字,一般来说 3000-3500 字。学术期刊也要区别于大众传媒,后者的受众是普通人,写者须会讲故事、懂得新闻速递,抓住热点、难点、堵点,及时追踪报道。学术期刊主要限于学界同行阅读,要有观点创新及注释之类规范,通常范围不大。在座的各位主编知道,我们有的期刊才几百份,多的几千份、上万份,发行量微不足道。办刊物的人对自己的工作要有严格的学术要求。在中国,所有学术期刊“吃的都是国家的饭”,须有敏锐的政治敏感和恰当的服务意识。学术期刊即使有来自于市场、企业和研究机构的赞助,总体而言是在政府的许可下,在监管部门特别是新闻出版主管要求下建立的。现在比起二十多年前期刊审核日益严格,涉及各种选题能否触及红线,如名词、地图及地名的使用、重大事件及人物的追踪,弄不好会被停刊或推迟发行。所以,办刊物先要懂政治,建议编辑们要学习、参加培训,懂得政策规定。
同时,学术期刊有自身的成长规律,办刊不可以一味跟风、不加选择地听从各种非学术性的指令及题目。我们办杂志,包括在区域国别研究方面培育相关的学理、方法、学科融合的路径,面对“打招呼”、“推荐”稿件、“关照”作者等来自各个方向的压力,编辑部要守住底线,要有自主判断,有学术自觉与学人独立。一些非学术性因素,如市场铜臭气容易让办刊方向受到冲击。坦率地说,不管是政治学、国际关系,还是其他领域的很多刊物,之所以吃了教训,还是因为自己没站稳脚跟,原本的办刊宗旨、方向、初心让位于非学术性的要求。要掌握好平衡。懂政治、有服务意识的同时,要知道学人的位置所在,懂得学术发展的规律,善于和作者们沟通,帮助他们把创新性与重要观点,以合适的方式、文本、刊物口径刊登出来。顺便说一下,在国外主编、编辑比作者的地位更高,可以决定作者的一些研究取向。国内这方面编辑地位不够高,但我感觉编辑地位将来会提高,权力和责任更大。
办刊须找准自身定位,扬长避短,探索出有专项、有优势的发展路径。看了最近这些年很多刊物,感觉比较趋同,不光是格式趋同、栏目趋同,连文稿内容都大同小异,让人眼睛一亮的东西不多。不少刊物缺乏特点、像“自家园地”,难于形成优势栏目、良好口碑和清晰识别度。从这个意义讲,刊物的立足,不求大不求全,但须有专项、发挥特长。当年的世经政杂志最早是内刊,后来逐渐变成学术公器和学界认可的刊物,究其原因,除了顶住一些不必要的压力,一些推荐来的稿件不合适坚决不发之外,很重要一点就是专注某些前沿点,比如说《世界经济与政治》具有强烈的战略意识,紧跟国际学术理论前沿,追踪一些重大新鲜流派和方法,然后提出中国的意见,特别是培育新的一代。北大是另一种氛围,我发现《世界经济与政治》风格不可能照搬到《国际政治研究》 杂志,这里有人文气质,培养学理,跟文史哲、政经法的学脉相关,所以我们很少刊登热络的政治战略选题,而是侧重比较流派思想、梳理学科走向。两份刊物有各自优势,避免雷同。编辑部有自己的目标作者群与明确定位,编委会定期商议相关特色稿件及栏目,避免趋同。有个性才能够站住脚、渐渐产生影响。当下的雷同性、缺乏特色,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原因之一可能是作者不太明白刊物的定位,刊物的引导不够,潜在的读者和作者不知道刊物想要什么、选题的重点在哪里、对什么问题不鼓励。在这方面,国外的一些编辑值得借鉴。他们的导向清晰,对于作者的引导力强。当然这不光是刊物和作者的问题,也与学术体制、管理方面的某些不足有关。要杜绝人情稿,不搞自家园地,顶住压力,形成自己的特色,坚持下去就会形成好的口碑,作者们愿意将好稿件投来。
最后,作者的挑选是另一关键环节,对中青年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尤为重要。 严峻现实是,绝大多数学术期刊的刊登量小与稿源数量大,年轻作者很难在优秀刊物发表作品。这个时候如何培养中青年,让创新意识得到发挥,让侥幸心理或仅是抓热点走捷径的心理尽可能克服,是非常重要的。《世界经济与政治》和《国际政治研究》认真培育了一批中青年作者,想了很多办法,比方让其加入选题过程,将一些优秀者邀请加入编委会,不定期开选题会或评估会。办好刊物,既要依托权威资深作者,更要依靠中青年。区域国别学刚刚起步,很多中青年跃跃欲试,对他们的发现、培养、引导和使用很重要。
*文章标题和内容皆有删减调整,注释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