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黎:风云际会有遗韵 粉墨丹青写精神——读王双才戏曲人物画

文摘   文化   2024-09-02 07:10   四川  

艺术



王双才先生是成都市一位卓有成就的知名戏曲人物画家。他于1941年生于四川彭州,家境贫寒却自幼酷爱美术,坚持自学绘画且持之以恒并终于无师自通,乃是一位无学历、无师承、无门派,却有主见、有创意、有特色的另类画家。这对于当今动辄讲辈分讲人脉讲关系的绘画界而言,无疑是一个不请自来的不速之客,是一个不符合规矩的异数。

除长年执着于绘事之外,王双才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亦充满敬畏之心和眷恋之情,尤其对戏曲艺术更是情有独钟,可以说生命中有许多时间都是在所谓“生旦净末丑、昆高胡弹灯”的吹拉弹唱的戏曲氛围中渡过的,是戏曲艺术的忠实追随者,更是戏曲活动的热心支持者和积极参与者。他不仅通晓很多戏码的具体内容和情节,了解不同戏曲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命运归宿,熟悉戏曲表演的各种程式和招数,还交了许多戏曲界的朋友,甚至深入细致到对许多剧目演出的台词唱腔和具体的表演细节、乃至不同演员的不同处理方式和特点都十分清楚。有时因为入戏太深,还会傍若无人的哼上几句,情不自禁的摆几个手势,可谓已经由喜欢到痴迷的程度。也许正是这种源于对绘画和戏曲的共同热爱,所以在中国戏剧艺术最不景气的上世纪80年代,为了维护和弘扬自己真心喜欢的戏曲艺术,亦为了实现绘画和戏曲相交融相结合的长期夙愿,王双才先生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毅然作出一个事关他个人艺术前途、亦亦绘画界和戏曲界也有重大关系的重要决定,就是在绘画题材和创作方向上进行重大转变,即断然放弃其它题材的国画创作,转而一心一意、心无旁骛的专研中国戏剧人物题材的绘画创作。由于有着源于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和戏曲艺术的长期熏陶,王双才先生在戏曲人物绘画的创作中算得上是长袖善舞、如鱼得水,称得起是风生水起、占得先机。无论是在绘画题材上还是在表现技法都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绘画风格。

王双才的戏曲人物绘画作品,通常以具体的戏曲故事和情节为素材,以不同的戏曲人物为主题,用绘画形式承载和表达戏曲内涵,从而实现了将国画、戏剧这两大不同形式的国粹艺术同冶于中国绘画艺术之一体中。其笔下戏曲人物形象或英武豪迈、或俊秀潇洒,或稳重大气、或娇艳妩媚,或憨厚善良、或暴虐奸诈,或机智俏皮、或呆傻滑稽。可谓画尽人间众生相,写遍世上恩怨情。总之都是充满生活气息和人间烟火味的鲜活形象和风情画卷,使戏曲艺术的独特韵味和优雅美感,如此别致而又和谐地体现于丹青墨韵之间。在国画界众多的人物绘画艺术创作群体中,王双才先生可谓独树一帜,别具风采。

王双才先生的戏曲人物画创作可谓硕果累累,其作品除参加国内各级各类专业展览外,并从1996年至2006年,连续10年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开辟的《读画说戏》专栏中刊载发表,向世界广泛宣传中国戏剧和绘画艺术。并在《中国京剧》、《戏曲艺术》(中国戏剧学院院刊)、《中国书画报》、《四川日报》、《四川政协报》、《四川文学》、《晚霞》杂志、《晚霞报》、《成都晚报》等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陆续发表。其作品先后入编《中国美术选集》(1949—2000年)、《全国中青年书画名家作品集》及有关辞书和画集。个人出版有戏剧人物画专著《观图说戏》及《画里有话》等画册。曾获四川省五一文学艺术奖章,更于2004年荣获国家文化部第13届群星展金奖,2006年获四川省政府第五届巴蜀文学艺术奖美术荣誉奖。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历经其自身不断发展嬗变及与世界其它文明相互交流、比较、冲突和彼此消长的过程中,以其自身无比恢宏壮丽、博大精深的深刻内涵和无穷魅力,成为世界文明主要类型之一和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一极。在当今世界各种文明加速相互渗透、交溶和博弈的新格局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由惊异艳羡到吸收借鉴乃至发扬光大,正在成为一种时代潮流和文化时尚。

当然,要真正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对于外国人,即使对于从小听着通俗歌曲、看着青春偶像剧、吃着洋快餐、在网络游戏中长大的年轻一代来说,也是有着相当的难度的。然而,这并不应该成为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交流、沟通、对接的困难和障碍。因为,虽然文化的内涵可能是艰深难懂的。而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却是直观现实、触手可及的。

对于不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来说,如果不是要理性地、抽象地概括和把握,而是要感性地、直觉地接触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中国书画和中国戏曲,无疑就是既大众化、通俗化而又最具备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可触可及的物质载体和表现形式了。

正是由于如此,当戏曲人物画家王双才先生带着他的浓墨重彩的戏曲人物艺术形象,轻松自如地倘佯游走于国画与戏曲这两个经典的国粹艺术形式之间时,这一汇两种传统艺术内涵于一体的新的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不但没有成为与人们交流沟通的障碍,反而为他在绘画界和戏曲界同时赢得了声誉,扩大了影响。并且他的戏曲人物绘画还远出国门、走向海外,特别是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和华裔中,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欢迎和喜爱,为他们血浓于水的同胞情结和桑梓情怀,提供了一种情感慰藉和精神寄托的表达方式,在文化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方面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强烈的共鸣。

欣赏和解读王双才先生的戏曲人物画,有一种在粉墨丹青中倒转时空、重走历史、亲睹时代风云的难得的精神愉悦和情感享受。一个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人物形象纷至沓来,令你目不暇接;无论是《醉酒》中李白月下独酌、对影成三、风流倜傥、自得其乐的谪仙风采,还是《探母》中李逵那种既天不怕地不怕、风风火火、简单粗暴,却又英雄气短母子情深、急欲报答慈母养育之恩的憨厚纯朴的赤子情怀;抑或是《长坂坡》中蜀国虎将赵子龙纵横沙场、叱咤风云、单骑救主的英雄意气;还是《葭萌关》中黑白分明的猛张飞与俊马超二将从白昼争锋到挑灯夜战、从顶盔掼甲到赤身肉搏,从相争相杀到相敬相惜;是何等烈烈轰轰,酣畅淋漓而又引人入胜。更有那《拾玉镯》中初谙风情、怀春少女的娇媚羞怯、纯情似水;《贵妃醉酒》中深宫贵妇的雍容华贵、仪态万方;以及《连环套》中草莽英雄的豪气干云,目空一切;《情探》中负义小人的薄情寡义与良心煎熬。更有那《打饼》中水性杨花女人的眉目挑逗与打虎英雄的凛然正气;《宋世杰》中侠义长者的精明干练与古道热肠------

总之,近距离释读王双才先生的戏曲人物绘画作品,你或许会产生一种奇妙的感觉,会觉得这些似乎有着鲜活生命的戏曲人物形象,正从五彩斑斓的画面中向你走来,会魅惑和引领着你,使你情不自禁地随之进入一个遥远、久违而又似曾相识的历史时空,和那些或慷慨激昂、风云际会,或缠绵悱恻、流水落花的历史事件、风流人物相际遇,相对唔、相神交。你会真切地感受到作者正在恰到好处地运用戏曲和绘画这双重的艺术手段和艺术元素,对往昔的历史时空和风云人物,进行一种浓涂艳抹而又别出心裁的描摹、表达、渲染,和一往情深的吟诵与感叹。如此纷繁复杂的历史场景,和如许曲折跌宕的情感纠葛,最后都高度集中、凝炼、浓缩在有限的尺幅之间,以如此单纯又简洁的表现形式呈现在你的眼前,让你的心灵猛然间不禁要为之一颤,仿佛是造物主在不经意间突然绽开一条秘密缝隙,让你如此偶然而又意外地领略到绘画和戏曲艺术的微妙意境。使你在那些或崇高或悲壮、或滑稽或扭曲的形象和事件之中,有所感动,有所领悟。也或许更会有一种似曾相识、似曾经历的感觉,会使你在瞬间释然而又轻松,要情不自禁地要为之发出会心一笑。

在这个如梦如幻,交织于过去与未来、现实与想象的粉墨与丹青的空灵世界之中,王双才先生犹如一位如痴如醉、寂寞而又执着的行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忘情投入、踟蹰穿行于其中,不弃不离,不倦不舍,心无旁骛,义无反顾。并不断用他的赤子情怀、生花妙笔,向人们传达他对生活、对历史、对传统、对艺术的理解和感动。

面壁多年,王双才先生可能已经习惯了在艺术追求过程中无法拒绝和不可逃避的孤独和寂寞。然而,一朝出关,王双才先生一定会意外地发现,他其实已经不再寂寞,他的戏曲人物画已经获得许多绘画艺术同道和广大戏曲爱好者的真心接纳、真诚赞许和情感共鸣。凡是有幸接触过王双才先生水墨戏曲人物画艺术的人们,都会以同样的热情和感动,来肯定和回报他的创造与辛劳。

值得特别提起的是,王双才先生王老还用毕生所学,创作了他艺术生涯中最重量级的一幅作品,这件名为《中国京剧史画册》的长卷足足有200多米长,其描绘的内容是将中国京剧的辉煌历史全部囊括其中,包括各门各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诸如梅兰芳、程砚秋、周信芳、马连良等京剧大师的经典剧目和鲜活形象都跃然纸上,为我们留下了一部生动形象的百年戏曲艺术史。

在衷心祝愿王双才先生取得可喜艺术成就的同时,我们更有理由期待,这位随时都可能会在粉墨舞台和丹青世界中隐没行踪和消失身影的勤奋的戏曲人物画家,也会在不经意中随时为我们带来新的愉悦和意外的惊喜。


(附记:此文作于十余年前,当年与双才先生促膝谈艺的情景尚历历在目,而先生已仙逝多年。愿先生的英灵在戏曲与绘画的陪伴下安息!)




作者简介:

丁黎  文化学者、艺术批评家、收藏鉴赏家,四川美术出版社编审。

曾任: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四川省诗书画院艺术评论家,四川美术出版社总编室主任、学术中心主任,四川省文史馆《收藏参考》、《收藏人物》杂志主编,四川文轩美术馆艺术总监等职。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有美学、文学、美术、戏曲、收藏等方面的学术研究、艺术评论、人物专访、序跋、卷首语等文章100多篇。主持编辑出版包括《王朝闻集》(16卷,600万字)、《吴冠中文集》等大型重点图书画册150余种。曾获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首届(1980-1990)优秀美术图书奖(国家最高级别图书奖)金奖、四川省最佳图书奖等众多奖项。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曾多次深入走访、调研、考察各级美术馆、艺术馆和博物院馆、各地古玩市场、考古发掘遗址及赝品造假作坊,广泛参与各类古玩艺术品的鉴赏、收藏、交流、拍卖等活动。经历了改革开放后艺术品收藏市场发展全过程。


新文化视界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