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文||1036.余华《童年情景》(2024.1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童年情景
余华
应该是《梦幻曲》指引我进入《童年情景》的,这是舒曼二十八岁时创作的钢琴套曲,十三首迷人的标题小曲勾起一个个不一样的童年,人们的童年情景因此回来,我的也回来了。
我的童年里没有木马游戏,我第一次见到木马是我儿子骑在上面,转了一圈又一圈,前后左右是其他孩子骑在高高低低的木马上,那是在北京石景山游乐场。尽管如此,旋律生动的《木马游戏》仍然让我想到自己拿着弹弓去偷袭树枝上叽叽喳喳的麻雀,这是我的童年游戏。没有一次成功,每次弹弓射出的石子,不是打中树干就是擦着树叶飞去,麻雀腾空飞散,逃之夭夭,我一次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有一次射偏后打碎一户人家的窗玻璃,轮到我逃之夭夭。那么多年过去后,《木马游戏》里的琴键之声,让我的情绪转化成思绪,回到童年的玻璃破碎声中。
我的童年里也没有壁炉,我第一次见到壁炉是三十五岁首次出国在巴黎的一家餐厅里。我凝视壁炉里欢快跳跃的火焰,想到童年时煤球炉里烧红的煤球,火焰在煤球炉里没有欢快的样子,它不会跳跃,只会上升。然后我告诉坐在身旁的一位法国汉学家,在我童年的时候,火不用来取暖,只用来做饭烧水。我说浙江家乡的冬天十分寒冷,最冷时达到零下三度甚至四度,那时候屋子里没有暖气。雪天里我穿着单薄的球鞋去上学,放学回家时双脚已经麻木,我把穿着球鞋的双脚架在煤球炉的边沿,烤火取暖,让双脚重新获得存在感。几次烤火成功之后,因为大意,右脚球鞋的胶底烧着了,我跳起来踩灭火焰,烧焦的鞋底有了一个无法弥补的洞。那个冬天我失去了球鞋,靠一双棉鞋行走在雪中雨中,棉鞋浸湿后不再保暖,我的双脚在寒冷里增加了潮湿的感觉。《在壁炉旁》的旋律柔和安宁,家人围坐在壁炉旁轻声说话的安静情景清晰可见。在这个温暖的曲子里,我感受到的是相反方向的童年,一双寒冷孤独的脚走过来的童年。
我的童年里有《入眠》。《入眠》的节奏微微摇晃,摇篮似的摇晃,舒缓的旋律显示孩子逐渐入睡的过程。中间部分的转调让乐曲短暂地走向另一个方向、一个情绪不稳定的方向。正是转调的出现,让我回到自己童年的《入眠》。春天或者秋天的童年,尤其是夏天的童年,天还没有黑,鸟儿还在鸣叫,其他孩子还在奔跑嬉闹,我的父母却逼迫我上床睡觉,我心里充满委屈,羡慕还在外面玩耍的孩子。心怀不满是我的转调,转调结束后,我渐渐走入睡眠,越走越深。
《梦幻曲》是这组钢琴套曲的灵魂,所有美好的童年情景汇聚到了这首细腻动人和静谧甜美的乐曲里,这可能是舒曼流传最广的作品之一,它经常从《童年情景》里脱离出来,被艺术家们单独演奏,而且改编成各种乐器的独奏曲。我不知道第一次听到是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也不知道听过多少遍,当我知道这是舒曼《梦幻曲》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原来它叫《梦幻曲》。
不知道什么原因,刚开始的时候,我听完这首梦幻般和弦的乐曲之后,记忆就会给我推送过来一个残酷的往事。我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一个同学的父亲自杀身亡,这个同学早晨背着书包来上学,站在操场的一个角落不停哭泣。我们正在打乒乓球,不是正规的乒乓球桌,只是一张放在操场边上的长桌子,桌面有几条裂缝,兵乓球落在裂缝上会出现不规律的变向。长桌中间放着一排砖头,充当球网,我们用的球拍没有胶皮。当时长桌两端各有十多个同学排队,输了一球的下去,赢球的继续打。我们一v.打乒乓球,一边对着那个哭泣的同学喊叫,让他加入进来。在我们不断喊叫的邀请3里,他哭泣地走过来排队,轮到他打球的时候仍在哭泣,可是他手感不错,连赢两坏。赢下第一个球他不再哭泣,赢下第二球他笑了,是笑出了声音的笑。
为什么舒曼优美的《梦幻曲》会在我这里勾起这个残酷往事,我想应该是这个往#结尾时的自然转折,这就是人生旅途上的梦幻曲。这个同学没有像我们那样放下书包,而是背着书包打球,并且连赢两球,他由衷的笑声在我记忆里响起时,每次都让我感慨生活的强大,生活能够在悲伤里剪辑出欢乐。
二0二四年六月一日
(选自余华散文集《山谷微风》)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以《梦幻曲》开篇,后面又说《梦幻曲》是《童年情景》钢琴套曲的灵魂,说明文章整体上是围绕《梦幻曲》来写童年生活的回忆与思考的。
B.《木马游戏》引发了作者对自己的童年与儿子童年生活的对比,不仅表达了对孩子的羡慕之情,也反衬出自己童年生活的单调无聊与内心的失落。
C. 文章运用细节描写再现了小学时我和同学打乒乓球的情景,语言朴实平易,将读者带入那段无忧无虑的往昔岁月,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D. 文章结尾处提及同学父亲身亡的残酷往事,与《梦幻曲》的情感色彩并不相符,但这一反差却引发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读来更觉意韵深远。
7. 关于文中描述由《在壁炉旁》联想到煤球炉边取暖的情节的这个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壁炉里欢快跳跃的火焰让作者感到温暖,也引发了作者对童年冬日寒冷的回忆。
B. 虽然单薄的球鞋并不足以抵御冬天的寒冷,但是潮湿的棉鞋更让作者感到难受。
C. 作者将眼前图景与记忆中的童年作对比,突出童年生活的地域差异和时代差异。
D. 划线句的描写细腻生动,充满画面感,表达出作者对童年艰苦生活的深刻记忆。
8. 文章以音乐为媒介,抒写对童年的回忆、对生活的感悟。请分析这种写作方式的作用。(4分)
9. 谈及散文集《山谷微风》的写作,余华曾说:“紧张还是放松,都是生活给予的,什么时候给予什么,是生活的意愿,我们没的选择,只有接受。”从本文看,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请你简要概括,并结合本文的具体内容与高中教材中作家作品的相关事例加以解说。(6分)
6.【答案】D(3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A项“文章整体上是围绕《梦幻曲》来写童年生活的回忆与思考的”错,从整体看,文章重点围绕《梦幻曲》展开,同时还有《木马游戏》 《在壁炉旁》 《入眠》三支曲子。B项“也反衬出自己童年生活的单调无聊与内心的失落”错,作者用弹弓偷袭麻雀,虽然有打碎玻璃的惊恐,但整体上反映了释放儿童天性的快乐。C项“无忧无虑的往昔岁月”错,小学时我和同学打乒乓球的情节不能说明童年生活的无忧无虑,而是表现了“生活能够在悲伤里剪辑出欢乐”。D项正确。同学父亲身亡的残酷往事,与《梦幻曲》静谧甜美的情感色彩并不相符,但同学在悲痛中赢球的笑声,让作者“感慨生活的强大,生活能够在悲伤里剪辑出欢乐”,对生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受,所以说它的意蕴是深远的。
7.【答案】C (3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段落内容、手法与作用的能力。C项中“眼前图景”是错的,应该是钢琴曲描绘的图景;对比突出的是别人的童年和我的童年的不同,谈不到地域差异与时代差异。
8.【答案】①钢琴曲作为线索,勾连了多个关于童年的场景和事件,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内容更加丰富多元。②文章巧妙地运用音乐的情感转折来表达情感变化,突出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的多重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③文章将钢琴曲与童年回忆相结合,让读者在文字中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章构思技巧的能力。一组钢琴曲唤醒了作者的童年记忆,引发了他对往昔生活的思考。作者将音乐与回忆融在一起,写法新颖,分析这种写法的效果,可以从对文章内容和结构作用、情感和主题寄托以及读者的阅读感受几方面考虑。
【评分细则】共4分,一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答案】①这句话体现了作者面对生活的随遇而安、不气馁、不抱怨的人生态度。或:这句话体现了作者面对生活的磨难,能坦然接受,能够“在悲伤里剪辑出欢乐”的人生态度。
②作者的童年游戏只是用弹弓偷袭麻雀,但回忆时还能感受到当时释放儿童天性的快乐,(或:文中写一个同学在家庭遭遇变故后,哭泣着打乒乓球,并重拾笑容的情节,)体现了学会接受现实并从中寻找快乐的人生态度。
③史铁生在地坛中坐着轮椅独自度过绝望而漫长的岁月,最终和命运和解,并从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或:苏轼“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陷入仕途低谷,却最终以“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脱态度完成了自我的精神救赎。)这也是一种坦然面对、从容接受的人生态度。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主旨、理解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作者在文中用音乐串联了他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既写到了童年物质匮乏、生活艰难的苦涩,也有对童年快乐的怀念。从全文看,生活给予了他“紧张或放松”,但作者于文字间流露出坦然接受的态度,并抒发了“生活能够在悲伤里剪辑出欢乐”的感慨。解答本题,首先是对余华的“接受智慧”,即他的生活态度的理解,其次是对文本内容的概括,最后是从教考衔接角度,联系教材中的相关作家作品,进行比较分析。
【评分细则】共6分,一点2分。第②点从原文找到任一合理证据加以解说、第③点中能联系教材中恰当事例即可,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