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SU速度领域微信公众号。笔者仅为17岁普通高中生,推导能力和专业素养有限,此篇文章仅供娱乐,非常欢迎读者捉虫或在评论区提出自己的观点。
图/文 @GH-X-ST
法拉利和梅奔,这对F1中有些年头的宿敌,再一次走向了不同的研发方向,这也意味着他们中的一位在未来的争冠道路上将步履维艰。
因此,从并未是完全体的F1-75和W13,以及目前已经发布的几台赛车上,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两条比较清晰的研发路线,且听我慢慢道来……
因发布会与渲染图差别过大,且渲染图细节丢失较多,W13将以发布会的图片为准
关于前部,仅有小红牛一家车队将四片前翼嵌在了鼻锥之上,其余已经发布新车的车队皆采用了“3+1”式的前翼排布,旨在保证前翼强度的同时更好的疏导气流。
但在翼型的设计上,车队之间产生了较大的分歧,但所有车队都在寻找制造涡流以及外洗气流的方法。因此即使前翼的形状不同,大部分车队都选择了“内侧引导气流——中部制造下压力——外部外洗气流”的解法。
以梅奔为首,哈斯、马丁、迈凯轮和小红牛皆选择了这个解决方案。但法拉利和阿尔法罗密欧更想创造平顺的气流通道,因此将前翼尽量放平且减少了弯曲。
除马丁外,所有车队都选择了中央下沉式前翼,马丁特例独行的想法让他们能引导大量气流至T-tray区域,但也因此损失了不少前端下压力。
梅奔、马丁及小红牛(哈斯或许也算)将侧箱进气口压缩成了一个小方块,通过牺牲进气性能的方式创造了大块向外的侧箱区域,这块区域代替了被规则取缔的破风版,配合指向外侧的端板将流经车身中侧的气流外洗。
法拉利虽然使用了较大的进气开口,但将其做的非常扁平,加上进气口下方非常极端的侧箱凹陷,外洗效果只多不少。
比较迷惑的是威廉姆斯和迈凯轮,这两支车队似乎有些过于保守,依旧在使用规则大改前的思路。
W13的保守派侧箱是我们这几年能在F1中看到最常规的设计,即收窄车体创造类似于可乐瓶形状的区域翼增强“康达效益”并扩大了底板的空间,同时下切式侧箱提供大量下洗气流至车辆尾部,复杂的“混流”设计目的是依靠底板疏导整理气流并提供大量下压力。采用同样设计的还有哈斯、迈凯轮、小红牛以及威廉姆斯,梅奔曾在W12前期使用的“波浪形”底板再现江湖,目前尚不知道有何效果。
F1-75则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不过把时钟拨回到上世纪的地面效应时代会发现这个设计早已出现。侧箱用尽了规则空间甚至盖住了底板,在上侧和下侧开辟了两条气流通道,法拉利甚至用上了“L型侧箱”来优化上侧的气流(曾经的点子王迈凯轮在MP4-26上用过相同的设计),“分流”设计简单直观,但效果仍是未知数。使用同样思路的马丁与阿尔法罗密欧和法拉利一样在侧箱做了开口,而采用“混流”设计侧箱的车队们均没有开口,侧箱开口代替了车尾开口成为了重要的散热通道,让车辆排气不会影响到梁翼部分,但其产生的高能气流减弱了尾翼的下压力。
尾部更像是侧箱分歧路线的延续。使用“混流”设计的车队梁翼往往较小较低,且有着传统的尾部散热开口。使用“分流”设计的车队安装了大尺寸梁翼,排气管被紧紧包裹,没有其他散热空间。
除此之外,法拉利阵营的顶部进气口非常特殊,回归了曾经SF90“臭名昭著”的三角形进气设计(阿尔法罗密欧进气形状虽然独特,但气流通道大差不差),让更多气流流向车身后部,代价是侧箱承担了更多散热功能。不过随着规则的修改,增加的侧箱散热开口或许能让这个曾经并不成功的方案重新绽放光彩。
截止到目前,各支车队都没有展示本次规则大改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文丘里地板。作为地面效应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设计,我们可能永远也见不到它的全貌(除非有倒霉蛋把车翻了个底朝天),但在开赛后名列前茅的车队一定对这块区域有着优秀的解读。
聊了这么多,这篇文章似乎已经严重跑题了。说实话昨天看到F1-75和今天看到W13的一瞬间,除了兴奋感我的大脑几乎一片空白,有限的知识仅能让我对熟悉的设计做出反应,难以对新事物做出分析(三、四年以后我或许就有这种能力了,不过现在我只是一个铸币)。
文章的末尾,就来看看远处模糊成一团的大红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