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 农信机构金融科技治理体系建设的思考与探讨

学术   财经   2024-12-02 10:06   北京  

随着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全球数字化浪潮加速,金融科技逐渐成为银行业深刻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在此背景下,农信机构深入贯彻落实央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工作布局,健全完善金融科技治理体系,推动数字金融业务走上新台阶。作为全国首家“A+H”股上市农商行、西部首家“A+H”股上市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重庆农商行)持续探索构建新型金融科技治理体系,形成了具有农信机构特色的实践经验。本文以重庆农商行为例,从组织调整、基础设施、科技赋能、伦理治理、文化培育等5个维度出发,具体阐述重庆农商行金融科技创新历程、措施及成效,深入探讨农信机构金融科技治理体系模式以资借鉴。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副行长    谭彬



优化转型架构

引领农信机构发展


1.集团联动,发挥顶层设计效用。整合内部金融科技资源,构建形成“一会、一总部、一公司”的金融科技组织形态。其中,“一会”指金融科技管理委员会,主要统筹协调全行信息科技建设内容,减少重复建设、无效建设,最大化发挥科技投入价值;“一总部”指金融科技总部,根据市场发展及前沿科技动态,整合内部金融科技能力;“一公司”指发起成立的西南地区首家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专注银行生态场景建设、数字化服务和产品研发、金融科技能力输出等特色化金融服务。


2.部门协同,提升业技融合水平。组建敏捷化管理团队,降低部门间沟通壁垒,统筹协调业务、科技等条线行动,提高议事决策效率和工作水平。


3.机制保障,强化科技项目管理。采用先进的项目管理工具方法如敏捷开发、Scrum、DevOps等,强化对科技项目过程管控,提高项目执行效率和交付质量,并通过严格的项目评估和反馈机制,及时识别并解决项目中出现的问题,有效应对复杂度高、涉及面广、开发周期长等挑战。



完善基础设施

夯实科技发展底座


1.构建高标准的能力中台体系。积极推进信创支持和新技术应用,强化智能技术的场景融入,建成感知认知、分析决策、产品、服务、开放银行等5大能力中台,在此基础上实施数字化产品与服务创新。


2.强化高质量的新兴技术应用。积极推动云计算技术在核心业务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实现资源的动态调配与按需扩展,提高系统的弹性与可靠性,降低IT基础设施的运营成本,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同时,运用电子证据保全技术对业务流程中的关键信息要素、证据链文件进行存证固化,引入CFCA三方存证平台将数据摘要上传区块链保存,确保电子证据具备法律效力,持续拓展区块链技术在支付结算、供应链金融、数字资产管理等领域的应用空间。


3.建设高效率的分布式管理系统。通过将计算任务分散到多个节点上进行处理,优化核心业务系统,增强对高频交易、实时支付等场景的技术支持,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从而提升整体的业务性能和客户体验。



加强技术赋能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1.挖掘数字资产价值。高度重视数字资产这一核心资源的开发与治理,建立起涵盖数据采集、存储、分析、使用等各个环节的全面数据管理体系,强化数据隐私保护,避免因数据泄露导致的合规风险。同时,努力将数据“变现”,提高对客户行为和市场趋势的洞察力,为业务开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2.构建先进技术架构。构建高度灵活、可扩展的技术架构,支持各类金融科技应用的快速部署,探索落地云原生技术体系,开展容器平台、云原生应用管理平台、虚拟化运管平台等三大云系平台建设,开展AI在云管理平台中的应用,优化资源分配调度策略,提供智能云化监控,避免闲置、过量资源分配,强化资源运用效率,推进银行私有云及云原生架构的转型。


3.增强产品创新能力。把握市场发展态势及客户需求变化,聚力开展数字金融产品的研发与创新,逐步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渝快贷+”数字产品体系,包含房快贷、票快贴、税快贷等自主研发产品14款,涵盖信用、抵押、质押、贴现、分期等多种业务种类及信贷服务场景,其中4款产品规模超百亿元。



重视科技伦理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1.制定严格化的伦理标准与行为规范。金融科技的发展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问题,如数据隐私、算法歧视、自动化决策的透明度等。在金融科技的应用过程中,通过相关金融科技伦理准则与行为规范,加强对员工的伦理培训,指导员工在使用新技术时遵循伦理原则、守牢道德与法律底线。


2.推行标准化的运营模式与管理方式。注重在金融科技应用中保持高度的透明度,确保客户知晓其个人数据的使用情况以及自动化决策的依据。同时建立相关责任机制,对于因科技应用导致的伦理问题,及时追责和补救,并进一步强化现有的数字金融伦理管理模式,加强金融科技应用过程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潜藏的伦理问题。


3.构建立体化的监督体系与约束机制。从内部自律、外部监督和第三方评估等方面着力,推动建立具有农信特色的多层次伦理监督体系,确保符合社会伦理标准和法律法规。



注重文化培育

凝聚数字化转型共识


1.推动普及数字思维意识。农信机构推动金融科技建设和数字化转型的一大阻力在于其自身传统业务模式的路径依赖。换言之,部分员工陷于传统线下“跑业务”“做服务”的惯性思维,对金融科技的赋能效果认识不足。为此,大力推动数字化思维在全体员工中的普及,使员工能够理解并接受数字化带来的变革。例如,通过举办各类数字化技能竞赛、培训活动,让广大员工深度参与到全行数字化转型中。这种自我驱动的方式不仅能激发员工的创造力,还能让员工积累数字化实践经验。


2.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出台明确的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建设奖励办法,鼓励围绕人工智能、风控决策、体验提升等领域开展创新,以专利和著作权为抓手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持续健全具有农信特色的“专利池”和“标准库”。截至2024年6月末,累计形成各类专利157件、软件著作权8项。


3.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理念。农信机构在推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应始终将客户的需求和体验放在首位,从高层到基层在推动金融科技应用和数字化能力建设的过程中,都要具备以客户为导向的思维模式。比如,在产品设计和服务流程中,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利用数据分析工具,深入了解客户偏好和行为模式,充分考虑客户的使用习惯和反馈意见,确保数字化产品和服务能够真正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而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优化提升客户体验感与满意度。

重庆农商行智能化运维控制中心



结    语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银行业内部竞争压力日益突出,传统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迫切需要转型升级——金融科技正是重塑革新的有力抓手。农信机构主要服务农村地区“长尾客群”,本身具有一定特殊性,更要高度重视并积极构建金融科技治理体系。下一步,重庆农商行将坚守支农支小定位不动摇,大力推进体系重构、流程再造及能力重塑,持续打造高效化的系统流程、智能化的服务渠道以及多元化的数字场景,全力夯实转型发展新优势,全力提升数字赋能新质效,以更实举措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助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持续贡献金融力量。


(此文刊发于《金融电子化》2024年10月下半月刊)



新媒体中心

主任 / 邝源

编辑 / 姚亮宇  傅甜甜  张珺  邰思琪

金融电子化
面向金融界科技人员、业务人员,在金融信息化建设中,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为科技人员和业务人员提供交流的园地以及了解科技应用的窗口,为读者提供金融信息化发展最前沿的各类知识和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