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是一年中第19个节气,也是冬季第一个节气。每年11月7-8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225°为立冬。2024年立冬交节日为11月7日 06:19:49.,甲辰年十月初七。此时,地球位于赤纬-16°19',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仅有33°47'。立冬节气后,北半球日照时间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立”是建立、开始的意思,表示从这一天起气温开始由凉转冷,是一年之内气温变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但中国由于南北温差大,气候学并不固定以“立冬”这天作为各地冬季的开始,而是以5天(气候学上称为“候”)平均气温低于10℃作为某一地区是否进入冬季的标志。
立冬之后,全国各地降水量都明显减少,高原雪山上的积雪不再融化。各地立冬节气的气温差异很大,华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可见初雪,但由于地表在夏季以来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剩余,所以一般温度不会很低。在晴朗无风之日的中午前后,还会出现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十月“小阳春”天气。这一节气,北方地区大气中积累的水汽和微粒结合后迅速凝结,有可能形成雾甚至霾。南方地区的水汽条件比北方要好,如果早晨气温偏低,往往有成片大雾出现。在西南地区,典型的华西连阴雨天气随着立冬节气的到来接近尾声,进入了一年中的干季,但雨量和全国其他地区相比依然偏多。云南、贵州等地,晴暖阴冷,民谚有“四季如春,一雨成冬”之说。华南地区进入一年之中的干旱季节,对农作物的生长有一定影响。进入立冬节气以后,南方地区的草木开始由绿色变为红、黄,各种颜色夹杂在一起,五颜六色的瑰丽秋色在南方依次出现。从气温上看,进入立冬节气后,青藏高原大部、内蒙古和黑龙江的北部地区,平均温度一般在-10℃左右,甚至更低,而海南省的海口,气温仍在30℃左右。北方大地已是草干木枯,万物凋零,寒风萧萧;而华南地区依然郁郁葱葱,鸟语花香,温暖舒适。
黄河流域先民一向以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立,建始也”,“立冬,十月节。立字解见前。”“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随着立冬节气的到来,秋季作物已经全部收获,并收藏入库;一些动物也开始藏起来准备冬眠了。可见,立冬不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也意味着万物收敛、规避严寒,并蓄势待发。《礼记·月令》云:”孟冬之月,日在尾,昏危中,旦七星中。”说明这个时候太阳的位置在尾宿,黄昏时尾宿在南方天空的正中,早晨七星在南方的正中。
立冬有三侯。“初候,水始冰。水面初凝,未至于坚也。”北方地区的水面开始结冰,但由于是初冰,并不坚硬。“二候,地始冻。土气凝寒,未至于坼。”大地也开始冰冻了,但还没达到开裂的程度。《群芳谱》云:“……水面初凝,未至于坚,故曰始冰。……寒未至于坼,故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雉,野鸡。”“郑康成、《淮南子》、高诱俱注蜃为大蛤”。《群芳谱》注解为:“雉野鸡也,大蛤名蜃。”立冬后,野鸡之类的大鸟便看不到了,而人们在海边看到很多颜色、线条与野鸡比较接近的蛤蜊,就以为鸟类在冬天到来后为避寒钻入水中变的。这与寒露节气中“雀入大水为蛤”是一致的,都反映了古人认识自然的不足。有意思的是,《御制月令七十二侯诗》云:“为蜃由来属化生。究亦何人得亲见,无过食耳浪传声。”也说此说为不可信的传言。
俗语云:“立冬补冬,补嘴空”,“入冬日补冬”。古时立冬叫“交冬”,时序进入冬令,万物冬藏,人也要进入农闲后的“猫冬”季节。因此,立冬这一天都要休息,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北方的许多地方这一天都会吃饺子。饺子有“交子”之意,如新年新旧之交时要吃,此时秋冬之交,故也要吃饺子。当然各地的饺子馅也有讲究,比如天津一带要吃倭瓜馅的饺子。并且这天吃的倭瓜一般在夏季购买,存放至今,经过数月的糖化,味道鲜美,辅助以糖蒜、醋汁,极为享受。立冬进补的食品很多,一些地方喝“十全大补汤”,即用十余种药材加乌鸡等食材小火熬制而成,很是滋补。山东、河南、东北一些地方的居民习惯在立冬这天喝羊汤、吃全羊。屋外寒风凛冽刺骨,屋内羊汤滚烫飘香,一家人围在锅边,喝汤吃肉,就着烧饼,其乐融融,真是一种极高的享受。羊汤属于温补食品,冬天多食有利于增强体质,增强抵御严寒的能力。江苏徐州一带无论什么节气都要吃狗肉、喝狗肉汤,这一天也不例外,体现了樊哙后人千年不变的习俗。狗肉属于大补食物,樊哙的强壮可能与年轻时天天喝狗肉汤有关。
营养专家认为,立冬进补以“平和”为主,适应“封藏”的需要,适当增加体能和热量。应食用一些暖性的肉类,如狗肉、羊肉、牛肉、鸡肉、鱼虾等,多吃一些诸如萝卜、胡萝卜、大白菜、油菜、盖菜等新鲜蔬菜,以及苹果、橘子、柚子、梨、柿子等水果,主食以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大米和面食为主,亦可多食用一些坚果类食品。很多地方开始制作酸白菜,这是北方地区冬日里不可缺少的美味。
立冬节气到来,温差较大,空气质量下降,人的免疫力也有所下降,应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感冒。在冬季,适当锻炼是很重要的。一些地方有“猫冬”的习俗,意即冬天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其实是不科学的。尤其是老人和孩子,适当增加锻炼可以提高抵御风寒的体能。但入冬以后,尽可能不要过早外出锻炼,尤其是高血压、心脏病人,室内、室外温差太大可能会诱发心脑疾病的发生,不可大意。冬季的锻炼应以中午前后为佳,中老年人应以快步走为最佳运动方式。即使在体育馆锻炼,具有这类病史的中老年人运动量也不宜过大。
立冬前后,华北地区农作物进入了越冬期;江淮地区的“三秋”也接近尾声,晚茬小麦必须在近日内抢种完成,晚稻和陆地蔬菜即将收获完毕;而华南地区“立冬种麦正当时”,农人正忙于种麦,但总体面积不大,不是当地的主要作物。因此,从全国范围内看,进入立冬节气,小麦种植基本结束。立冬后雨水明显减少,天气越发干燥,土壤中的水分含量逐渐减少,一些越冬作物(如冬小麦)要浇越冬水。林区防火进入关键时期。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北方地区大棚温室开始普及,大田冰封了,而温室里面的劳作并没有停止。过去冬天的蔬菜只有白菜、萝卜、土豆等,屈指可数,而现在超市里各种蔬菜琳琅满目,都是农人的汗水换来的。农人真是辛苦。
立冬到了,大地开始冰封,但诗人们的诗兴并没有封藏。但由于天气寒冷,连笔都冻住了。李白的诗《立冬》表现了诗人在这个节气的慵懒。
唐 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
醉看墨花月白,
唐 杜甫
雪飞玉立尽清秋,
在野只教心力破,
一生自猎知无敌,
鹏碍九天须却避,
黑鹰不省人间有,
正翮抟风超紫塞,
虞罗自各虚施巧,
万里寒空只一日,
宋苏辙
阳淫不收敛,半岁苦常燠。
民饥强扶耒,秋晚麦当宿。
荟蔚山朝隮,滂沱雨翻渎。
半夜发春雷,中天转车毂。
平明视中庭,松菊半摧秃。
薪槱不出市,晨炊午未熟。
书生信古语,洪范有遗牍。
宋 陆游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葺炉炭,抹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宋 仇远
其一
细雨生寒未有霜,
小春此去无多日,
九月二十六日雪予未之见北人云大都是时亦无
宋 方回
立冬犹十日,衣亦未装绵。
非时良可怪,吾老最堪怜。
枯肠忽萧索,残菊尚鲜妍。
宋 释文珦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宋 钱时
昨夜清霜冷絮裯,
园林尽扫西风去,
宋 范成大
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増。
浪影生千叠,沙痕没几稜。
宋 程公许
认取太虚无一物,
桃椎思邈还知否,
宋 程公许
竹宫冬孟严斋祀,
凋尽庭梧风摵,
宋 紫金霜
落水荷塘满眼枯,
黄杨倔强尤一色,
门尽冷霜能醒骨,
拟约三九吟梅雪,
元 陆文圭
早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
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
边思吹寒角,村歌相晚春。
篱门日高卧,衰懒愧无功。
明 王稚登
秋风吹尽旧庭柯,
一点禅灯半轮月,
立冬打雷要反春;
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
立冬之日起大雾,冬水田里点萝卜;
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
霜降腌白菜;
立冬不使牛;
立冬东北风,冬季好天空;(闽南)
立冬南风雨,冬季无凋(干)土;(闽南)
立冬有雨防烂冬,立冬无鱼防春旱;(闽南)
重阳无雨看立冬,立冬无雨一冬干;(赣)
重阳无雨看冬至,冬至无雨晴一冬;(闽)
立冬小雪紧相连,冬前整地最当先;(江南)
西风响,蟹脚痒,蟹立冬,影无踪;(江南)
立冬不吃糕,一死一旮旯;(南方)
立冬种豌豆,一斗还一斗;(南方)
立冬前犁金,立冬后犁银,立春后犁铁(指应早翻土);(客家)
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客家)
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江南)
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闽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