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7日下午,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建系70周年/建院20周年院庆系庆老院长、老书记系列学术讲座第一讲——“农业现代化中的大生产与小生产问题”在明德主楼930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讲座是学校87周年校庆学术周的系列活动之一。
讲座以“农业现代化中的大生产与小生产问题”为主题,由学院原院长、原党委书记唐忠教授主讲,汇聚了国内多位知名专家学者,探讨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大生产与小生产问题。原农业经济系1979级本科校友、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马晓河,原农业经济系1979级本科校友、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徐祥临(兼任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以及原农业经济系1981级本科校友、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杜志雄作为研讨嘉宾应邀出席并参与研讨。学院副院长毛学峰教授、钟真教授,学院教授刘金龙、谭淑豪、周扬等师生100余人出席讲座。学院原党委书记孔祥智教授主持讲座。
唐忠:中国当下对大国小农的不同看法
唐忠教授首先从现实政策层面和理论层面出发,介绍了中国当下对大国小农的不同看法;并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进一步探讨了农业现代化中的大生产与小生产问题,分析如何处理小农户、家庭经营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他指出,把农业家庭经营等同于小生产,认为其必然会消亡,在今天看来存在历史局限性。恰恰相反,由于适应农业生产的特点,农户家庭这一组织形式将在农业中长期存在。马克思主义大生产优于小生产的学说在农业中适用,但不是表现为农户家庭经营的消亡,而是表现为农户家庭经营与现代农业技术的兼容与家庭自身土地规模的变化。
马晓河: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任务
马晓河研究员以“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任务”为题进行了主题演讲。他从长期和短期两个维度进行分析,阐述了目前我国在增加农民收入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实现农民增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提出一定要充分利用我国的制度优势,实施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通过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解决农民收入偏低问题。
徐祥临:农业现代化中的大生产与小生产问题
徐祥临教授提到“农业现代化中的大生产与小生产问题”这一主题时引发怀旧与溯源,回忆自己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学习的理论和内容。他总结小生产的优劣势,并提出将小生产改造成大生产,需要扬长避短。在此基础上,他结合广东省清远市的叶屋经验、日本农协等具体案例,总结其经验和可借鉴之处,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目标下的深化改革提供了思路。
杜志雄:农业现代化:目标和实现主体
杜志雄研究员以“农业现代化:目标和实现主体”为题进行了主题演讲。他提到我国现阶段的农业发展应从传统的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的“二目标”走向新时期的“三目标”,在原有目标的基础上重视保持农业可持续性。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他指出中国农业现代化要走一条“兴”字型道路,并要重视发挥以家庭农场为核心的生产主体在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中最基础最根本的作用。
本次讲座吸引了来自各学院同学的广泛关注,在提问环节,与会嘉宾与同学们围绕农业现代化中的关键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既有理论深度,又紧密结合实践,进一步深化了与会者对农业现代化中的大生产与小生产问题的理解。在大家愉快的交流氛围中,本次学术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