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科普】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健康   2024-11-29 20:56   浙江  


冠心病包括几种分型,主要包括:

1,隐匿型或无症状型冠心病,辅助检查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但是患者从来没有症状发作,也需要口服药物控制疾病发展。

2,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的诱因、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缓解方式均相对稳定,说明患者的冠脉存在固定的狭窄,斑块相对稳定,可以口服药物治疗观察。

3,急性冠动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这一类病人建议积极行冠脉造影检查,必要时行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或者冠脉造影术,并且术后均需要终生服药治疗。


接下来将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三大分型中较为常见的稳定性心绞痛

稳定型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尺侧,常发生于劳力负荷增加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

发病机制

产生疼痛感觉的直接因素,可能是在缺血缺氧的情况下,心肌内积聚过多的代谢产物,如乳酸、丙酮酸、磷酸等酸性物质,或类似激肽的多肽类物质,刺激心脏内自主神经的传入纤维末梢,经l~5胸交感神经节和相应的脊髓段,传至大脑,产生疼痛感觉。

临床表现

心绞痛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疼痛的特点为:

(一)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中段或上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甚至横贯前胸,界限不很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

(二)性质  胸痛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尖锐,不像针刺或刀扎样痛,偶伴濒死的恐惧感觉。发作时,患者往往不自觉地停止原来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

(三)诱因  发作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如愤怒、焦急、过度兴奋等)所激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亦可诱发。

(四)持续时间疼痛出现后常逐步加重,然后在3~5分钟内渐消失。

(五)缓解方式一般在停止原来诱发症状的活动后即可缓解;舌下含用硝酸甘油也能在几分钟内使之缓解。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心电图检查是发现心肌缺血、诊断心绞痛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一)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  绝大多数患者可出现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ST段压低(≥0.1mV),发作缓解后恢复。

(二)心电图负荷试验最常用的是运动负荷试验,运动中出现典型心绞痛,心电图改变主要以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1mV(J点后60~80ms)持续2分钟为运动试验阳性标准。 

(三)心电图连续监测  


在此基础上,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达1小时以上,即可发生心肌梗死。大量的研究已证明,绝大多数的心肌梗死是由于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溃,继而出血和管腔内血栓形成而使管腔闭塞,造成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病理】

1.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闭塞,引起左心室前壁、心尖部、下侧壁、前间隔和二尖瓣前乳头肌梗死。

2.右冠状动脉闭塞,引起左心室膈面(右冠状动脉占优势时)、后间隔和右心室梗死,并可累及窦房结和房室结。

3.左冠状动脉回旋支闭塞,引起左心室高侧壁、膈面(左冠状动脉占优势时)和左心房梗死.可能累及房室结。

4.左冠状动脉主干闭塞,引起左心室广泛梗死。

临床表现

与梗死的大小、部位、侧支循环情况密切有关。

症状

(一)疼痛是最先出现的症状,诱因多不明显,且常发生于安静时,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小时或更长,休息和含用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缓解。患者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少数患者无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二)全身症状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由坏死物质吸收所引起。

(三)胃肠道症状  常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

(四)心律失常  见于75%~95%的患者,多发生在起病1~2天,而以24小时内最多见,各种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室颤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特别是入院前主要的死因。前壁心肌梗死如发生房室传导阻滞表明梗死范围广泛,情况严重。

(五)低血压和休克  休克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l周内发生,见于约20%的患者,主要是心源性,为心肌广泛(40%以上)坏死,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所致。

(六)心力衰竭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一、心电图

(一)特征性改变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者其心电图表现特点为:

1.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

2.宽而深的Q波(病理性Q波),在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出现;

3.T波倒置,在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血区的导联上出现。

(二)动态性改变ST抬高性心肌梗死:    

1.起病数小时内,可尚无异常或出现异常高大两肢不对称的T波。

2.数小时后,ST段明显抬高,弓背向上,与直立的T波连接,形成单相曲线。数小时~2日内出现病理性Q波,同时R波减低,是为急性期改变。






二、实验室检查

血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①肌红蛋白起病后2小时内升高,l2小时内达高峰;24~48小时内恢复正常。②肌钙蛋白I(cTnI)或T(cTnT)起病3~4小时后升高,cTnI于11~24小时达高峰,7~10天降至正常。cTnT于24~48小时达高峰,10~14天降至正常。这些心肌结构蛋白含量的增高是诊断心肌梗死的敏感指标。③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在起病后4小时内增高,16~24小时达高峰,3~4天恢复正常,其增高的程度能较准确地反映梗死的范围,其高峰出现时间是否提前有助于判断溶栓治疗是否成功。

【并发症】

一、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心尖区出现收缩中晚期喀喇音和吹风样收缩期杂音,轻症者,可以恢复,其杂音可消失。乳头肌整体断裂极少见,多发生在二尖瓣后乳头肌,见于下壁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明显,可迅速发生肺水肿在数日内死亡。

二、心脏破裂  常在起病1周内出现,多为心室游离壁破裂,造成心包积血引起急性心脏压塞而猝死。偶为心室间隔破裂造成穿孔,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出现响亮的收缩期杂音,常伴有震颤,可引起心力衰竭和休克而在数日内死亡。

三、栓塞发生率1%~6%,见于起病后1~2周,如为左心室附壁血栓脱落所致,则引起脑、肾、脾或四肢等动脉栓塞。由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部分脱落所致,则产生肺动脉栓塞。

四、心室壁瘤或称室壁瘤,主要见于左心室,发生率5%~20%。体格检查可见左侧心界扩大,心脏搏动范围较广,心电图ST段持续抬高。心尖搏动减弱或有反常搏动。

五、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发生率约10%。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发热、胸痛等症状。



然而冠心病并非不可预防,不可减少二次发生的可能性,在正常人群中预防冠心病属一级预防,已有冠心病者还应预防再次梗死和其他心血管事件称之为二级预防。

(一)冠心病的一级预防

目前公认的传统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家族史、高胆固醇血症、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腹型肥胖、缺乏运动、饮食缺少蔬菜水果、精神紧张。除年龄、性别、家族史和种族不可改变,其他8种传统危险因素均是可以改变的,换言之,是可以预防的。

1.生活方式干预

合理饮食(低盐、低脂、富含水果和蔬菜)、戒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心理平衡。

2.血脂异常干预

一般人群健康体检应包括血脂检测。40岁以下血脂正常人群,每2~5年检测1次血脂;40岁以上人群至少每年进行1次血脂检测。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每6个月检测1次血脂。所有血脂异常患者首先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LDL-C是降脂治疗的首要目标,首选他汀类药物。在LDL-C达标时,非HDL-C达标是降脂治疗的次级目标。详见血脂异常章节。

3.血糖监测与控制

健康人40岁开始每年检查1次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积极干预糖耐量异常(IGT),首先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3~6个月无效可口服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

4.血压监测与控制

18岁以上健康成人至少每2年监测血压1次,35岁以上成人至少每年监测1次,心血管门诊患者应常规接受血压测量。高血压患者调整治疗期间每日监测至少2次,血压平稳后每周监测2次。鼓励家庭自测血压。

(二)二级预防

明确诊断冠心病的患者,一般要坚持长期药物治疗,控制缺血症状,降低心肌梗死和死亡的发生,包括服用一种或两种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断剂、他汀类药物和ACEI/ARB,严格控制危险因素,进行有计划及适当的运动锻炼。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予以个体化治疗。所谓ABCDE方案对于指导二级预防有帮助(A指阿司匹林和ACEI,B指β受体阻断剂,C指控制胆固醇和戒烟,D指控制饮食和糖尿病,E指健康教育和运动)。

(三)患者教育

(1)正常人群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冠心病,有冠心病者及其危险因素者要规律服用药物,监测并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

(2)去除诱因:一次进食不应过饱;戒烟限酒;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减轻精神负担;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但以不致发生疼痛症状为度;一般不需卧床休息。

(3)一旦怀疑急性冠心病发作,立即嚼服阿司匹林300mg,舌下用硝酸酯类,打急救电话120。同时密切注意血压、心率、心律的变化。

(4)首次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抗凝药时应密切监测出血症状,如皮下出现点、大便潜血等。










台州骨科医院内科专家介绍


内分泌科专家:应素芬


应素芬


主任医师

原台州市立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糖尿病资深专家



专家简介


应素芬,毕业于温州医学院,内分泌科主任、兼职教授、主任医师。原椒江区重点学科带头人、台州市医学会内分泌学组副组长、台州市糖尿病防治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内分泌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主攻学科内分泌代谢病。重点是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肥胖、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和规范诊治,内分泌性的突眼、甲状腺炎的相关研究。承担、参加多项科研项课题。迄今发表国家级、省级论文16篇,曾获省自然科学论文三等奖。
擅长内分泌代谢科疑难杂症治疗,尤其糖尿病的规范化管理。各种并发症和老年糖尿病,妊娠合并糖尿病防治;甲状腺疾病如突眼、妊娠合并甲状腺等;以及肥胖与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防治。



坐诊信息


专家门诊:周一至周五全天

一楼门诊



风湿肾内科:金小福


金小福


主任医师

台州骨科医院风湿肾内科主任

原台州市立医院血透室负责人

原台州市立医院呼吸肾内科副主任

原台州市立医院肾内科主任和风湿免疫科主任


专家简介


金小福,内科主任医师,温州医科大学毕业,先后担任台州市立医院血透室负责人、呼吸肾内科副主任、肾内科主任和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在上海瑞金医院肾内科进修1年,参加上海华山医院、浙二医院风湿科培训学习及北京协和医院、上海仁济医院等国内知名风湿病专家现场观摩学习,参加浙江中医药大学举办的西医人员学习中医培训班,成绩合格结业。兼任浙江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浙江省风湿免疫分会委员,浙江省免疫学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委员,台州市医学会风湿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台州市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第五、六、七、八届常务委员,椒江区痛风和高尿酸血症防治办公室副主任,发表论文22篇,任《风湿免疫科住院医师口袋书》编委,完成课题一项,是台州地区最早的风湿病专家之一。
擅长痛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风湿性多肌痛、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关节炎、间接性肺炎、血管炎、糖尿病肾病、痛风性肾病、狼疮性肾炎、高血压肾病、尿路感染,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诊治。尤其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燥综合征,显著改善患者口干、眼干症状。临床经验非常丰富!


坐诊信息


专家门诊:周一至周四上午、周日上午

一楼门诊




专家集群

方便台州患者家门口寻医问药

end


往期

精彩

【最新医讯】11月医疗专家(专科)门诊时间表,欢迎收藏!


【医讯】 金小福—原台州市立医院风湿肾内科主任加入台州骨科医院!5月6日开始专家门诊


【医讯】应素芬—原台州市立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加入台州骨科医院!3月12日开始专家门诊


【喜报】台州骨科医院获评为二级乙等中医骨伤医院


【喜讯】原台州市中医院骨科主任洪明飞主任医师加入台州骨科医院!12月29日开始专家门诊


【喜讯】原台州市中医院骨2科主任袁湘尧教授加入台州骨科医院!5月31日开始专家门诊


热烈祝贺章力升医师代表台州骨科医院出征中国足球协会医疗保障


祝贺台州骨科医院荣获浙江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章氏青年风采 | 美国密歇根大学流行病学研究分析师章文致远


台州骨科医院骨科骨关节专家王敏


骨关节专家王敏院长访谈《肩关节那些事》#台州电视台阿福讲健康


【喜讯】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主任王敏医师加入台州骨科医院,坐诊时间已定!


台州骨科医院
台州骨科医院是一家以黄岩章氏骨伤科为特色品牌的专科医院、医院重点专科:章氏骨伤科、脊柱病科(王氏整脊疗法)、骨科、手外科、并开设(内、外、妇、医疗美容科)、血透中心、体检中心,医院是现代化专科医院,同时也是椒江红十字医院,椒江区荣军医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