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讨论了红绿蓝光3个中的2个就能构成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所有色相。
明度继续提高,因为光的总量在变多。
但是纯度下降。
直到三个光都是255,死白。
所以别的所有颜色真的都没死白亮...... 从这里衍生出“留白”、水彩等美术思路。
所以在强烈的白光下,鲜艳的物体会更亮更鲜艳。
比如鲜艳的蓝的物体会更鲜艳地蓝,因为更多的白光有更多蓝光供它反射。
————————————
学到这儿,我们终于可以画出(RGB)颜色最鲜艳的极限:
“极限又咋啦?”
笔者不是说以后我们每个模型都要涂最鲜艳最极限的色彩。但咱要知道颜色的极限至少是这样。
那有些本可出现的颜色就被错过了。
这图用电脑画得挺怪。
而不是他她可能更喜欢的:
还很常见的问题是,很多教调色的教材,只教常见的颜料混的更灰的颜色,因为他们平常只画老派风景人像画之类的,主要用不鲜艳的“真实”的颜色。
而很多真正的颜色的极限被错过了。
我们接着试验,RGB都80,是个死灰,没色相。
从这开始加入红橙光,也就是红光绿光。明度提高,纯度也才开始上升。
那如果又加入蓝光呢?
这念起来有够抽象,但咱自己想想真的挺简单的。
再加入更多绿光和蓝光,把红光“补平”呢?颜色又变成了更亮一点的死灰。
还是在构思阶段让我们能想象/理解,
再“最后”变成的紫红,也是大量红光、蓝光。
“你每涂个模型都整这么复杂?”
当然不啦......但当我想整这么复杂的时候,我希望我懂这个.....
这儿还告诉我们,为什么生活中绝大多数物体的颜色都比较灰?为什么窗外的树叶往往不是最鲜艳的绿?
而能精准吸收红绿蓝其中1种或2种光,大量反射剩下的光,形成鲜艳的颜色的稀奇玩意,在人脑看来是稀奇玩意。
Source: Google
这也是为什么颜料色素也是越鲜艳就越稀奇。反过来讲也是为什么颜料越混只会更灰和更浑。熵增...让本来反射鲜艳的光的颜料,混成红绿蓝光皆有的大杂烩。
————————————
好耶,光构成颜色的原理基本上就讲完了。
接下来是“为什么颜料在我们的模型上呈现那些颜色?”
也就是我们咋知道怎样的颜料会呈现我们想要的颜色。
至今很多应用的好例子没写进来,全怪笔者平常没记在小本子上,但我们遇到的时候肯定可以用以上原理想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