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武侠电影开场白说:王朝未年,腐败公行,导致民不僚生云云。再后来读历史书籍或文学书籍,一提到王朝灭亡,标准答案与那部电影开场白给出的答案完全一致,腐败导致王朝灭亡,敢情腐败成了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
如果仔细分析,腐败是导致王朝失序倾覆的原因之一,但决不是主要原因。长篇大论没人看,咱也没有那能力,只能简单分析一下。所谓的腐败,是指掌握公权力者非法攫取各种利益供自己及后代享乐。平民百姓想腐败没那个资格,有资格搞腐败的就是官和吏。官不是人人能当的,也不是你有关系家庭背景硬就能当,唐之前是举荐,唐之后是科举,无论是举荐或科举,选拔出来了官员数量非常少。科举时代,官位百分九十多授予进士及第者,举人只有在官位出现大量空缺时才会诠选。进士三年一考,每届选三百多名,大明二百多年,共选进士二万七千余人,加上皇帝恩科,人数不超过三万。再看数据。据推算,汉朝官员人数约为8000人,隋朝1万人, 南北宋3万到10万人,元朝2万到5万人,明清没有具体数据,估计也多不一哪去,因为历史上官位设置几乎没有多大变化。拿一个县为例,真正属官的为县令、县丞、主簿,其余则为吏,官员享受国家俸禄,吏的薪资自筹自支,那时权力不下乡,乡村实行乡绅自治,吏的数量也多不到哪去,由于吏不在编,各朝缺乏严格数据。官员的权力非常有限。当时土地、房产私有,你想通过强拆强买强卖来发家致富,几乎是不可能的。官员的权力只有诉讼、收租税摊徭役兴教化。那时没多少人打官司,因为小纠纷由家族处理,中纠纷由地方乡绅审理,打到县里打官司少之又少。当时生产力不发达,风调雨顺年岁,良田亩产五百斤、薄田亩产二百斤就算丰收,年景差的,颗粒无收是常态。官员权力如此有限,你让他放开腐败,能腐败到哪儿?有人说还有只吃饭不生产的龙子龙孙哩。自从汉朝实行削藩政策后,历代王朝吸取教训,将龙子龙孙与行政军政大权分开,龙子龙孙可以享受固定俸禄,但不能参与地方治理,更不能与民争利,龙子龙孙想腐败,更是难上加难。历代王朝皆注重吏治,采取铁腕反腐,官员贪腐一旦被查出,轻则丢官,重则灭门。你看,历代王朝官员数量少、权力有限、还被严格限制,他们腐败的广度深度有限,说他们腐败导致王朝倾覆,如果细思,根本站不着脚。再看史实。西汉被王莽所灭,这是表相,事实西汉亡于汉武帝穷兵黩武耗尽国力。东汉亡于宦官专政外戚专权加天灾农民起义和边患。西晋亡于八王之乱与五胡乱华,隋朝亡于大兴土木与穷兵黩武,唐朝先亡衰于安史之乱,这也属于边患,再亡于藩镇割据,北宋南宋与大明亡于边患,大清先衰于洪杨起义,再败于西方,也属于边患之列。天灾在王朝更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视。那时生产力低下,一年天灾,百姓靠存粮可生存,两年天灾,就会流离失所,三年天灾,民相食就成常态。当时交通工具不发达,一个地方发生天灾,单凭马拉人扛输送千里,加上中途消耗,救灾成本极高。老百姓吃不上饭,要么啸聚山林成匪成患,形成农民起义,要么饿死沟壑。行文至此,王朝倾覆的主要原因已非常清楚。首先是王朝治理体系出现重大失误,或大封诸王,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或者皇权重心偏移,或落于外戚、宦官之手。其二,王朝处理对外政策出现重大失误,该出击时偏安,该怀柔时又四处征讨,既认错了朋友,又误交了敌人,耗费了大量国力,结果让四夷坐大,打又打不过,安抚又安抚不成,外夷四侵,朝破家亡。其三是大兴土木。皇帝权力独大没人制约,或不顾国力修长城,或为了游玩拼命开运河建工程。其四是天灾,水旱地震蝗外加瘟疫。如果天灾持续时间短,百姓靠顽强生命力生存,天灾时间一长,就会演化为人祸,历史上大多数农民起义与天灾相连,一般是先有天灾,然后就是人祸,朝廷不是不想救灾,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限于交通与运输成本,无法及时救灾,至于说救灾中的贪腐,只是救灾中的灾难之一。你看,王朝倾覆前三项皆与王朝治理体系或决策有关,当然无论什么时候,王朝总是正确的,皇帝全是英明的,如果实话实说,将王朝倾覆这顶帽子戴到万岁头上,谁也没有这个胆子,于是腐败这个背锅侠应运而生,只要一切责任往腐败头上一扣,就会万事大吉,皇帝没责任了,因为腐败无法根治,大臣没责任,反正没查到我,百姓无责任,自己无法腐败,腐败官员也没责任,就我一个位卑权小的家伙吃点贪点能将王朝弄没,也太高看我了!可以说腐败是有心人画出的影子,让大家向腐败一块喷,大家在声讨腐败过程中成了正义的化身,皇帝依旧英明,官员照样贤明,百姓自然无辜,只是王朝照样倾覆,因为真正的原因被大家故意遮蔽了。一位名人说,大意是,历史对人最大的教训是从来无法吸取教训,只会在历史的覆辙中一再倾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