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来说,中央和地方公务员是在公务机关上班,总人数800来万,有编制的。事业单位则有上百万个,在其中上班并有编制的员工,大致3000万人。央企百来十家,泛央企上千家,员工总数在3300万上下。地方国企则比较多,全国46万家,隶属于省市、地市、县区甚至乡镇的国资委管理,比如山东省的国企职工数量就达到250万人的样子,广东省也有210多万国企职工,其他省份大多在百万人数上下,正式员工总人数在4600万。
以上汇总,算上部队的200万人,体制内总计在1.2亿人。
跟这1.2亿人在同一个地方上班,但是“没有编制”的人数不可查,根据推断大致在0.5亿人上下,今天我们来说的就是这5000万人所在的岗位。他们在体制内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上班,但在内部有些“低人一等”,被称之为“临时工”。在国企的就是非国企正式工。其实也都是签有合同的,只不过主要是外包合同、派遣合同、第三方合同甚至劳务合同。
为了便于形象描述,在体制内上班但没有编制的岗位,我这里统称为“半体制内”工作。我们很多群友星友回了老家,一时半伙体制内进不去,则先在半体制内待一待,属于权宜之计,也有人能待到退休的。
半体制内自然有优势,至少工作制和工作单位等参照体制内,对外尤其找对象时较有面子。当然也有些弊端,主要就是年终奖金比较少,加班先轮到自己,且合同要不断续签也就意味着有可能不续签导致失业,外包合同很难转正,其他福利等较少,跳槽时经验比较平淡,等等。
今天从具体案例中逐个分析,让各位看到鲜活的部分,而不是人云亦云或者一直云里雾里,这才方便自己对“半体制内”做出取舍和规划。
半体制案例一:简历投递时
星友四叶草在招聘网站上看到了一个国企的商务专员职位,职位描述上明确写了劳动合同只有1年。她不知道这种职位是机会还是坑。工资一般,大致是年薪15万,比她现在私企的低。作为社招岗位,国企的这份商务专员工作多了一个笔试环节。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几个知识点,【1】国企社招岗位很有可能会在招聘网站上公开招聘,【2】国企社招岗位很可能是1年制的派遣合同,【3】国企社招岗位一般需要笔试+面试,类似考公考编的流程,只不过是企业自身发起,相对宽松一点。
这第二个星友大致是收到了国企录取通知,但他有不少疑虑。可以大致看到,【4】国企也会不断成立新的子公司孙公司,劳动合同也是先只签1年的外包合同,未来能否转正编合同未知。此外,【5】离职时只能拿到人才中介公司的离职证明,国企不会直接给你出具这种离职证明或工作证明。可见担心是应该的,尤其对于30岁后的人。这次是入职一家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也是根据你过去的工作经验,来计算你的工龄,【6】在事业单位,工龄会影响工资,也跟能否评级和转正相关。在体制外的公司,一般入职时主要根据你提供的社保记录累加,即可计算你过去的工龄。但是,【7】事业单位需要你提供社保缴纳单位跟劳动合同雇主有关联关系的证明,否则工龄作废。这里可以看出来,事业单位的作风已经开始接近我们平常接触的那种“规定”了,比较死板,需要你提供各种证明,否则对你的申诉视而不见。这里可以看到,1年劳动合同不续签,单位一般也是愿意给与1个月的经济补偿金的,但是,【8】一年、半年制的劳动合同,拿年终奖不方便,甚至就是没有。如果是国企等体制内单位,还是可以在离职时谈一下的,一般会答应给你,签一个奖金协议,到了发奖金日按时打入工资卡的。如果是外企、上市民企,你也要积极争取,大致也可以签订类似的奖金合同,甚至你可以要求在你离职时就发放给你。如果是小私企,那就更要争取了,否则离职了各种奖金也就失效了。所以,【9】短期和外包合同一定不能被扣押工资或奖金,因为你的合同时长不一定能等到发奖金日。这是国企子公司,星友待在里面好几年了,但是【10】国企子公司每年会要你重签一次劳动合同,主体甚至每次还不一样,原理在这里《公司为何只跟我签1年的合同?》,并且【11】可能要不断更换办公场地,【12】老公司会注销,跟新公司签订合同,新老公司还会割裂,故意去掉关联性。【13】公司会骗着说工龄可以延续,但不置可否。其实就是入职了一家国企大集团,但第一年让你跟A子公司签合同,第二年跟B孙公司签合同,第三年C,第四年D公司,一旦被裁则【14】裁员可能只赔偿1个月工资,想申诉也不容易,最终【15】求职时不知道简历里面写哪家公司,背景调查很难解释。
这位群友在互联网公司的年薪30万没能继续,遂通过社招入职了目前的一家国企,月薪到手是4500的样子,税前大致算6000元,当然后面的月份和年份可能会有所上涨,这样来看税前在七千多,一年十来万的样子。入职1个月时,她又获得了另一个国企的报到通知,【16】国企一般是有公示环节的,这在体制外几乎不常见甚至没有,在外企一般就入职第一周人事发给全员的一个“annoucement ”了事了。回到这第二家国企,工资稍微高一点,月到手5000,税前大致七八千,12个月算9万5,年终奖3万5折合大概3-5个月工资,一年下来是13万。因此,【17】国企社招岗位这样的半体制内工作,其工资几乎是全国统一价,年薪10万,好一点的12-15万。你大致可以这么看全国的任意一个县:总人口大致58万,其中缴纳了养老金的退休人员约14万人。这14万人的分类情况为:0.88万人来自机关事业单位,1.32万人央企国企,11.94万人来自民企私企,三者的年退休工资分别为8.94万、2.79万和2102元。大家参考退休人数、占比和退休工资的区别。有人说这个0.21万元的人数为11.94万的叫“城乡居民”的人群,是农民。其实这是不完全正确的,真正的农民很多是没有退休工资的,部分拿着农保,也有不少年轻时出去打工老年回到了老家,是没有社保的,可以这么说,农民大多数并不在统计之内。农民的平均年养老金收入预计在800元上下,还赶不上那个2102元。这些没有养老金的老年农民,加上11.94万人,才统称“小城市体制外退休人员”这样一个概念。那么,半体制内的人退休后是领取一年8.94万的退休金,还是跟民企私企的2.79万一样?机关、事业单位、国央企的外包合同工等等,本质上还是临时雇员身份,是跟人才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甚至劳务合同,算私企员工,因此,他们的退休金一定要归类的话,应该属于一年2.79万这个群体。但好歹算半体制内,可能补充公积金也会有一点,其他福利也会占一点,所以半体制员工退休时的退休金,更可能是介于8.94万和2.79万之间且偏向于后者的某个数字,我们暂取一个值比如5万整。也还行,退休金每月有个4200块了,比纯私企民企的每月2300养老金差不多高出了一倍,更比那些一年拿2102块的“城乡居民”以及一年800块甚至颗粒无收的老农民要好多了。不废话,按照最近年份的物价计算,【18】半体制内的退休金差不多一年5万块,月均4200元。这位星友大致是在武汉这样的省会城市,如上是他10月份的提问,他在公务机关上班,但不是编制内的公务员,算机关的派遣工。该机关是跟他每2年签订一次劳务派遣合同。目前各地方都在精兵简政,不但有编制的要缩编,而且没有编制的要被辞退。比如过去每50个编制人员,会有50个非编人员一起工作,现在根据指示要裁去非编人员中的大部分即45人,非编人员只能留下5人的样子。还是比较残酷的。继续看他11月时的提问如上,显然他还是没有去问人事,或者从人事那里没能获得任何有用的消息,只是大家都说会裁员,将非编人员从该机关分批次裁了。继续,12月份他再次来提问,我们知道他大概26岁就进了该机关工作,虽然是非编岗位,也是派遣合同,但他有耐心做了十年,如今36岁了。我们不用多想也知道,他实际上是她。这位女星友也是“赚到”了一定的实惠的,她用公务机关的单位名声,找到了相对合适尤其富足的婆家,至少帮她度过了找对象、结婚、生子、哺乳和带娃直到孩子七八岁读小学一年级的岁月。
但是没办法,单位已经确定通知她不再续签,【19】机关单位的非编岗位也是会裁员的,哪怕待了十年之久。他主要做机关的内勤工作,这岗位类似体制外的文员,跳到体制外求职的话工资一般不会多高,因为过去的工作经验比较单薄,技能有限,而且工作时间大概率要变成加班的六天工作制。可以预见她接下来会承压,主要还不是她不大会跳槽,而是面对来自公公、婆婆、老公、孩子甚至娘家的压力。当然,【20】长期待在半体制内,导致她现在简历都还没做,也不大会做,职业方向和跳槽技能更是没有,因为无从下手。好在她还算提前进了群和星球,接触了一些我的职业思维,只是还没行动。我们这里祝福她早日找到更好的工作,东山再起!最后小结,半体制内工作跟任何事物一样,都带有两面性,有利也有弊,各位星友、群友和读者,可以根据自身当时的情况做取舍和选择,以上案例和知识点也够多,全国唯一的此类文章了。
想加群,或者参加线下研讨会与更多职场同道中人一同进步,打破观念固化,优化简历,副业开拓,PMP NPDP 中级经济师考证,职场蛙历年文章合集PDF,工商注册,注册gmail等可以添加微信:francis3090如下点击阅读原文,可领取《真正的跳槽技巧》,已有4100+群友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