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其实应该去问“时间管理大师”。之前有个明星,一天参加了很多场派对。身边无论男女,海王海后都能同时谈几个对象,脚踏两只船甚至多只船,这些人不影响本职工作,还能去健身、旅游、充电,并同时谈多个恋爱,真是时间管理大师。
但你再会管理,不可能将每天变成25个小时,也不可能不睡觉。我们有群友比较祥林嫂,但精力旺盛,每天可以不断加好友,不断聊天,比较亢奋,诉苦,说自己如何善待天下人,但天下每一个人都在暗算自己,他们每天只睡3-4个小时。
其实他们不是时间管理大师,他们是躁郁症+抑郁症患者,属于双向情感障碍症,大喜大悲,经常分不清幻想和现实,分不清线上和线下。在国内这样的人在身边大致有3-4千万,数量可不低,最好用心理+物理再结合药物治疗。
回到当下,要合理分配你的时间,可以将24小时分配给【1】睡觉、【2】主业、【3】副业、【4】恋爱、【5】娱乐、【6】独处,这些主要的事项。
因为【1】睡觉是每天必不可少的,所以所谓的时间管理就成了“如何使用剩余的16小时?”
接着,【2】主业可以是上班,也可以是上学,算上路上的时间,正常给了10小时分配。那问题就变成了“如何分配每天剩余6小时?”
去掉了两个大头子(18小时),你去纠结小头子(6小时)的资源分配,这就是我们人类最容易犯的错误:抓大放小。
所以大家记着:凡事来问“我的时间如何分配”的人,无论是他还是她,是不会时间分配的,是抓大放小的,也是在找借口偷懒的人。
发肤受之于父母,他们为何不问如何削皮剔骨还给父母呢?父母给了生命,培养他长大,他为何不将自己的时间交给父母呢?人性当然也是自私的,时间当然被认为是自己的,但1/3被生物规律拿走了去睡觉,超过1/3被社会规律拿走了去上班,也就只能去盯着剩余的那一小部分辗转反侧。
我觉得没有必要如此削足适履,你真的钻研时间分配,你不如找个减少主业10小时的方法,或者干脆休息下、不上班,专心做你当下急着要完成的事情。
每年到了10月-11月,就会有人问“要不要辞职备考公务员”,考研也是类似,这是平时不努力、基础又差、更是懒惰的提问,明明懒惰却要自己在开考前去找一个“考不上不能怪我”的借口。
继续回到我们分配时间上来,既然睡觉必不可少,主业工作又必须维持,那剩下的几项哪些可以去掉,这样剩余的才能分到更多的时间。
比如【3】副业,在你主业的试用期之内,在你参加考公、考编、考研、考雅思期间,在你准备婚宴、结婚、生娃期间,总之,在重大事项时,或者影响主业稳定时,就可以先放弃做副业。“副”是<“主”的,你别主次不分。
再看【4】恋爱,恋爱需要通过交友、相亲等去认识对象,相处、相知、相恋,然后继续热恋,彼此家庭的了解,超过一年了,再去见双方父母,准备谈婚论嫁,这其中一旦发现不合适还得换下一位。恋爱是占用时间的,我们刚刚只说了每日睡觉和工作之余的6小时,其实一旦谈恋爱你的周末两天也几乎会被恋爱占满。
恋爱的时间是很难规划的,恋爱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你能规划一份感情,或者能计划恋爱的时间,那你这就已经不是谈恋爱。
我们有个女硕士群友,碰到了一个高中男同学,没想到同学现在已经成了大老板,她就跟同学谈恋爱,准备做老板娘。
没想到几次约会后,变成了这样一个情况,老板男朋友说自己时间比较宝贵,因此每周只能在周日的下午2:00-5:00分配给她3小时。
她很快发现不对劲了了,每周这三小时,从一起喝咖啡,变成了给他开好房间而自己被白嫖。她好歹是硕士,三五次之后,她发现这不是爱情,也不是谈恋爱。
所以,谈恋爱,要么谈,要么就不谈,不要想说还能“每天拿出1小时谈恋爱”或者“每周下午拿出3小时跟你谈恋爱”。
将谈恋爱当成了一个项目,或者一桩生意,那你可以去足疗、去按摩,去跟按摩技师谈谈,全场连同停车、泡脚、吃点水果简餐的时间,加起来也正好3小时。你这是去按摩店消费,不是谈恋爱。
再看【5】娱乐,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不能一直上班,所以你的身体需要保养,去追逐你的爱好、适当健身旅游、放松身体和心灵、洗澡按摩唱歌做头发、招待亲友、参与聚会等等,都属于娱乐范畴,用来提升自己的体力和心力。用来娱乐的时间可以不长,但必不可少,否则容易猝死,职位再高、金钱再多、别墅再大,也无济于事。
最后看【6】独处,其实这就是你一个人可以完成的事项,不需要第二个人参加,这个更不能影响,也很难省去时间,吃喝拉撒、刷牙洗脸、洗澡、打扫、洗衣服、购买日常用品、短暂打个盹、碎片时间的利用、静思冥想,所有需要个人完成事情尤其必须做的事项,独属于独处,其实睡觉也是独处,或者说我们这里所谓的“独处”是睡觉的延伸,完成你这个生物体继续续命的一切事项都在其中,包括你去看病治疗。
这么一看,其实事情就太多了,类别也更广且都有关联性,去掉没有必要的,再压缩重要性不高的项目,剩余的时间分配就是相对合理高效的时间管理。
看例子。
“幽哥好,想咨询一个问题。
2024-2025幽学年会精华版视频已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