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画为什么不追求画得像?

文摘   文化   2024-07-03 11:50   广东  


点击名片,标星“”“三品美术馆”,不再错过精彩内容


前段时间澳洲矿业首富吉娜·莱因哈特(Gina Rinehart)因不满澳洲国立美术馆展出其肖像画形象过于丑陋,要求撤走展出的肖像画作被拒。

那幅肖像画出自得奖原住民艺术家文森特·纳马特吉拉(Vincent Namatjira)之手 ,他回应说:“只是画出所见世界,人们不必喜欢我的画。”这件事引起网民热议。

其实画画就是画所见世界,心中理解不同,于是画有所异。

▲肖像画与真人是这样的...(网图侵删)

回到「古代中国画为什么不追求画得像?」这个问题,先说是不是,再问为什么。相信很多人的结论应该都和小编是一样的:古代中国画的确不追求画得像。

是我们古人没有结构、透视等意识吗?不是的,宋代郭忠恕的《雪霁江行图》已经有了一定的透视结构,只是可惜当时没形成一定的理论。

▲宋代 郭忠恕《雪霁江行图》

▲《雪霁江行图》局部

《雪霁江行图》局部

明代的官员像已具备一定的人体骨骼结构。

▲明代官员像

中国画从魏晋到两宋时期是「似与不似」的初始期,尤其是两宋时期,画家们高度追求画得像,力求在造型、色彩、结构等方面高度还原物象的本色,以体现物象最真实的一面。



▲黄荃《写生珍禽图》局部


后来随着文人画的兴起,画家们开始意识到「形似」不一定能「神似」,为了更好地表达物象的神韵,他们逐渐将关注点从单纯的形似转向神似。大文豪苏轼就提出了「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绘画理念,强调绘画应表现艺术家的主观精神和物象神韵。


▲左为达芬奇画的树;右为徐渭《蕉石图》

可以看出中国画的核心追求更多在于意境与气韵生动。不拘泥于物象的表象,而是深入其内在,抒发胸臆。以笔墨为媒介,将个人的情感、哲理思考以及对自然、社会的感悟融入画中。


相比之下,西方绘画,尤其是文艺复兴以来的油画,更加注重科学的严谨性。通过解剖学、透视学、光学等科学知识的运用,力求在画布上再现现实世界的真实面貌。


▲南宋 梁楷《泼墨仙人图》

中国画并非从某一时刻开始就只追神似不追形似,而是一个从形似到神似逐渐演变的过程。在追求神似的同时,并非完全摒弃形似。「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形是神的基础,没有一定的形似,神似也就无从谈起。


「以情动人乃艺术之本性」,就像前面所说的,画画就是画所见世界,寄情于景。有人说西画发展这么多年,才发现艺术的真意在我们传统中国画中是存在的。


可能就如钱钟书曾说的:「中国的艺术是早熟的」。



三品美术馆
坚持传统书画东方艺术理念,观照古典当代西方艺术观念,探索现代书画美学创新方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