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7日20-21点(北京时间),由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建筑环境学院(Department
of Built Environment)的韩琦副教授主讲的中国城市研究网络(UCRN)系列讲座第十讲“城市复原力的自然解决方案”成功在线上举行。UCRN众多成员以及来自全球各地的学生学者共同参加了本次讲座。韩琦在本次会议中所展示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在城市环境中的自然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 NBS),以及低碳城市发展的策略。她着重介绍了三个已经完成的研究项目,这些项目涉及到市民如何参与NBS项目、如何通过空间规划实现低碳发展,以及如何推广NBS。第一个项目是关于中国城市中市民如何参与NBS项目的研究。韩琦提到,这个项目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市民在NBS实施中的参与方式与参与程度,并探索如何提升参与度。她指出,在城市洪涝、干旱和热浪等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NBS变得尤为重要,例如海绵城市策略和城市绿化项目等。然而,该研究发现,中国市民对于这些NBS方案的参与度仍然较低。针对此现象,该研究从四个方面解释了其背后的原因。首先,社区接受度是市民整体参与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且项目和政府相关因素是影响社区接受度的决定性因素。其次,该研究还发现社会影响、感知益处和感知推动因素是直接影响参与意愿的三个重要因素。再者,公民的互动、地位和决策规则通过影响其决策过程影响了公民在NBS中的参与度。最后,政府的引导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且政府主导的社交网络可以有效提高市民的参与率。第二个项目关注的是基于空间规划的低碳城市发展。韩琦解释了团队是如何以埃因霍温为例,通过整合包括遥感影像数据、建筑数据、土地利用数据、规划数据等在内的多种数据源,使用空间规划的角度来帮助减少城市层面的碳排放。首先,估计了埃因霍温城市层面的碳排放,研究结果表明,其中的大部分碳排放来自零售贸易、公司场所和住宅区,因为它们与大多数人类活动有关。其次,通过加入土地利用相关的空间影响因素,研究证明了景观指标和空间属性等特征对碳排放的条件重要性,尤其是在居住区和绿地等土地利用中。最后,该研究还通过优化模型与预测模型证明了通过调整土地利用配置减少碳排放的可能性与可行性。第三个项目主要关注如何在欧洲的城市环境中如何推广NBS。首先,韩琦通过对文献与案例的梳理,指出在实施NBS过程中,设计标准的缺失、知识中介与相关培训的不足,以及性能不确定性等都是主要的障碍。为了应对这些问题,韩琦其团队开发了一个系统化的规划工具,可以根据社区的优先级、场地的适宜性和财务可行性,来支持NBS的实施。团队还建立了一个案例数据库,供城市学习欧洲地区的类似案例和解决方案。在会议的最后,韩琦简要介绍了她目前正在进行的一个关于荷兰气候韧性土地利用规划的项目。她希望通过这个项目,探索气候韧性规划的模型和指标,并关注土地利用变化与空间公平性。主讲报告完成后,韩琦回答了来自听众的诸多问题,如中欧自然解决方案实施的主要差异是什么、为什么要在自然解决方案的实施阶段纳入市民参与、如何激励沉默的大多数参与自然解决方案、研究如何影响现实中的政策制定等,现场交流气氛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