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沪是一名上海知青,在云南下乡插队时,他爱上了一位丧偶的傣族女人,那个女人还带着一个吃奶的孩子。当时遭遇了同学们的冷嘲热讽和不理解,最终李振沪还是娶了那个女人。
有关李振沪师傅的知青往事和情感生活经历,征得李师傅的同意,我编写成文,分享给读者朋友们。
据李振沪回忆,他是1969年4月份和同学们一起乘坐列车离开上海的。到达昆明后,大家又换乘汽车,一路颠簸一路风尘,总共历时十一天,大家来到了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的勐腊县,李振沪他们六名上海知青被分派在一个叫曼厌的傣族村寨,大家临时住在了社里的两间竹楼里。
六名上海知青中,就李振沪是六六届初中毕业生,其他五个人都是六八届初中生,他们六个人算作一个知青户。社长岩占大爹说给他们安排一位咪隆(大妈)帮着做饭,让知青们也跟着她学习做饭。
很快,做饭的咪隆就来了,原来是一位十七八岁的傣族女人,长得很漂亮。后来大家才知道,那个女人已是一个女儿的妈妈,她的男人在一年前病逝了,女儿才五个月,是个遗腹女。
起初知青们都喊她咪隆,她也也笑着答应。可后来知青们感觉不应该喊她大妈,但又不知道应该怎样称呼她,大家只好还是喊她咪隆。咪隆看着很瘦弱,可她很漂亮,她也很有力气,用竹竿挑着两桶水一点都不吃力,烧火做饭也很利索,还会说简单的汉语。
渐渐地,大家就和咪隆熟悉了,也都知道了她的名字,她叫玉温香,十八岁,和李振沪同岁,十六岁就嫁人了。玉温香的男人原本身体很健康,可有一天早晨起床后准备上山打猎,突然一头栽倒在地上,再也没醒来。寨子里的人说他打猎冲撞了邪鬼,所以才遭了报应,当然这是迷信。玉温香成了寡妇,她坚决生下了肚子里的孩子,女儿出生后一直由妈妈帮着照管。
得知玉温香的不幸遭遇,大家都很同情她,只要有空闲,李振沪就帮着玉温香挑水,帮她弄烧柴。玉温香很善解人意,对知青们很亲切,知青们天天都能看到她亲切的笑容。
玉温香帮知青们做饭有时回家晚了,她妈妈就会抱着孩子来让她喂奶。玉温香很开放很大方,她在男知青面前掀开衣服就给孩子喂奶,刚开始看到她白皙的乳房,知青们都不好意思地赶紧躲开。
到了6月份,水田里的农活都忙完了,知青们基本学会了做饭,玉温香就不来帮知青们做饭了。因为知青们不太会干农活,岩占社长就让玉温香带领知青们到甘蔗地除草,管理菜地。玉温香特别勤快能干,她一个人能顶两个人干活多。歇歇的时候,她就坐在知青们身边,用生硬的汉语和知青交流,还教给知青们学说傣语。
天气特别炎热的时候,收工后玉温香就带着男知青去洗澡,她看男知青们都穿着短裤,她也穿着筒裙在知青们旁边洗澡。后来和知青们都熟悉了,玉温香有时会脱下衣服,毫不避讳地蹲在李振沪身边洗澡,她还告诉李振沪说:“你们害羞不要,在姑娘面前穿着短裤洗澡,她们会不舒服感到别扭。”
后来看傣族男女都在河里一丝不挂,有的男女之间一起洗澡时还相互开玩笑。渐渐地,知青们也就习惯了这种风俗,他们也敢在姑娘面前裸体洗澡了。不过,李振沪说他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不习惯,他一个人到河里洗澡时,还是习惯性地穿着短裤。
后来社里为知青们修建了新房子,寨子路口那栋简易吊脚楼就是李振沪他们的知青点。知青点离玉温香家不算远,空闲时间玉温香经常带着孩子到知青点来玩,那个小女孩特别乖,来到知青点就让李振沪抱,李振沪和知青们都非常喜欢那个孩子。玉温香来到知青点就不闲着,不是帮知青们烧饭,就是帮着刷锅洗碗,有时还帮李振沪洗衣服,李振沪对玉温香的印象特别好。
转眼就是三年,知青点的两名同学被公社抽调到其他村寨当了老师,李振沪不愿意去当老师,他还是留在村寨里务农。后来又有一名同学抽调到瑶区(原来的五六一公社)公社当了老师,李振沪还是在曼厌务农。一名同学问他:“李振沪,你不想离开曼厌,是不是爱上了玉温香?”李振沪笑着点点头,那位同学以为李振沪是在开玩笑,根本不相信。
1974年秋天,知青点里的张小杰招工到县里副食商店工作,知青点就剩下李振沪一个人了。那期间,玉温香还是经常来帮着李振沪做饭,帮他洗衣服,有一次李振沪情不自禁,和玉温香发生了关系。就是从那天起,李振沪下定了决心,他说要和玉温香一起生活一辈子。
那年冬季,李振沪回上海探亲过春节,他把自己要和玉温香结婚的打算告诉了他父母,没想到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气的他母亲指着他的鼻子说:“你个没出息的家伙,人家招工的招工,当老师的当老师,你赖在那里不走,原来是让一个小寡妇把魂勾走了……”
回到西双版纳,同学们也对李振沪的这个想法表示不理解,甚至遭到同学们的冷嘲热讽和指责,一位同学当着他的面说:“李振沪,你是不是脑子有问题,版纳漂亮姑娘有的是,你为什么偏偏爱上一个带孩子的寡妇?咱们一起来插队的同学,你看到哪个人和傣族姑娘结婚了?要想恋爱,找个女同学不可以吗?最起码是咱上海人呀。”
李振沪也纠结了好一阵子,可一想到玉温香温柔多情的笑容和她柔软白皙的肌肤,李振沪就暗暗发誓,这辈子非玉温香不娶。他还给父母写信,说他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打一辈子光棍,二是和玉温香结婚。
1975年年末,李振沪招工到供销社工作,离开曼厌村寨时,他去了玉温香家,对她说,等工作稳定了,就回来和她结婚。
李振沪没有食言,三个月后,在岩占社长(大队长)的操持下,李振沪娶了玉温香,玉温香的女儿有时去爷爷家,有时在姥姥家,多半时间都跟着李振沪和玉温香一起生活。因为不顾父母反对和玉温香结婚,他父母气得半死,说一辈子都不让他进家门了。
婚后第二年,玉温香生了一个男孩,李振沪给儿子起名叫李念,他说是思念故土的意思。后来李振沪调到县里工作,玉温香一个人在寨子里带孩子,还要参加生产劳动挣工分。
到了1982年冬季,李振沪才带着儿子回到了上海,第一次回上海他没敢让玉温香回去,他担心父母不让进门。李振沪的父母见到孙子时,特别高兴,没在责骂李振沪,还说为什么不带李念的妈妈一起回来。
得到了父母的原谅,压在李振沪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玉温香也很高兴,她说要回上海看望父母(公婆)。
李念十六岁那年,户口迁回了上海,他也回到爷爷奶奶身边生活了。李念考上大学的第二年,他奶奶因为阑尾炎住进了医院,李振沪和玉温香第一时间赶回上海。李振沪因为工作忙,他在上海待了两天就回版纳了,留下玉温香照料他母亲的生活。
玉温香勤快又贤惠,给婆婆洗头洗脸,给公公洗衣服,家里拾掇得井井有条,干干净净,邻里都夸玉温香是个贤惠女人,是个孝顺媳妇。
李振沪退休后回到了上海,闲不住的玉温香就在弄堂的街口租赁了一间门面房,开了一家版纳美食馆,主营云南米线,生意还真不错。后来李振沪的父亲生活不能自理了,玉温香就关闭的餐馆,和婆婆一起伺候公公。
目前,李振沪的母亲身体还很健康,九十五岁高龄的她生活还能自理。一顿早餐能吃三根油条还要喝一杯牛奶。有时玉温香蒸了包子,李振沪的母亲能吃好几个。
前段时间几位老同学聚会,张小杰问李振沪:“振沪,你和玉温香生活的怎么样?当年没能找个黄花大姑娘,也后悔过吗?”
李振沪却很得意地说:“有啥后悔的,我和玉温香一起生活了四十多年,玉温香从来不让我干家务活,从来不让我洗衣服,我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你们谁有过这样的待遇。日子自己过,我从来都没后悔过,谁幸福谁知道,你们也只有羡慕的份了……”
看看李振沪一脸的幸福和满足,大家都很羡慕他。李振沪娶了一个丧偶的傣族女人会是这么美满的结局,这样的结局谁也没料到。(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文中主人翁的名字和村寨用了化名,敬请谅解)
作者:草根作家(感谢李振沪师傅提供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