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物总能够收拾烂摊子

文摘   2024-11-02 11:32   北京  

你说是吧?要不怎么说是大人物呢?


说个八九不离十的真事。某地,某项工作烂到了根里。比成绩,持续倒数;比士气,最最萎靡;比为民服务,没几人在意;比促进发展,不如不提。


到了后期,已经抽象到了,主要领导在大会小会上施法祈祷,希望成绩能天如人愿,就算倒数第二也是进步。


主官萎靡,对下提要求就一点没有底气,每次念稿提高声调的时候,一帮人在底下就想笑,或在一本正经的画面下面,已经开始群嘲。


响鼓不用重锤,快马不同鞭催,但凡他从八股文的陈词滥调里抬起头来,脱稿讲上十分八分钟,把关键的地方拎出来拾掇拾掇,也能让底下人清醒时分,而不是在发言时诚恳检讨深表痛心。


所以他真不是大人物,也就是一个过客,而已。


所以,后面大人物登场时候,就完全不一样了,雷霆万钧,革故鼎新,一扫阴霾,劲吹浮云。


但在动大手术、作大调整之前,大人物从不仓促。研究政策钻天入地,研究问题鞭辟入里,研究现象刨根问底,研究措施紧贴实际,研究执行洞悉人性。一旦把整个链条想清楚了,后面就是雷打不动推进,毫不犹豫推进,风雨无阻推进。


而尤其在细节上,让底下人的松松垮垮、拖沓应付、敷衍塞责,全然无了市场。一则全脱稿讲话,眼睛就看着你讲;二则讲的都是要害处,眼睛就盯着你讲;三则站住了工作立场,眼睛里全然带着光。


倘若底下人敢应付,那下场恐怕凄凉。实际上,大人物就动了真格,有几次整顿之后,就一片齐刷刷面貌一新了,至少明面上再也没了打哈哈过家家绕弯弯。


可是,高压政策能持久吗?会有读者疑惑在这里。


这才是大人物的过人之处。他们擅长做思想工作。用持续的反复的有条理的语言,强化下属正确认知,扭转下属思想偏差,然后通过很有耐心的政策落地,让底下人看到事情开始一点一点起变化,成绩开始一点一点有好转,来增强信心增加定力,最后把工作拉回到一个正常轨道上来,形成正向良性循环。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间。还有一种就是,即便人已经卸任了,大家并没有感受到此时其做出的贡献、起到的作用,甚至记起的只有当时的怒发冲冠。


但大人物丝毫不会介怀,凭栏处看潇潇雨歇,心情应是平静中带着喜悦,视线在更远处了。

穿过透明的墙
体制内灵魂飞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