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儿子从“焦虑抑郁”的路上拉回来,我的亲身经验分享给所有父母,简单却有效!

文摘   2024-12-24 17:38   山东  




个案介绍


孩子年龄/性别:15岁男孩


指导老师:沈老师


情况介绍:

初二休学,中度抑郁焦虑,不愿见人不愿交流,不让任何人进他房间。

持续低落沉默,不跟父母沟通,不听劝告,也不想有任何改变,只想躺平。


现在,孩子抑郁情绪大幅好转,心态积极向上,愿意和人沟通。

孩子会主动关心妈妈,和爸爸联系也密切起来,一家人未来的生活更有盼头了。


儿子今年15岁,本来马上该升初三了。


但去年初二刚开学一个月,他就因为不想出门上学跟我冷战,整整三天不吃饭。


最终我妥协,带他办了休学手续,想着让他休息一段时间也好。


结果,休学之后儿子变得更加孤僻,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根本不和我们沟通,饭也不肯吃。


医生给开的缓解抑郁的药,他统统扔进垃圾桶,甚至还把吃药的碗摔碎,拿着碎瓷片要去划自己的手腕!


这样疯狂的举动把我吓得直腿软,赶紧上前想制止他,劝他千万不要做傻事啊!


他却冷冰冰的看着我说,


“我就是不出门,我更不想看见你。”


这句话像把重锤抡在我心脏上,霎时间,酸楚痛苦的眼泪全部涌出。


为了儿子,我几乎付出了所有的爱和精力,可现在,他却对我厌烦至极!


摊上这么一个不让人省心的孩子,我真是心力交瘁,整天焦虑得不行,感觉自己都快撑不住了。



#01

初二儿子抑郁焦虑

完全躺平不想改变



儿子的变化,仿佛就在一夜之间。



我和丈夫在外打工多年,儿子和奶奶一起住,是个温顺懂事的孩子,从不让人操心。


每次我工作劳累,给家里打电话的时候,总能听见儿子安慰的声音:


“爸爸妈妈太辛苦了,我一定好好学习!”


只要听儿子这么一说,我们俩就是再劳累,也觉得有个盼头。


但是我没想到,自己多年的辛苦却没换来一点想要的结果!


他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孩子奶奶打电话诉苦:


儿子整天不说话不出门,还不去上学,经常把自己锁在屋里砸东西。



我立刻买了车票回家,发现儿子果然反锁着门在屋里,我叫他也不理。


心里的火气蹭地一下就上来了,我一脚把门踹开,对他大吼:


“我辛辛苦苦上班赚钱,不都是为了你吗!你在家瞎折腾什么!是不是想活活气死我!”


我话还没说完,儿子“嗷”地一声开始大哭,


“你们就是不理解我!我就是不要上学!”


儿子的班主任也打电话说,这孩子不爱和同学说话,动不动就打架,有老师批评他几句,他就大喊自己不上学了。


听着儿子这一件件调皮捣蛋的事,我感觉自己血压都高了,忍不住抬手狠狠打了他两下出气。


打完,我命令他立刻回学校上课,好好学习,不准在学校惹是生非,不准和同学打架。


儿子明显被我吓住了,低着头不敢说话,在我的不断催促下害怕的背上书包,哭着回了学校。


在这之后,我就没有外出打工,而是留在家里看护着儿子学习,生怕他再出什么别的事。


在我的严格督促下,儿子结束了小学的课程,进入当地一所初中学习。


我看他每天能吃能睡,觉得这孩子很健康,过去“不想上学”的话都是闹小孩脾气而已。



没想到,他刚上初一没多久,学校老师就给我打电话:


儿子上课的时候双手捂着肚子喊疼,满头大汗,看着非常难受吓人。


我赶紧带着他去医院做检查,医生却查不出来他有什么病。


我又急又气,以为他是装病偷懒,把他劈头盖脸骂了一顿,还打了两下,气呼呼地拎着他回了学校,命令他不许胡闹。


这之后,儿子就不肯跟我说话了,饭也不跟我一块吃,放学之后就进屋不出来。




我辛辛苦苦在家伺候他吃穿,他却想着装病逃学,还整天甩脸色给我看!真是上辈子欠他的!


我忍不住骂他没良心,可骂了没两天学校老师再次找到我。


老师说儿子又在学校肚子疼、发冷汗。


这种情况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老师希望我能重视,带他去看看心理医生。


我简直懵了,怎么肚子疼就要去看心理医生呢?他不是装的吗?


没想到,在医院做了专业的心理检查之后,儿子居然被确诊中度抑郁焦虑!


我不敢相信:十几岁的孩子,怎么可能会抑郁呢?



#02

儿子会有焦虑抑郁

并非一朝一夕的问题!



为了找到儿子出问题的原因,我恶补了很多关于抑郁焦虑的知识,还特意找了心理老师。


初次沟通之后,心理老师没着急给我儿子“对症下药”,反而给我留了一份思考作业: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我的儿子是在哪一层出了问题?



我仔细思考了儿子的成长环境,再想想他现在的表现,对着这张表,一时间说不出话:


儿子从小跟着奶奶一起生活,我和他爸爸都在外地,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挣钱。


我们俩都觉得,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最好的未来。


但我们都忽视了一个问题:


作为父母,我们已经和儿子有了长期分离。


心理老师告诉我:

在孩子幼时的成长过程中,如果父母长时间缺席,孩子会极度缺乏安全感。


他们会质疑父母是否真的爱自己,难以信任父母,即便成年后也很难信任他人。


我不由得想起来,他小学的时候和同学打架的事情。


当时,我连打架的原因是什么都没有问清,就劈头盖脸地骂了他,已经大大摧毁了孩子对我的信任。


在那之后,儿子虽然还是老老实实上学,但他已经很少主动和我说话了,有心事都是自己消化。


后来我不在外面打工,和儿子每天都生活在一起,但我们之前的交流也没有那么多。


多数时间里,都是我教育他应该怎么做,他只能老实听着。


每次见到儿子躺着、歪着的样子,我就会气不打一处来,责令他坐端正;


“立刻去看书!不要浪费时间!”


他刚上初一适应性不好,150分的数学试卷只考80分,回家想让我安慰两句;


我却气得拧了一把他的耳朵,当天晚上让他重新做了三张数学卷子。


他说自己肚子疼、头疼的时候,我下意识以为他是装病想偷懒,不相信他真的需要休息。


儿子的话越来越少,慢慢地,这个十几岁的孩子学会了隐忍,变得沉默寡言起来。


他不再向别人吐露心声,即使再多的情绪也都憋在心里。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一共有五层,儿子却在第三层的“归属需求”就得不到保证了!


心理老师说:

做父母的意义,是让孩子一想到你,心里就充满力量,感到温暖,从而有勇气去面对和克服困难。


回想起儿子的成长历程,再细品老师的这番话,我感到无比内疚与自责。


我之前总是认为,我和丈夫现在的辛苦就是为了儿子。


所以他绝对不能落后别人,我们总是会以高标准、严要求来教育他。


可在他最需要陪伴、最需要安慰的时候,我们忽视了他的情感诉求,儿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达到了极限,最终陷入了抑郁的泥潭。



#03

做出改变

拯救孩子的焦虑抑郁情绪!



我决心要改变现状,帮儿子打消那份孤立无援的孤独感,把他拉出抑郁的黑洞!


经过我和心理老师不断地交流、分析,我觉得儿子的状态需要专业的心理疗愈,所以我带他去了心理成长基地。



起初,儿子对新环境并不信任,也不参与任何集体活动,总是自己窝在屋里不说话。 


心理咨询师也并没有做什么强行要求,而是先安排了一对一的心理辅导课程,耐心地和儿子交流,安抚他的情绪。


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咨询师根据儿子的心理特点,定制出专门的疗愈计划。


老师先是带他做了音乐疗愈和绘画疗愈,又给他安排了几个表现很好的同学一起做团体游戏。


几个孩子叽叽喳喳,说着他们那个年龄段共有的话题,儿子脸上开始有了笑容,表情也鲜活起来。



老师很高兴地打电话告诉我,说这孩子进步非常大,不但情绪稳定下来,还愿意和人交流了,已经有了自己的好朋友。


这是孩子建立自己人际关系的重要一步。


有一次基地举办了团体活动,儿子还特意给我和他爸爸写了一封信。


信里说了他的近况,还关心了我们的身体,让我不要老加班,要按时吃饭。


我盯着这句话,眼泪一下子流出来,感觉外面的天都跟着变晴了!


从字里行间能看出来,他不再是那个自我封闭、没有安全感的孩子。


儿子跟我聊了很多事,说之前我们一家人一起生活的日子太少,以后一定会多陪我说话。 


他还特意让我把初二的复习资料邮寄给他,说他之前落下不少功课,想好好补一补。


不到半年,儿子在基地里的变化简直是脱胎换骨,在基地老师的帮助下,他已经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


这让我感到既惊讶又欣慰。


知道儿子一天比一天有进步,我心里充满了希望。


真恨不得立刻就看看他从基地结业出来的样子,好好抱抱他!


他爸爸中间也从工地请假回来了几次,主动和我沟通。


我们说了很多关于儿子未来成长的事,还说等儿子结业回家之后,得带儿子出门散散心,一家人好好说说话。


这些转变,让我对我们一家三口未来的生活更期待了。


想想这段时间经历的种种,我不仅感慨万分,对如何“为人父母”又有了新的领悟。



有很多父母和我当初一样,认为孩子只要有足够的物质条件,就会幸福快乐。


但他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金钱无法代替父母,孩子真正需要的其实还是父母的陪伴。


真是要感谢这个基地,给了儿子改变的空间和环境,教导他回到正确的人生路上;


我也明白,这次儿子的结业只是一个开始。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一家人要一起做出的改变还有很多。


不仅儿子要保持他的良性转变,我们做父母的更要时时警醒,积极调整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方法:


1、要主动关心孩子,让他明确感受父母是爱他、支持他的有力后盾


根据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的依恋理论,回避型家庭中的孩子由于长期缺乏情感关注和支持,可能形成回避型依恋模式。

即使他们成年,也难以信任他人,还会对亲密关系保持距离,形成回避型依恋。

想让孩子信任父母,就不要吝啬自己的关怀与爱,不妨大大方方把“爸爸妈妈爱你”、“很想你”说出口。



2、鼓励孩子的倾诉,增强亲子间的交流与互动。


让孩子明白他不是孤单无助的,不管发生什么困难和挑战,都有爸爸妈妈在后面默默支持和守护。


当孩子感受到父母愿意和自己沟通、愿意倾听自己的心声,他才会真正敞开自己的心房。


3、不要让孩子因为分数怀疑自我


有些父母,当孩子表现优异时,他们慷慨地给予爱;


一旦孩子表现欠佳,这份爱便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冷嘲热讽。


这样的行为会向孩子传递一个错误信息:


只有考到父母理想的分数,才能得到他们的爱。


要用平和的方式引导孩子,考试和成绩只是衡量短期学习状态的方法之一。


即便没有考试与排名,你也永远是爸爸妈妈最好的宝贝。




家庭永远是影响孩子最深的环境,孩子的安全感、幸福感和父母的教育方式密切相关。


只有发自内心的关爱孩子,让他明确感受到父母对他的支持与包容,他才会真心亲近你,把你当成最亲的人。



真实案例

青春期叛逆抑郁焦虑症自卑敏感学辍学沉迷网络

专家访谈

黄杰校长:一招教你解决孩子抑郁焦虑问题!从小优秀的孩子为何长大“躺平”了? 岳晓东教授:抑郁症“不可小觑”,家长要正确认识抑郁症的危害! 张久祥:如何发挥夫妻关系在家庭教育的关键作用

基地简介

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

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是经国家各级政府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12~18岁青少年心理辅导、行为矫正、兴趣培养、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的专门机构。基地采取严格的全封闭半军事化管理,采用心理引导、行为纠正、强化训练、感恩教育、社会体验、家庭教育指导等措施对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孩子进行疏导和综合教育。


纽扣教育
汇聚全国优质家庭教育资源,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分享真实的家庭案例,传授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方法。集团270余位心理咨询师,助力千万父母,一起做智慧家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