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曦然,《千万代》(Thousand Lives),2023,实时模拟(彩色、有声),无限时长。
ART021 HONG KONG
主画廊单元: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大楼
影像单元:亚洲协会香港中心
贵宾预展日:2024.8.29 - 8.30
公共开放日:2024.8.30 - 9.1
柯芮斯画廊代理艺术家郑曦然(Ian Cheng)及瑞秋·罗斯(Rachel Rose)的作品将于ART021 HONG KONG呈现。郑曦然的AI技术驱动实时模拟作品《千万代》(Thousand Lives)将于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大楼一楼的主画廊单元呈现;罗斯的影像作品《终日》(The Last Day)将于亚洲协会香港中心的影像单元呈现。
展览现场:郑曦然:千万代(THOUSAND LIVES),柯芮斯画廊,2023年3月2日至4月6日。摄影:Andrea Rossetti
《千万代》聚焦于查丽兹(Chalice)的宠物龟千岁(Thousand)的日常生活。查丽兹是郑曦然作品《BOB之后的生命:圣杯研究》(Life after BOB: The Charlice Study)的主人公,而龟千岁的神经系统也可被视为承载查丽兹记忆的活体硬盘。此作品使用了一种推理式人工智能模型(郑曦然在2019年创作《BOB(信仰袋)》[BOB (Bag of Beliefs)]时首次探索了此种人工智能模型的潜能),该模型尝试让龟千岁的内在需求与查丽兹的公寓环境中的基本生存条件相洽。龟千岁必须学习、了解所有面前之物的意义,尽可能弱化不同事物对其日常期许带来的挫败感,同时建构新的动机以满足开展多种竞争的内在冲动。龟千岁的认知能力是实时发展的,它必须评估物体的感官特性,以了解什么是可食用的;什么是有毒的;什么会造成威胁;什么会带来快乐。当龟千岁遇到具有不同属性的新物体时,它必须利用自己不断发展的偏见和信念来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在对确定性的认知需求的驱动下,偶尔出现的查丽兹也在挑战着龟千岁的人工智能模型。从乌龟的角度来看,查丽兹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人物,与其说她是一个人,不如说她是一个混乱之神,常用不定时的来来去去打乱龟千岁的正常生活。郑曦然认为,这种混乱可能是生命发展所必需的:如果任由龟千岁成为一个依循规律的生物,它就会变成一只固执己见的乌龟,他的批判思考能力会因此降低,因而变得更加脆弱;同理,每一次失败的经历都在考验着龟千岁的能力,让这只乌龟变得更加不自信,也更不可能在未来再次尝试这样的行动。
《千万代》呈现了来自郑曦然的全新的“缓慢叙事”:每一次感知、推理、动机、决定和行动都可以具有持续的戏剧性呈现。在乌龟的世界里——龟千岁会在脱水之前到达水盆吗?它能在保温灯的灼热中坚持多久?——这些微小的瞬间和行动都可被视为史诗般的情节展开,观者可以从此进程中了解决定是如何做出的,先入为主的观念是如何形成的。
瑞秋·罗斯,《终日》(The Last Day)静帧,2023,高清影像,7分钟。
展览现场:瑞秋·罗斯:晚安月亮,Site Santa Fe艺术中心,美国,2023年6月2日至9月11日。摄影:Shayla Blatchford
展览现场:瑞秋·罗斯:早安午夜,GL Strand美术馆,哥本哈根,丹麦,2023年8月24日至10月22日。摄影:Léa Nielsen
罗斯的《终日》是一段七分钟的影片,由数千张瑞秋·罗斯在孩子卧室拍摄的中画幅相片组成。罗斯以孩子卧室中的玩具和日常用品为素材,创作了一系列静物摄影作品。本作共由七天的内容组成,在每一天中,罗斯按照从日出到夜幕的时间顺序来安排这些静物的出现。从一瓶牛奶到一堆建筑卡车,每一天的静物都象征着地球历史上不同的时代。牛奶的特写意指仍未定型的原始世界,洗澡的鸭子变成了早期的海洋生物,接着出现了恐龙,以及象征工业化的卡车。作品的最后部分即为终日,表达了艺术家对时间终结的激进想像。这部作品揭示了地球景观的历史——从宇宙诞生前、地球史前、工业化时代到不久的将来——都蕴藏于想像力的发展之中。
《终日》将在8月30日的16:00及8月31日的11:30于亚洲协会香港中心上映。此前,该作品曾于罗斯在美国Site Santa Fe艺术中心、法国 LUMA Arles及丹麦哥本哈根GL Strand美术馆的个展及项目呈现。
如欲进一步了解相关艺术家及作品的购藏信息,或需要媒体相关资料,请直接发送消息至本微信公众号,画廊工作人员会尽快与您联络。
郑曦然
郑曦然于1984年生于洛杉矶,生活工作于纽约。他的作品探索人类在面对外界变化时展露的异变特性及多样潜能。艺术家广泛应用电子游戏设计、即兴实践及认知科学的原则,创造了一系列模拟情景,探索了不同主体在演变环境中的能动性。在其艺术实践中,叙事主体的叙事意识不断与模拟环境的开放式混沌状态发生冲突。
近期个展包括:“千万代”,柯芮斯画廊,伦敦(2023);“BOB之后的生命”,Light Art Space,柏林(2022);“造世”,三星美术馆,首尔(2022);“BOB之后的生命”,The Shed艺术中心,纽约(2021);“BOB之后的生命:圣杯研究”,LUMA阿尔勒(2021);“使者三部曲”,Fundación Sandretto Re Rebaudengo,马德里(2020);“郑曦然:使者”,Julia Stoschek Collection,柏林(2018);“郑曦然”,蛇形画廊,伦敦(2018);“使者”,MoMA PS1,纽约(2017);“戳完美”,Migros Museum,苏黎世(2016);“被神占领之地的使者”,Fondazione Sandretto Re Rebaudengo,都灵(2015)。
近期群展包括:“创世:数码时代的游戏及艺术”,蓬皮杜梅茨中心,梅斯(2023-2024);“个体·源流·表现”,M+美术馆,香港(2021 - 2023);“时间就是金钱?”,金鹰美术馆,南京(2021);“恐怖谷”,旧金山美术馆(2020);“打造世界”,MU Hybrid Art House,鹿特丹(2020);“泥缪斯”,现代美术馆,斯德哥尔摩(2019);“如果蛇”,冈山艺术交流,日本(2019);“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威尼斯双年展(2019);“新秩序:二十一世纪的艺术与科技”,MoMA,纽约(2019);“走出回音室”,沙迦双年展,阿联酋(2019);“低形式”,MAXXI,罗马(2018);“我伴随互联网成长”,当代艺术博物馆,芝加哥(2018)。
瑞秋·罗斯
瑞秋·罗斯的作品探究⼈类和⾃然景观间不断变化的关系如何塑造叙事和信仰体系,她的影像作品从电影的发展历史和创新进程中汲取灵感。不论是研究低温冷藏⼈体科技,还是美国独⽴战争,亦或是宇航员的太空漫步,罗斯总是将我们的注意⼒引向宏伟叙事与⽇常⽣活中交汇时那些模糊的地点和历史。她的绘画、雕塑和素描等作品在物质层⾯形成一种回响,将眼前的事物与历史联系起来。
罗斯的近期个展包括:GL Strand美术馆,丹麦(2023);LUMA Arles,法国(2024);Site Santa Fe艺术中心,美国(2023);斯托比克文化中心,格林贝根,比利时(2022);柯芮斯画廊,伦敦(2022);池社,上海(2020);⽼佛爷基⾦会艺术中⼼,巴黎(2020);弗⾥德利希阿鲁⻔博物馆, 卡塞尔(2019);LUMA Arles,法国(2019);柯芮斯画廊,伦敦(2019);Fondazione Sandretto Re Rebaduengo,都灵(2018);费城艺术博物馆,费城 (2018);布雷根茨美术馆,布雷根茨(2017);柯芮斯画廊,伦敦(2016);阿斯彭美术馆,阿斯彭(2016);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纽约(2015);蛇形画廊,伦敦 (2015);Castello di Rivoli,都灵(2015)。
近期群展包括:星美术馆,上海(2024);余德耀美术馆,上海(2023);红砖美术馆,北京(2022);明尼阿波利斯美术馆,明尼阿波利斯(2022);Berliner Festspiele,柏林 (2021);⾟克尔馆,柏林(2021);托莱多美术馆,托莱多,美国(2021);艺术空间,悉尼(2021);Art Sonje Center,⾸尔(2021);Tlön Projects,⿅特丹(2021);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2020);东京宫,巴黎(2018);第57届卡耐基国际展,匹兹堡 (2018);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2017);第32届圣保罗双年展(2016);海沃德美术馆,伦敦(2016);冈⼭艺术祭(2016)。罗斯曾荣获未来领域奖项(Future Fields Award)及弗⾥兹艺术家奖项(Frieze Artist A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