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X射线衍射(in situ XRD)

文摘   2024-10-30 16:30   广东  



原位X射线衍射(in situ XRD)



       X射线衍射技术(XRD)是通过X射线在样品中的衍射现象,利用衍射峰的位置和强度,实现定性分析材料的结晶类型、晶体参数、晶体缺陷以及定量分析不同结构相的相对含量的一种表征手段。对于应用于储能、催化等领域的材料而言,其晶体结构往往会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演变,而非原位XRD只能检测到某一状态下材料晶体结构的转变,很难准确得到关于材料在整个转变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尤其是关于电极材料相变和结构演变的研究。由于不同极片间的物理差异性和拆电池、极片洗涤以及转移等操作过程的影响,非原位XRD测试往往不能很好地还原电池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真实状况。然而采用原位XRD技术则可以避免上述这些问题。


       原位XRD技术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运用到材料科学研究中,主要用于对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进行鉴定和研究:

(1)原位XRD在材料反应过程中得到实时的结构变化信息,可以深入的认识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对如何进一步改进材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原位XRD的测试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可对比信息,由于原位XRD技术在测试的整个过程中是针对同一材料的相同位置进行测试,因而通过该测试手段所得到的信息(晶胞参数、峰强度等参数)具有相对可比性,可以得到一系列实时的结构变化信息。


       此外,根据X射线光源的不同,可以将原位XRD技术分为以下两类:

     (1)普通原位XRD技术:可以在实验室衍射仪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操作简单方便;

     (2)同步辐射原位XRD技术:采用同步辐射光源作为衍射源,由于同步辐射光源亮度极高,单色性好,因此可以缩短测量时间并获得高质量的测量结果。


       山东大学的张进涛教授课题组利用原位XRD表征技术对合成的PANI100-V2O5材料在嵌入/脱出Zn2+过程中的晶体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1]。从图1的原位XRD图谱中可以看出,PANI100-V2O5材料的晶体结构在整个Zn2+的嵌入/脱出过程中是完全可逆的。在放电过程中,由于Zn2+的嵌入,(001)晶格平面的峰向小角度方向偏移,在位于0.82 V处的首次放电平台末端,按照所得的放电比容量计算可知大约有0.36 mol的Zn2+插入到PANI100-V2O5电极的层间。随着嵌入层间的Zn2+量的增加,分别在5.5°、11.1°以及16.6°的位置处出现了新的衍射峰,这表明材料的层间距扩大到1.62 nm左右。由于晶格体积膨胀而引起的结构的不可逆转变(包括相变),会导致电极材料稳定性变差。因此,根据(004)晶格平面对应的弱峰从25.1°位移到24.5°,可知层间距由0.35 nm扩张到0.36 nm,细微的层间距变化更有利于保持材料结构的稳定性。更重要的是,当材料的层间距不断的由1.42 nm扩大到1.62 nm时,可以积累更多的Zn2+,从而提高电池的比容量。当充电至1.4 V时,原始相的(001)峰逐渐回到初始状态,在整个循环过程中没有观察到额外的杂质,进一步说明了PANI100-V2O5材料良好的结构可逆性。


参考文献:[1] Chen S , Li K , Hui K S , et al. Regulation of Lamellar Structure of Vanadium Oxide via Polyaniline Intercalation for High‐Performance Aqueous Zinc‐Ion Battery[J].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20, 30. 







TEM数据交流及讨论

中材新材料研究院专注透射电镜表征,可提供各类样品制备、透射电镜表征和数据分析一条龙服务,以下是我们公司提供的TEM数据交流群,旨在交流讨论TEM方面的各种问题,如果您感兴趣的话,就加入吧


免责声明:本推文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作者删除。


中材新材料
从事金属/非金属/薄膜/半导体/生物样品的TEM制样、TEM检测、TEM分析。同时提供晶体学/显微学等相关问题的咨询解答服务。助力科研事业走向更高、更远、更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