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北京

文摘   教育   2024-10-05 14:34   北京  

关注北晚作文

一起阅读写作




近日,《我爱北京》2024全球青少年征稿颁奖仪式在第九届北京十月文学月开幕式上举行。

为加强国际文化交流,讲好北京故事、传播北京文化,在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下,北京出版集团联合多家单位共同举办《我爱北京》全球青少年征稿活动。首届《我爱北京》全球青少年征稿活动于2023年4月首次启动,上万名青少年参与。2024年活动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共收到了中外30多个国家的3万余件投稿作品。数十位文学、美术领域的知名专家组成评审团队,历时3个月进行了多轮评选讨论,评出了文章和画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以及优秀奖若干名。主办方还组织评选了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奖。

国庆节到来,本版特刊发主办方选送的部分北京地区获奖作品,展现青少年眼中首都北京的风范。

本期小画家



流年

石景萱(9岁)

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五年级(3)班



本期小作者



“京”滋味儿

何梓祺(16岁)

北京市第二中学高三(11)班

“北京的胡同那么窄,如何装下如此多鲜活的滋味儿?”这个问题总是在我的脑海里转呀转,后来却是想明白了,那滋味儿是从这座不大的北京城、不宽的道路旁各个角落中冒出来的,热腾腾、真切切的。
胡同原不是那么显眼特殊的,我走进时,不过是想着寻一家炸酱面馆。
正是晚春,清风带着丝丝热气吹动路旁衣杆上挂着桃红柳绿,灰白色的墙面也生动起来,黑灰色的地面上映着的光斑随风晃动,不时跃上正躺在竹椅上享受春色的大爷脸上,自行车筐内未清理的广告纸拍打着铁筐,与风声共同填满胡同的寂静。
寂静戛然而止,一对老夫妇从对面走来,走来的还有笑骂之声,“哎呦,我看你是唱戏的骑马——不行了,咋遛个弯儿能把腰闪了!”“嗐!我看地上水瓶撂在哪儿碍眼了,你看着不烦?”说着,大爷忽然转向我说:“姑娘,你这瓶子还要吗,这儿没垃圾桶,别占着手了”,原来他是见我手上拿着空瓶。我一边应着一边将手中瓶子递过去,见他们许是对这里很熟,便打听是否知道那家面馆怎么走,谁知大爷突然高声喊道:“老张!这面馆咋走啊,嘁,大白天往那儿一靠也不干活,我看你是前门楼子搭脚手架——好大的架子啊!”那躺在竹椅上的老张眯着睡眼晃了来,“姑娘去面馆啊,就在这儿。”说着,指了指一旁的长板凳和矮木桌,“坐着,等会儿。”
等我坐上长椅发呆时,才如梦初醒地看见了灰柱子上黑牌子写着的那几个烫金大字——初春面馆,正是我找的那家。不过一会儿,小哥将一碗炸酱面用黄壁黑底的碗装了来,黄白色面条构成的小平原上,堆着棕色炸酱,在旁边摆着碧绿的黄瓜丝、赤橙的胡萝卜丝和剔透的姜丝,形成“周山围一峰”的样子,引得我食欲大动。我用筷子快速搅几下,见着炸酱将面条裹成棕黄色,与黄瓜胡萝卜缠绕在一起,才满意地送到口中。每一口都混合着炸酱的独特咸香,蔬菜的清爽微甜和面条的细腻柔滑,不一会儿我便吃得炸酱沾满嘴角。
唇齿间正有滋有味儿,神儿却飞到了别处。我突然想起自己原是不喜胡萝卜的,然而在这碗面中,无论是炸酱、黄瓜丝、姜丝抑或是胡萝卜丝,都是那样的必不可少,他们共同构成了这碗炸酱面的滋味儿。神思又禁不住飘得更远,如若这面条是北京,是各种滋味儿生长的地基,那么初春面馆、老张、老夫妇,甚至那从西南吹来的微风,可不皆是这京城的滋味儿嘛。
一碗面尽,老张又一路送着我出了胡同,走着,我又感受着春风拂面,浸润在这灰砖灰瓦间的满园春色,唇齿间,心头上,尽是这“京”滋味儿。

 指导教师:王胜男  


烟火里的新京味儿

王朗森(12岁)

北京亦庄实验中学七年级(26)班

暮春时分,初夏将至。京城的花竞相开放,地上的草、树上的芽也绿了,一片生机盎然,北京的烟火气息也越发浓烈。
我虽不能像郁达夫那样躺在胡同院子的葡萄架下,听盲人的鼓词和树上的蝉鸣;也不曾喝过梁实秋挚爱的琉璃厂信远斋的酸梅汤;更没有坐过老舍笔下骆驼祥子的黄包车,但我却在他们心之所向的新北京城里自在生活。
天气晴好的周末,唤上三俩伙伴,走南巷,串北巷,在不知名的胡同里七拐八拐,去揭开老北京慵懒随性的底色。街边寻着一处书屋,翻开一场京城旧梦,窗外是胡同里遛鸟的老大爷,玩滑板的小孩们,灰墙下排队打卡的汉服青年……而我却被书里前门的叮当车带走,驻足在前门的城墙下,耳畔传来悠扬的京剧唱腔,茶馆门前进进出出、络绎不绝,街边围观卖艺杂耍的人大声喝彩,好不热闹…… “你好,你点的酸梅酿!”被拉回现实的我,发现天色已晚,阳光沿着树缝爬下来,把树影越拉越长。
嘬一口酸梅酿,提前品尝夏天的滋味。书屋的面包香气四溢,我的快乐也跟着新鲜出炉,街边铺子的馒头毫不示弱,单纯的麦香热气腾腾地迎面扑来,我的好心情也慢慢发酵。梁实秋肯定不曾料到,糖葫芦已经突破了山楂红的约束,葡萄的紫、橘子的橙、凤梨的黄、梨的白,五颜六色地打开了京城大江南北食客的味蕾;驴打滚已经变成可以嚼着喝“驴打滚牛乳茶”;北京烤鸭的搭子不光是秘制面酱、大葱丝,跳跳糖居然有幸入选,那混搭的口感相当炸裂。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京味儿在传承创新中惊艳你我。
一座城的宽度,是被历史的车轮丈量出来的。祥子的人力车只能在老北京的大小杂院、四合院和胡同巷子里穿梭,叮当车也只能在前门附近缓慢行驶。而我却能在前门地下搭乘地铁,由北向南,穿过“城南旧事”,驶入亦庄新城紫色绚烂的梧桐花海,干净宽敞的马路上各式智能车辆忙碌奔波,有新款智能测试车、有无人驾驶的小巴和出租车、有小而聪明的快递车……路边,挂着大葱白菜的大梁自行车,被相互寒暄的大爷大妈们推进小区,不慌不忙悠然自得,温暖和谐。
“吃了吗?您嘞!”腔调依旧,传承着老北京骨子里的骄傲与热情,却平添了几分欢迎与包容。一隅烟火造就了一方热土,孕育了无数生命,演绎着人和城市的传奇。我愿做市井里的“小人”,在平凡美好的烟火人间感悟四时自在;我愿做新“北京人”,将京韵京腔京文化发扬开去;我愿做更好的自己,在新京味儿的烟火气里,肆意成长。
京城之大,大在城市。京城之小,小在生活。烟火不息,生活向暖!

指导教师:肖纯梅  


四季为道 千载为渠

卢博霖(15岁)

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高一(3)班

我止住了脚步,望向身侧朴实无华的胡同院墙,夕阳泼洒下的余晖如水。我想,北京那3000多年的光阴,便是以这纵横相接的青砖灰瓦为渠,静静地流淌着。我用手抚摸着残存在砖缝中的“水渍”,感受岁月冲刷所刻印下的痕迹。胡同,又似“互通”,真是一个有趣的名字。
北京的胡同数量众多,形态万千。府学胡同、烟袋斜街、帽儿胡同、杨梅竹斜街、菊儿胡同、雨儿胡同……每一个胡同的名字都透着浓浓的人间烟火气儿。难以计数的府邸会馆、祠庙牌楼、名人故居星罗棋布,见证了时代变迁,记录下风土人情。互通的,是岁月吗?
北京的胡同四季皆美,我却独爱金秋。爬山虎悄然间斑斓如彩瀑,夹竹桃、瓜叶菊、喇叭花骤然红紫。金风送爽,夹杂着草木的清香;秋阳温柔,轻抚着静默的街巷。眼前的青砖灰瓦依旧质朴厚重。我踏着青苔,抚着古墙,读着雅联,缓缓而行。此时此刻,我似乎无需知道自己身处何处,也无需思考自己将去往何方,好像有人在我耳边无声地轻语,“慢下来。”是啊,我慢下来,享受这真实却又不真实的时光,走进四合院,穿过小花园,迈入沉寂却又激情澎湃的历史深处。互通的,是虚实吗?
我走过关押过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古老祠堂,走过点燃起“五四运动”烽火的赵家楼遗址,走过播撒了马克思主义火种的北大红楼,走过诞生过《四世同堂》的老舍故居,走过回荡着毛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庄严宣告的长安街,走过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既要把这个文化底蕴保留下来,又要让胡同居民过上现代生活”殷殷嘱托的大街小巷……互通的,是人心吗?
华灯初上,灯火映照改造后规整的管线,修缮一新的老屋,绿化美化后的庭院和公园……一不留神,旧貌换新颜。底蕴丰厚的胡同文化也得以延续,创新,并不断地发展。东交民巷历史气息凝重,南锣鼓巷商业文化繁荣,798街区艺术氛围浓郁。一切都变了,一切又好像都没有变……明亮的灯光仿佛一条更凝实的光阴长河,沿着这千载延绵不绝、四时之景不同的时空渠道,继续向前。互通的,是文明吗?
走出胡同很远了,我无意间回望。胡同深处,典雅与时尚交织在一起,传统和现代相得益彰。我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胡同,好地方。胡同,好名字。

2034相约北京城市副中心

胡家铭(10岁)

北京学校五年级(7)班

亲爱的小伙伴,你还记得10年前我们放学后一起玩耍的情景吗?还记得一起游玩大运河时说过的话吗?时间过得真快啊,一转眼我们长大了,北京城市副中心也“长大”了不少,发生了一些神奇的变化。
记得10年前,我们玩耍时常常想,出行不用开车也不堵车就好了。现在好啦,我们有了智能车。借助我们“聪明”的好伙伴——副中心的城市AI助手——“通通”,我们只要发个指令“现在出发”,智能车就会自动接上我们,自动带我们去目的地,我们什么也不用做。遇到堵车怎么办?没关系,它的车轮可以变成伸缩的脚架,在车辆中间自由“行走”;还可以张开隐藏的翅膀,立即飞起来,在空中道路快速穿行。要花钱买油买电吗?不用,“通通”会给他们充上免费的清洁能源。停车怎么办?不用担心,“通通”会把它放进免费的立体车库。对了,家里没车的怎么办?也不用担心啦,它可以随时随地满足我们的需要。
神奇吧?还有更好玩的呢。记得大运河畔的三大文化建筑——“文化粮仓”“森林书苑”“运河之舟”吧!现在我们也可以不用排队打卡啦。想去“森林书苑”看书了,跟“通通”发个指令,我们立即就在图书馆里面,“真实”地翻书看书了。想听音乐会、想看展览,同样发出指令后,我们就身临其境地在“文化粮仓”和“运河之舟”里面欣赏了。同样的,想参观科技馆,想看一场篮球赛,有了“通通”,我们都可以随时随地进入“真实”的场景。
亲爱的小伙伴,是不是我们10年前的梦想实现了?那就来吧,让我们在蓝天白云下,在大运河边,在绿树环绕、鲜花盛开的时节,跟智慧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再一次相约。





北晚作文10月征稿征画主题


征稿主题1:山水之乐(10月13日截稿)

(山水之乐,在于自然,更在于人心。如今徒步、爬山、野营、游湖等,成为备受人们喜爱的休闲活动,也为城市生活带来了不一样的乐趣。你有过哪些游山玩水、体会到“山水之乐”的时刻?请写一写。)


征稿主题2:京城寻秋(10月20日截稿)

(秋天的北京,有着别样的美丽。你在北京寻找了怎样的秋日美景?又有哪些秋日好去处值得推荐?请写一写。)



征稿主题3:自主命题(每月最后一个星期日截稿)

(本版接受中小学生非虚构类记叙文、虚构类短篇小说作品投稿。)







征稿要求

文章原创,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情感真挚,语言流畅,言之有物,生动有趣

(400-800字,不超过1200字。暂不接受诗歌投稿)


作者需为在读中小学生。如有指导教师请注明。

(课内作文及仿写、改写、续写作文,请注明。)


画作鼓励原创手绘、写生作品

(临摹、数码绘画作品请注明)



投稿投画邮箱:hzzw1000@163.com

邮件标题请按“征稿主题名称+文章标题+姓名” 命名


请投稿者在投稿时提供:

小作者姓名、年龄、学校、班级,

小作者本人身份证号,邮寄地址、邮编,联系电话。

如投稿时未注明相关信息,视作主动放弃稿费。

本版稿费每月底统一上报,经审批后发放,请耐心等待。

收到汇款单后,请及时携带身份证、汇款单,按要求前往邮局领取稿费。


录用后将以邮件通知,请勿一稿多投。


关注公众号,查看征稿征画近期主题和作品。

欢迎在留言区交流感悟,分享心得~


北晚作文
《北京晚报》作文版,为中小学生提供阅读与写作的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