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北京,有着别样的美丽。秋风如诉,秋景如画,秋虫仍歌,秋意已深。本期,同学们就写下了自己在北京寻觅到的秋日美景……
北京秋色
俄雨桐(12岁)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一(10)班
秋歌
徐熙妍(13岁)
北京市三帆中学初二(2)班
玉簪雪似的花瓣发黄地枯萎,栾树的枝叶上结起泛红的果荚儿,迎着秋虫的急促叫声,我清楚地听见它们叫着,“秋天到了!”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圆明园,福海畔残荷成片,深棕暗绿,卷起曾经的“擎雨盖”,映着天边翻涌的霞光。橙红的斜阳入水,星星点点,是莫奈的画笔抹出印象派的色彩。湖中撑一只小舟的人轻轻悠悠,满载一船星河,伴着白鹭啼鸣。岸边荻苇成行,风穿过软绵绵的花穗,沙沙地响。“枫叶荻花秋瑟瑟”,花穗摇摆着,摆向千百年那凄清的秋景。离开湖畔,路旁高高立着的柿子树又拖住了我的脚步。叶子褪尽了夏日的浮华,留下黄澄澄圆鼓鼓的柿子挂在枝头,沉甸甸地压弯了枝条。乌鸦飞来停在树顶,漆黑的羽毛支棱着“啊、啊”的沙哑叫声,庆贺着柿子树迎来属于自己的丰收。柿子探过古朴的门头,青砖灰瓦托住秋日盛大的色彩。瓦下,几株黄炉、元宝枫立着,叶边儿泛起鲜艳的红。它们闹着,笑着,等待着。也许一场雨,它们就都穿上最美丽的红衣了吧?一阵风,它们就都跳起临别的舞了吧?城里城外,街道上,不知何时增了许多欢声笑语。走过一个路口,你便闻见一股熟悉的香甜气息——北京的炒栗子又上市了。买一袋捧在手中,温热地化开了空气;捏开一个小口,微黄的果肉含着一个世界的幸福。糖炒栗子翻腾的热气,不仅温暖了微冷的秋日,更温暖了北京人的心。 指导教师:张琳
编辑点评:
小作者文笔优美,语言节奏好,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写出了北京秋日之美,有自己的观察与独特体悟,真挚动人。
古北口的秋
陈筱苒(12岁)
北京西城外国语学校初一(1)班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古北口似乎就是这片叶子,迫不及待地、悄然从盛夏的树梢落下,飘入秋之女神的怀抱。从城里出发,到古北口约是两小时车程,而天气,也在赶去古北口的路上,俏皮地换了副面孔。古北口的秋,秋意总是舒适,天色也总是很高,坦荡得没有一丝云彩。太阳也没有明亮到刺眼,总是温柔地每日穿行于远山和长城间,如秋天本身般,安详与和平。当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温柔地入了你的眼。唤醒后,起床、穿衣、洗漱,再捧上一碗浓稠的小米粥,热气喧腾间,你就能直接在院里坐上一整天。于小木凳上,你可以细数地里的大葱长了几寸、南瓜上的颜色又重了几分;坐窗台上,你可以远眺天之高远、山之壮丽,偶有飞鸟入林,便又添了几分秋思。天,总是那样高,虽没有水色与其相接,却如同一汪泉水,足以将我儿时尚且幼小的心,完全包裹进去。那般清澈与水晶般的天啊!我不用学郁达夫,还需赁一间四合院去赏秋。现在坐在门前,这天、这地,这秋之万物,便有了我全部的骄傲。正午时,太阳更烈了一些,却照得万物闪闪发亮。所有事物都赶在冬天来临前,贪婪地汲取那最后的温暖,生长着、澎湃着。坎墙边上的南瓜,挂在藤上又坠下、长长的一截,熟透的瓜实丰腴又妩媚;玉米地里则闪着金黄的光芒,当风儿跑过,就化作那浪花、一浪叠过一浪。就连蚂蚱,都像要燃尽所有生命般,从枯黄的草丛里,一个个争先蹦将出来,再带给孩童们秋日的惊喜与幻想。当太阳渐渐低了头,从长城上拉过一条长长的尾迹。家家户户开始点上了灯,有老人则趁天黑前出来溜达,逢人还要打上句招呼,天凉、好个秋啊!单这一句,便是人们对秋天所有的情感。到了深夜,万家灯火便化作群星闪烁,在秋之女神的怀抱里,浅浅呼吸、沉沉睡去。漫天的星星则伴着深蓝色的夜空,化作我的一个个梦!文章的结构精巧,文笔优美,用词典雅,小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描写古北口的秋日特色,活泼自然。
稻田印象
叶子萌(13岁)
北京一零一中学温泉校区初二(3)班
宋人云:“并岸低畴苗颔长,近坡高陇稻头垂。”高粱稻米熟,萧瑟秋风伴,悠然田中行。午后,和家人走上一条树荫遮挡的小路,绿意已逐渐点染上金黄。不多时,便能看见不远处的京西稻田。远望去,这一片金灿灿的稻田像极了初春的蒙古草原。据说,这稻田的历史可追溯至三国时期,那时人们便在这里耕田种稻。至清代,康熙帝和乾隆帝也在此留下过历史的印记。而现在的京西稻田,已经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来到田埂边,在午后阳光下,叶子的尖处,薄得透着光,稻穗的每一粒种子都放着亮。小孩子在田埂中跑着,跑过和他们一边高的稻子边;跑过一个个合照的家庭,再从田的另一端探出头。我迈进田埂,顺着又窄又泥泞的田间小道,小心地踮着脚向前走,鼻尖充斥着稻米的醇香。田埂中有水一点点渗入土地中,两边有深扎入地的稻根。它们肆意生长着,满是活力。来到稻田中央,我驻足观察身边及腰的稻谷。一棵棵稻穗,有的沉甸甸地低垂着头,我伸出手去触碰它们种子,摸上去是丰腴的。有的却挺拔向阳,始终不愿低头,种子看上去略显干瘪。人们曾拿稻子来形容人,“稻子越是弯着头,越是饱满,就像人越是有文化,越是显得谦虚。”看这世上成功的人,哪个不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而又不自矜不自夸?秋天的太阳落得极快,不多时便从头顶落了下去。下午的阳光将我的影子打在稻子上,我在田埂中走着,我的影子便在稻子上晃着。走出田埂,一排靠着田边的白色帐篷立着,那便是“田间集市”附近的农家人们在这里摆着摊子,卖着自家的农作物。在现代超市遍布各地的时代,已经很少有见这种农村市场了。带着草帽的人们站在帐篷边忙活着,有摘毛豆的,做蜂蜜的,织蚕丝被的……我一直往前走,来到了这条路的路口,一只棕色的马面对着我的方向,跺着蹄子。鬃毛有些凌乱的被风吹着,脖子上缠着几根粗麻绳,牵着绳子的是一个带着报童小帽的老爷子。马身后拉着的车上载满了人,老爷子挥了鞭子,这马便走动。沿着田间的路,向夕阳的方向走去。我跟着马车,迎风走去,风吹着马车上的红旗不断飘动,看这夕阳的光将马车的背影清晰的雕刻,听这马蹄在水泥路上轻盈的走动声渐行渐远。 编辑点评:
小作者选材有特色,描写细致生动,尤其对于稻子的细节描写,有自己的观察体会,此外也能将人与景融为一体,体现出京西稻田的独特秋色。
京之秋韵
杨承巽(12岁)
北京市第五中学分校初一(5)班
北京的秋天是诗意的,那山,那落叶,那古城,那美食,多样到令你不知该从哪里开始赞美。一提到北京的秋天,很多人都会想到香山的红叶。但在我眼中,香山却是五彩斑斓的。这里的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绚秋林”,种植有各种各样的树,到了秋天,这些树的枝叶有黄、有红也有绿,异常美丽。而绚秋林的缔造者乾隆帝,也在他的御制诗序里提到:“山中之树,嘉者有松、有桧、有柏、有槐、有榆;最大者有银杏、有枫,深秋霜老,丹黄朱翠,幻色炫彩。”若是就着这满地的落叶,沿着山路走上一圈,秋高气爽带来的山中清新的空气,再加上脚下踩着落叶发出的“咯吱咯吱”的声音以及残叶伴随着秋风“簌簌”落下的响动,更是给这秋日增添了一份乐趣。站在香山寺的“眼界宽”处四下里望去,整个北京城一览无余,更衬托出了秋日爽朗。信步下山,返回城里,你就会发觉大街小巷都充斥着糖炒栗子和烤白薯的香气。说到这糖炒栗子,可以算得上是秋天街头一景。那刚出锅的栗子,透着光鲜油量,别说尝上一颗,便是闻一闻都要流口水呢!秋日的北京,一过“八月节”,便上演着一场味觉盛宴,无论是门头沟的京白梨,平谷的大桃,或是自来红或自来白的月饼,以至于应时应景的螃蟹,都在为我们唱响丰收的赞歌。在五彩的京城开启一场寻觅秋日的旅程,你就会发现,它就在香山斑斓的彩叶间,在老舍先生丹柿小院那挂满枝头的“红灯笼”上,在满街飘香的甜蜜味道里,在飒飒秋风的爽利的歌喉中,这活色生香的秋日,在每一个北京人的心坎里。文章结构完整,文笔自然,情感真挚,小作者尤其能结合北京历史文化来写出京城秋日的文化底蕴,体现出古城的独特韵味。
秋风吹过
刘博媛(14岁)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管庄分校汇星校区八年级(1)班
岁月和东风都经不起禁锢,在北京湿热的空气中,猛然划过了一道凛冽的寒风,张扬地预示着秋的降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当人们为逝去的夏花悲哀时,我却察觉到了一丝不同凡常的生机。漫步庭院,习习微风扑面而来,清冷的气流涌入鼻腔,沙沙声回响耳畔,偶然抬头一看,树梢上的叶片如同泼墨画一般,被渲染成了深浅浓淡各不相同的鹅黄、金黄、橘黄、浅棕、火红……还有几处尚还是嫩嫩的绿。斑斓多彩的色交映在一起,便成了北京独有的艺术画卷。若是说北京的最佳赏秋地点,我认为深山是当之无愧的。踏上郊区随处可见的山,我总是感到惊奇无比,这同城里是截然不同的景象。初入山脚,便觉得寒气格外烈些,枝头上的叶如同蝴蝶般翩翩起舞,所剩无几的绿被大片大片的黄包裹着,藏得那样好。满怀期望地沿着铺满金黄的台阶向上走去,在沿途高大舒展的树木的注视和护送下,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半山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依偎在岩石旁的枫树。那纤细的枝干四处发散着,舒展着,如同舞蹈演员一般。那手掌般的枫叶似火一般,熊熊燃烧,点燃了天边和过路人的眼。秋风一吹,山下就下起了红雨,人们无一不喜。少部分则落叶归根,到了来年,便会从腐朽中复苏,用“涅槃”来形容它是再合适不过。其他的树木也不甘示弱,无一不展示自己,从这里开始,便几乎不见绿的踪迹。走在观景道上,不知何时就到了山顶,天际已触手可及。草上,枝头上挂上了一层细细的霜,毫无温度一般。迎着寒风,俯视着整个北京,耳边是行人的私语和远处的鸟鸣,一种快乐占据心头。北京,秋高气爽的北京,五彩斑斓的北京。或者,也可以尝尝秋的清甜。满园的果树上早早备好了苹果、梨。它们个个大而饱满,色彩亮丽,不紧不慢地散发出透人的甜香,格外惹人怜爱。咬上一口,甜而不腻的汁水流入口中,让人不禁连连叫好,回味无穷。一个不留神,就吃了一个又一个。秋风如同有魔力一般,所到之处,京城遍处秋的痕迹。到处走走吧,去看,去寻。小作者文笔优美,语言节奏好,通过多种感官写出了北京的独特美感,情感真挚,描写细致,尤其采用了多种角度来写,更能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北晚作文11月征稿征画主题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不断更新着我们的认知。你认为哪项新技术最令你震撼?你学习过哪些有趣的科技知识?关于未来科技,你有着哪些畅想?请写一写。)
征稿主题2:诗词之美(11月18日截稿)
(诗词之美,源远流长。诗词让今人得以触及古人的心灵,也让我们更能体会古今之变。请写一写你所体会过诗词之美,你所听过的诗词故事吧!)
征稿主题3:自主命题(每月最后一个星期日截稿)
(本版接受中小学生非虚构类记叙文、虚构类短篇小说作品投稿。)
文章原创,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情感真挚,语言流畅,言之有物,生动有趣
(400-800字,不超过1200字。暂不接受诗歌投稿)
作者需为在读中小学生。如有指导教师请注明。
(课内作文及仿写、改写、续写作文,请注明。)
画作鼓励原创手绘、写生作品
(临摹、数码绘画作品请注明)
投稿投画邮箱:hzzw1000@163.com
邮件标题请按“征稿主题名称+文章标题+姓名” 命名
请投稿者在投稿时提供:
小作者姓名、年龄、学校、班级,
小作者本人身份证号,邮寄地址、邮编,联系电话。
如投稿时未注明相关信息,视作主动放弃稿费。
本版稿费每月底统一上报,经审批后发放,请耐心等待。
收到汇款单后,请及时携带身份证、汇款单,按要求前往邮局领取稿费。
录用后将以邮件通知,请勿一稿多投。
关注公众号,查看征稿征画近期主题和作品。
欢迎在留言区交流感悟,分享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