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都是妈妈的心头肉,只要宝宝一生病,家里人就开始慌了,特别是宝宝发烧,但很多家长们对退烧药的认识不足,往往用错了药。发热是儿童最常见的症状,什么情况下服用解热镇痛药,以及服用时注意的事项也是家长关心的问题。
一、发热的定义及管理目标
1、发热的定义:临床工作中通常采用肛温≥38 ℃或腋温≥37.5 ℃定义为发热。按照体温高低将发热分为4类。以腋温为准,37.5~38.0 ℃为低热,38.1~ 38.9 ℃为中度发热,39.0~40.9 ℃为高热,≥41.0 ℃为超高热。
2、发热管理的目标:退热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减轻发热所致的不适,即改善舒适度,而非单纯恢复正常体温;特殊情况下,为保护脏器功能,应积极降温;查找并治疗引起发热的原因。
二、常见的三个误区
1、滥用抗生素
有些家长担心发烧会损害肺或脑部,想急于退烧,认为发烧非用抗生素不可,而要求医生或自行用抗生素。抗生素主要对抗细菌在体内繁殖,以致杀灭。若属于非感染性疾病,用抗生素不但不起作用,反而会降低白细胞,降低自身抵抗力,给患儿带来危害,若应用不当还会产生耐药性。
2、滥用激素
孩子发高烧,做父母的焦急万分,恨不得体温马上降下来。使用激素治疗,体温会很快降下来。但是用激素后,大部分患儿体温渐渐降下来,可有一部分患儿体温还会再度上升,造成体温大幅度反复升降。体温大幅度下降,引起大量出汗,如不及时补充体液很容易造成虚脱、水电解质紊乱、脱水热。若经常使用激素,会抑制机体免疫系统,降低机体抵抗力,诱发或加重感染;还易产生激素依赖性,导致每次高热时用其他降温处理效果均不佳,不得不用激素抗炎降温。
3、重复使用退烧药
由于儿童生长发育阶段不同,药物的吸收代谢有所差异,所以需要根据年龄、体重整剂量。当年龄和体重的推荐剂量出现矛盾时,优先按照体重计算给药剂量。当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时,需注意以下问题:
(1)药物剂型、规格、含量多样,用法用量有所差别,因此具体制剂的用法用量应参照其说明书。
(2)解热镇痛药必要时可重复使用,应关注用药间隔,如持续发热使用不宜过频,对乙酰氨基酚最短间隔时间不少于4 h。布洛芬最短间隔6~8 h,24 h内用药不超过4次。
(3)日剂量,每日用量不能超过最大限制剂量,超剂量使用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出血等。
通讯员/刘根旺 编辑/乔均鑫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点击 http://www.bdfuyou.cn/ 官方网站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