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术后早下床,好处多多

文摘   2025-01-07 13:25   河北  

“护士,我好疼啊,我不想下床,我一动,伤口就太疼了。”当护士到床旁对患者进行宣教,尽早下床活动时,总有患者因为怕疼不愿意动。为什么护士总是要求患者尽早下床呢?一部分患者在妇科手术术后因为活动牵拉伤口,留置导尿管刺激尿道,引起疼痛,或者因为麻醉引起头晕恶心,而不愿意活动,甚至好几天不敢下床,其实这是个误区。术后应当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尽早下床活动,才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那早下床有哪些好处呢?

1.术后长期卧床会造成腹胀,食欲减退,肠蠕动变慢,所以早下床有助于促进肠蠕动,帮助排气,恢复食欲,恢复消化功能,预防肠梗阻,防止肠粘连。

2.患者术后尤其是全麻手术经历气管插管后,咽喉部受到刺激,长时间卧床使肺部活动减弱,加上因伤口疼痛,患者不敢用力咳嗽,容易使呼吸道的分泌物堆积在肺部,不易排出。术后早下床的话可以改善呼吸道功能,减少肺部炎症的产生,减少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3.术后卧床时间过长,下肢血流循环变慢,加上术后饮食改变,血液会变得黏稠,容易形成下肢血栓,一旦血栓随着血液流动到肺部,会发生肺栓塞,严重者会威胁患者的生命,若术后早下床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加下肢肌肉力量,预防血栓的发生。

4.早期下床活动可以促进全身血液的循环,特别有利于伤口部位血液的供应,有助于伤口的早日愈合。

5.患者术后早下床可以减少对局部组织的压迫,避免压疮。

6.术后患者长时间卧床,难免会有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早日下床可以缓解患者这种情绪,有利于术后早日恢复。

知道了早下床这么多的好处,那下床活动前需要做什么准备工作呢?

1.饮食准备:下床前患者必须进食,进食后半小时左右再下床,这样可以避免低血糖。

2.环境准备:病房一定要光线明亮,地面无水渍,无障碍物,穿防滑的鞋子,确保活动时安全。

3.管路准备:活动前一定要将身上的管路固定妥善,无弯曲打折,确保管路通畅。

4.人员准备:患者首次下床必须有家属或者医务人员在场,搀扶患者,防止跌倒。

做好了准备工作那就来说一说如何下床:

患者在家属或者医务人员的帮助下,先缓慢将床头摇高30-60度,呈半卧位,适应3-5分钟,无不适后坐起来。坐起后,协助患者双腿下垂,床边坐3-5分钟,无任何不适后站立3-5分钟。站立后无头晕、心慌、胸闷、气短等不适可尝试短距离活动,防止体力不支发生跌倒。在这过程中若出现头晕、心慌、胸闷、气短等任何不适,应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等症状完全缓解之后,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再次尝试下床活动。

通讯员/刘庆   编辑/余秀娟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点击  http://www.bdfuyou.cn/ 官方网站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


保定市妇幼保健院订阅号
保定市妇幼保健院始建于1950年,前身是河北省妇幼保健院,是保定市唯一一所三级甲等专科妇幼保健机构、国家级爱婴医院、国家级分娩镇痛试点医院、河北省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