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观察到的几则新闻,恰好都是和江西有关,有些故事我在各地讲学时,已经进行过举例。现汇录于此,我们试图通过这些故事,去尝试解读和分析各地的营商环境。
故事一:一封市民来信引发的思考
2022年3月10日,一位南昌的大一学生在南昌市委民声通道上留言称,随着南昌人口的增多,建议南昌引进太古里、SKP、IFS等商业体。
3月14日,南昌市委民声通道回复了三点:
谢谢你对南昌城市建设的关注。
一、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重点是学习,希望你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顺利毕业和就业,为社会多做贡献。
二、你建议中提到引进一些商业,资本是逐利的,只要有利可图,这些商业自然会进来。现在早已过了招商引资的时代,我们更多要做的是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筑好巢自然引得凤凰来。
三、建议你多多思考,审慎建议,希望是在思考成熟后多提交一些更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这样相关部门的操作性空间更大。
这个新闻我相信关注的人并不多。按理来说,南昌市相关人员的回复也说不上有太大的问题,我甚至认为负责回复的同志工作很认真,回复至少不是在敷衍。虽然透露着一丝淡淡的不满,但也算得上是循循善诱。
但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并具体从事营商环境、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相关实务工作的老同志,看了就特别刺眼。
第一,资本是逐利的没错,办企业又不是做慈善,企业当然要以盈利为首要目的,但“只要有利可图,这些商业自然会进来”,这句话就值得商榷了, 毕竟优质的企业是稀缺的,信息也是不对称的,世界那么大,别人不一定非要到你这里来投资啊。
第二,现在早已过了招商引资的时代。这个判断过于武断,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全世界各地为什么都在招商引资,它们何不就坐等着企业去投资就完了。
第三,我们更多要做的是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筑好巢自然引得凤凰来。这句话似是而非,优化营商环境没有错,但筑好巢凤凰就一定会来吗?不见得。以前说“酒好不怕巷子深”,现在说“酒好也要勤吆喝”,有巢的地方多了去了。
营商环境优化和招商引资不是对立的,两者可视为一种互动关系。不是说营商环境好了,招商引资就不需要了。营商环境优化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改进的过程。优化营商环境固然有利于招商引资工作,但很多时候,不是为了优化营商环境而优化营商环境,恰恰是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
其实,我认为,这个回复所暴露的问题,不是回复者的个人问题,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一定是依托于他身后的社会环境而存在的。它代表的是南昌市相当一部分干部的认知。
有时候,认知才是最大的营商环境。
故事二:防火防盗防子弟?
5月23日,一名据说是华东政法大学的大学生,疫情后期从上海返回江西南昌,因认为隔离点的收费和实际提供的条件严重不符,提出正常收费诉求,结果被一男子高声训斥:“你们不要在这里扯淡,我请了你来啊!” 甚至指责这些学生“违反防疫管控”,帽子扣得不小。执法人员还将带头的女生带上警车,称为 “带走平复心情”。
网上这个视频不知道大家看到过没有。所以,政府工作人员,语言和行为一定要得当,否则哪天自己成了网红都不知道。
也许大学生们有点情绪激动,毕竟20岁不到的孩子,一路颠簸才回到家乡,而且正常的质询也是可以理解的吧。客观上,政府防疫人员也不容易,不少人连轴转,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极大。
据后来南昌高新区党工委宣传部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正在处理这名男子,已经上报,该男子具体身份不便透露(不知道为啥不方便透露),这些从上海返乡的大学生已经得到妥善安置。
想一想,这些大学生还是南昌考出去的大学生,都是你洪都的子弟,是你的孩子、兄弟姐妹啊。对他们都如此粗暴蛮横,戾气如此之重,对外来的投资者、企业家,对外来的小商小贩、务工人员又会是怎样一种态度呢?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对近期全国各地执政者的极大考验,同时,这也是观察一个地方是不是真正重视营商环境的试金石!
故事三:我们要警惕的不是发朋友圈的周公子,而是那些不发朋友圈的周公子们。
周公子,本名周劼,大家都比较熟悉了,1994年生,七月中下旬,扎扎实实的火了一把。
其实这个周公子挺可爱的,没那么虚伪,尽说大实话,他毫不掩饰自己的学渣本色。当初读的是三本民办学院,大学毕业就进入了江西高速,之后调入江西国有资本运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为股权管理部的一名员工,收入翻了一倍。
周公子的家庭关系,家里的房产情况,有关部门已经予以了回应,其它很多方面据说是他自己的夸大之词,但一家数人都在江西靠交通,吃交通,也颇值得玩味。
现在,他在朋友圈里的一些“高论”已经汇成了“周公子语录”,比如:
“高中同学不少去外省读了好大学的,都回家进了烟草、电网之类的,回家没着落的,就在北上广深成都。”
“苟利国家生死以,家族传承吾辈责。”
“王侯将相,就是种乎?”
“名校研究生,都别想那么容易进我单位。”
“都什么年代了,还觉得光读书就可以飞天,以为是60年代。”
“最大的公平就是不公平。”
“仗着自己会读书、学习好,看不起我们这种靠父母的人,呵呵,社会会教他的。”
7月26日,一名22岁女孩不幸离世的消息引发了网友的关注,这个女孩大学毕业后在杭州一家企业工作,连续四五天熬夜加班,突发疾病进ICU抢救无效,而这个女孩正是来自于江西上饶。该女孩家里是低保户,依靠贷款上的大学。
网上对周公子事件的解读角度很多,比如从地方政治家族的角度,从阶层固化的角度,还有从国有企业改革与薪酬激励的角度。仅从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角度来看,排外、处处讲关系、权贵勾结,这样的社会环境真的让人很着急。
改善营商环境,决不能简单等同于行政审批人员服务效率的提高,营商环境的背后是文化。
故事四:管事管得宽
上饶市政府2022年3月印发了《上饶市中心城区店招门楣设置导则(试行)》,该导则对店招门楣设置有如下规定:
“店招门楣内容只能有店面名称及相关标识和图案,经营电话统一设置在店招右下角(尺寸:长40CM*高15CM范围内);禁止有经营范围和商品种类等信息,禁止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
据一家被拆除多余字的商铺老板说,“城管说可以安装滚动屏,但是不能在门头下再装印刷的招牌介绍经营范围。”
上饶有很多知名的旅游景点,比如鄱阳湖、婺源、三清山,但秀丽的风景依然不能掩饰这一不可谓不奇葩的规定。
不写经营范围和商品种类,对大量的中小企业来说,别人怎么知道这家店是做啥的。
前万科高管毛大庆创业的包子铺,店招上是不是不能写“@毛大庆包子铺”了,只能改为颐和餐饮。我家附近的“张阿姨上海小馄饨”,按上饶的规定,请网友们支个招,今后店招上应该叫什么好呢,路过的人会知道她家卖的是啥吗?
有一些人还真拿自己当父母官,忘记了老百姓才是自己的衣食父母。老想像管教自己的孩子一样把社会上的一切都计划起来、统一起来,按自己的意志来,这已经不是“致命的自负”的问题了,用我们的俗语来说,叫“乱求整”。
营商环境中首当其冲的是法治环境,法无授权不可为,没有法律的授权和规定,公权力切不可随意越过自己的边界,损害公众的利益。公权力必须受到监督和制约,这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前提。
江西人文荟萃,名人辈出,各类资源丰富,地理区位独特,但事实上这些年江西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2021年全省GDP总量尚不足三万亿,与相近的湖北、湖南、安徽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其中固然有前些年政治生态的问题,但也和当地的营商环境不无关系。
其实,类似的故事又何止是在江西上演。最近几年,从中央到各地,对营商环境的重视程度可以说是空前的。但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绝不仅仅是建一个漂亮的政务服务大厅,表面上压缩几天审批时限那么简单。
营商环境包括了企业全生命周期中所遭遇的体制和机制因素。更广泛来说,不仅包括硬环境和优惠政策,也包括了政府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还包括了一个地方的产业和生活配套,而它们的背后,是一个地方的法治水平、价值观和文化。
这恰恰也是营商环境提升和优化中最难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