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师的不实举报之风,该刹!

文摘   2024-10-30 22:29   浙江  
嗨,很高兴遇见你!

 新闻回顾

据半月谈报道,西南某基层教育局提供的台账显示,今年1月至8月,该局共收到128条举报教师的信息,经调查,仅7起举报基本属实。数字对比之悬殊,再次引发了社会对于扩大化举报甚至不实举报的关注。

不实举报何以成风

举报教师的信息,其中仅7起基本属实。数字的背后,是教师难以承受之重,实在令人唏嘘。

事实上,西南某基层教育局提供的数据并非个案。近年来,各种教师被举报、被投诉的奇葩新闻层出不穷。此前有媒体报道,在一些学校,扩大化举报正在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有一所高中,几乎每周都要处理一到两起举报,其中不少举报纯属子虚乌有,这不仅让教师倍感压力,也让学校常常陷入两难境地。然而,这股风气何以愈演愈烈?面对此种现象,又当作何反思?

尊师重教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教师本是个备受社会尊敬的职业,所谓“为人师表”“严师出高徒”“世之为人师者,当以教化学子为己之职志”,皆是为师之道。而身为学生,一般而言,都会感恩教师的教导和指引。而今,教师的管教非但换不来感恩之心,反而遭到花样迭出的举报和投诉。因为这些不实乃至恶意的举报,教师变得越来越噤若寒蝉,越来越不敢管教学生。长此以往,必将伤及教育之根本。

别让家校关系陷入信任危机。

当前,家长或学生对教师发起举报,门槛很低,渠道很多,只需随手一个电话,或者在社交媒体发一条动态,即可达到目的。但由此给教师和学校带来的,却是无穷的烦恼,也让原本应该和谐共赢的家校关系走向恶性循环。好的教育,是家长信任教师、教师全力以赴,而家长动辄投诉和举报,无异于把教师推向对立的一面,注定没有赢家。

对不实举报坚决说不,别再以“和稀泥”的态度来讨好部分难缠家长。

毋庸置疑,绝大多数教师都在扎实工作、潜心育人,绝大多数家长都是和学校相向而行、步调一致的。少数家长名为行使监督权利,实则是无中生有甚至诬告,以达到实现自己一己私利的目的。少数人滥用投诉举报权利,造成的恶果,何以要所有人咽下?不得不承认的是,眼下无论是教育部门还是司法部门,对不实举报的处理仍欠缺力度。相关部门是时候对此引起重视了。

别再轻易祭出投诉举报“大杀器”

碰到师德师风问题,家长不是不可以监督,但这种权利不能异化成拿着放大镜去挑剔。无论是此前的湖北省一小学教师并无失德行为却多次被“找茬”,还是西南某基层教育局“半年多来共收到128条举报教师的信息,经查仅7起基本属实”,都像是一面面照妖镜,照出了家长群体里显露的真问题。

投诉及举报,本是学生、家长的正当权利,这种监督也有利于改进学校管理、促进教师更好地教书育人。可这种权利一旦被滥用,甚至到了让一线教师为之所困、如履薄冰的地步,那受伤的除了教师,还有广大学生群体乃至整个教育生态。

不实乃至恶意举报不仅把教师折腾得够呛,也寒了他们的心。更令人揪心的是,这让教师在教书育人中变得愈发小心翼翼。正如该报道中的121条不实举报,一组简单的数据背后,却不知耗费了多少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来应对与“自证清白”。当教师备受这些不实举报的侵扰,他们备课、教学、育人的精力自然就被分散了,职业荣誉感、获得感和责任感也会因此降低。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他们会时刻小心,避免再次陷入被举报的境地,教学质量极有可能因此大打折扣。

没有谁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在一个教师不敢干涉的教育生态里,没有谁愿意看到教育现状越来越失控。

可当教师不敢严格管教学生、当教师开展教学教研的时间和精力被白白耗费、当教师时刻想着的是如何确保自身的“清白”,学风校风、班级纪律、学习成绩都可能因此滑坡,其中最大的受害者恰恰是学生群体。长此以往,整个教育生态都将遭到破坏。

可见,那些动辄以不实信息举报教师的家长,务必要审慎对待和使用投诉举报这一“大杀器”。教师和家长本应是教育事业的“盟友”,别让泛滥的针对教师的不实举报瓦解这种同盟关系,深深“背刺”教师,最终害人害己。

向不实举报亮剑,为教师撑腰

对不实举报这股歪风,务必坚决亮剑!对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教师,要旗帜鲜明地撑腰鼓劲;对不实乃至恶意举报教师者,要依规依纪依法予以严肃处理。

纵观过往一些被报道的扩大化举报,要么是对教师提出各种无理要求,要么是故意炒作,恶意打击报复,以此污名化教师和学校。从一些家长所谓的举报内容来看,诸如作业布置得“太多”或“太少”,对学生太温柔或太严格,回复信息太晚,当着学生吃外卖、没经验带不好班等,更像是情绪化的“胡闹”。事实上,哪些行为属于违背师德师风之举,大家都心知肚明,而诸如教师在教学业务等方面的做法,岂能任由外人横加干涉、指手画脚?

当下这种“鸡蛋里挑骨头”的扩大化举报,甚至恶意歪曲事实、诽谤诋毁教师等行为,已然脱离了监督本身。如果不及时刹住这股歪风,教师就会困于自证,选择躺平,陷入“不敢管、不愿管”的困境。这种多输局面,是教育不能承受之重。

对于此种行为,教育部已向社会表明态度和立场。去年8月,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明确指出,对教师的不实举报要及时澄清,公开正名;对恶意歪曲事实,诽谤诋毁教师的蹭流量行为坚决回击,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作为学校,切不可纵容部分家长的肆意妄为。

学校务必从源头入手,建立家校、师生之间平等互信的沟通机制,为家长的合理诉求提供合理化的解决方案。要让家长们明白,对于一些教育领域的不正之风,家长有必要拿起举报的武器,向学校和相关部门投诉和反映,共同助力教育生态的良好发展。但如果借着举报的名义,走向失实、夸大乃至造谣、抹黑,给相关教师造成权益损害,举报者必须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于一些不实举报乃至恶意举报,相关部门理应依法依规追究相关涉事人责任,让其付出应有代价。同时,要畅通内部监督渠道,完善教师权益保障机制,让教师能够抬起头教书,挺起脊梁做人。

来源:浙江教育报

长按二维码,加微信了解更多资讯

亲子绘本、好习惯、注意力、乐观孩子培养,一系列课程等你来了解哦!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小孩维修铺
一间专门维修被弄坏了的小孩的铺子,顺带也修修被弄坏了的父母和老师,尤其擅长多动症孩子的维修工作。⁼̴̤̆ ꇴ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