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经典《华严经》70句精华,体悟大智慧、大慈悲(一)

旅行   2024-10-17 08:02   浙江  


佛家经典《华严经》70句精华

体悟大智慧、大慈悲






《华严经》





























明代高僧憨山大师云:

“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不读《华严》,不知佛家之富贵。”




《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华严经》,又称《新华严》《杂华经》《百千经》等,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之一,是“华严宗”的立教依据和根本教义。


《华严经》是释迦牟尼成佛后对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菩萨宣讲法界情况的佛经。最早的汉文译本是在东晋时期,因当时只有60卷,所以叫《六十华严》。卷帙少,内容不全,后武则天从于阗国(今新疆和田)把《华严经》梵文本和佛教尊者实叉难陀迎请到都城洛阳进行翻译。翻译场所设在宫廷中的皇家寺院内,译场规模非常大,除了实叉难陀大师外,还有其他几位高僧也参加了翻译。翻译完后,武则天亲自题写书名和开经偈语,还请实叉难陀大师进宫宣讲《华严经》。本文精选《华严经》70句经典,与读者分享!








1、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一朵花就是一个世界,一片叶子就是一个佛。此为譬喻,意为三千大千世界摄于一微尘,一微尘中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2、所见诸佛,皆由自心。

一切佛,都从自心中来。



3、欲为诸佛龙象,先做牛马众生。

龙象为诸佛坐骑,牛马为众生仆从,都是服务者,性质相同,只是境界有差别。这句话体现的正是大乘佛教的精神——普渡众生,方能成佛。



4、永离诸相,心无所住。

永远出离世间种种相,心无所执著。



5、大慈无碍,大悲究竟。

拔除世间之苦坚定不移,带给世间喜乐永不止息。






6、行如来行,住如来道。

践行如来之行,安住如来之道。



7、于诸众生,恒起大悲。

对众生,时时生起悲悯救渡之心。



8、求一切智,净诸心海。

求得一切智慧,净化如海的众生之心。



9、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犹如莲花出于水而不沾水,犹如日月运行于天空而不停住。心应如莲花高洁出尘,也应如日月光明流转。



10、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这是佛陀于菩提树下初悟道时发出的感叹。一切众生,本具足佛性,只因为妄想和执着,而迷失真我遮蔽本心,不能见清净自性。






11、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水少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日子一天天过去,寿命一日日减短,如同水中的鱼越来越少,又有什么快乐可言?人们应当拼命勤奋精进,如同去熄灭头上烧着的头发,常常觉察到人生的无常,提醒自己万万不可懈怠而贪图安逸。



12、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不为自己谋求任何安乐,只愿众生能够出离痛苦。



13、不为自己谋求任何安乐,只愿众生能够出离痛苦。

干净的水器,永远会映现物影,清晰明净地展现在人眼前;破器、浊心的人生,则无法显现出如来那同样明净的真如法性之影。



14、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我们以往所造的诸种恶业,都来自无始以来的贪嗔痴。是从身语意中所表现出来,这一切我们今天都要忏悔。



15、一微尘映世界,一瞬间含永远。

一微尘与整个世界同性,对永恒之体悟须在当下实现。






16、譬如一灯,入于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尽。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灯,亦复如是;入于众生心室,百千万亿不可说劫,诸烦恼业,种种暗障,悉能除尽。

就像拿着一盏灯进入暗室,那百千年的黑暗刹那间就能破除。菩萨的觉悟心灯也是这样,能够进入众生无始以来的心灵暗室,百千万亿的劫数、烦恼、业障,全部可以一下破除。



17、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如果有人想了知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佛,应当去观察法界的本性——万法皆无自性,一切都是心所造。



18、尘尘混入,刹刹圆融。

空间中粒粒微尘混同一体,时间中每一刹那圆融相续。



19、普入诸佛力,普住诸佛智;作佛所作,净佛所净。

完整地获得佛力,彻底地达成佛智;做佛所做的,净佛所净的。



20、其心平等,住一切智。

心入平等性,便可成一切智、自然智。






21、入如来智,无有障碍。

能入如如佛智,便可一通百通,一解百解,不再有障碍。



22、知一切法,皆是自心,而无所著。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知三界唯心,三世唯心,而了知其心无量无边。知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

知道一切法,都在自心之中,而不执著。知道一切法,都在自性之中,成就觉悟智慧之身,不需要外求。知道三界、三世都在心中,自心是无量无边的。知道心佛是一,佛和众生是一,而佛与心、体与性都是无尽的。



23、应观一切法界如幻,诸佛如影,菩萨行如梦,佛说法如响,一切世间如化,业报所持故。差别身如幻,行力所起故。一切众生如心,种种杂染故。一切法如实际,不可变异故。

应如如观照法界一切皆是虚幻,诸佛都如幻影,菩萨行如同梦境,佛说法只是音声,世间一切如同幻化,诸种假相都源于业力的执著抱持。差别也是虚幻,只因行动而起。一切众生之心等同佛心,只是受到种种杂染。以为法是实有的,是因为抱有寻求不可变异的永恒之物的妄执。



24、应自修行一切智道,应勤增长菩萨境界。

应独立去修成一切智慧佛道,应勤奋增长菩萨境界。



25、善知于时常行法施,开悟一切名为智者。

善于在平时、平常之中进行法的布施,能够开悟一切才是智者。






26、于一切法心无动念,得智慧明灭诸痴暗。

在一切法上不动念,获得智慧之明,灭掉种种痴暗。



27、应知一切心识如幻,应知世间诸行如梦。

应当知道一切心识都如幻化,应当知道世间种种都如梦境。



28、知业如幻,业报如像,诸行如化;因缘生法,悉皆如响;菩萨诸行,一切如影。

知道所造之业、所遭之报、种种行为都是假相都如幻化;因缘和合所生诸法,都如音声响过即没;所谓菩萨万行,都如泡影。



29、普为诸世间,修行菩萨行。

为了世间众生,修行菩萨万行。



30、普应群生心,庄严诸愿海。

全面照顾众生之心,认真对待众生心愿。






31、发起大悲心,勤求无上觉。

发起普度众生之心,勤奋求取无上觉悟。



32、如地不倾动,如水普饶益。

像大地那样安然不动,像水一样利益众生。



33、但愿益众生,以此庄严心。

只愿能够利益众生,抱着这份庄严之心。



34、心常寂静,知足少事。

心常常寂静安然,懂得知足,心中无事。



35、心如灵空,无所分别。

心像灵觉虚空那样,消泯一切分别。







近期寒山寺举办第九届华严法会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详情





文稿 | 网   络

图片 | 寒山寺、网   络

设计 | 李明珠

编辑 | 隆   盛

审核 | 心   良、可   序、孙弘延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苏(2022)0500005

苏州寒山寺欢迎您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文章部分内容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苏州寒山寺
钟声诗韵,和合祖庭,传播正见,净化人心。“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苏(2022)050000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