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特展《八方丝路:万里共风华》(Silk Roads)|相互连结的世界

文化   2024-09-26 20:12   北京  

八方丝路:万里共风华

Silk Roads

大英博物馆同名展览图录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丝绸之路在中国是一个广为人知的历史概念,但当人们提起它时,脑海中是否只会出现穿越沙丘荒漠的驼队,以及在绿洲集市上进行丝绸和香料交易的商人形象?然而,实际情况远不止这些。“丝绸之路”这一术语并非古代或中世纪那些往来于此路的人们所使用。它自19世纪才开始被用来指代这条连接西方的贸易网络。直到20世纪,这个被浪漫化的“丝绸之路”概念才逐渐流行,并被广泛传播。


尽管它是一个由现代创造出来的概念,但也有其历史合理性。然而在这个词出现后的一百多年间,关于丝绸之路的研究逐渐给人们揭示了一个更加丰富、联系更加错综复杂的世界。而丝路旅途所涉及的地域,也要远比人们最初的想象来得广阔。



Ceramic statue of a camel, Luoyang, China, about AD 728



这个宏大的世界便是秋季特展 《八方丝路:万里共风华》(Silk Roads)(2024 年 9 月 26 日至 2025 年 2 月 23 日)的主题。策展人在英文标题中特意使用了“路”的复数形式(Roads),因为从日本到爱尔兰,从北极到马达加斯加,横跨亚洲、非洲和欧洲的丝绸之路,并不是一条单一的交流路线,而是一片环环相扣的网络。它们纵横交错,穿越不同的地形,随着旅人穿行其间的不仅仅是丝绸和香料,以及数以万计的物品原料,还有思想。除了贸易之外,它们有许多其他方面的交流。这种互动一起塑造了这个时期各大洲的文化和历史。



《八方丝路:万里共风华》不仅是一次对宏大叙事的大胆尝试,在合作策展和借展方面,这次特展也在进一步打破常规。这次展览由三位不同展厅的策展人联合策展。他们首次将来自博物馆不同部门的藏品和不同专业知识汇聚在一起。同时在丝路主题下,由内而外地不断拓宽他们的研究网络——这就是丝路精神的真正体现。




Section of the wall painting from the south wall of the ‘Hall of the Ambassadors’, AD 660s, Afrasiab (Samarkand), Uzbekistan.



博物馆的藏品将会和来自亚非拉29个国际机构的文物一同展出,其中有些展品是首次离开他们的借展机构。观众可以在同一空间、同一主题下观看来自三个大洲的文物,在和丝路时空背景的比较中了解它们。相信这会是一次非比寻常的观展体验。


丝绸之路历经千年,但这次精彩的展览将重点介绍其中具代表性的一段时期,即公元500至1000年左右。这一时期见证了跨文化交流的巨大飞跃,以及连接各大洲人群的普世宗教的兴起。




Gold shoulder-clasp with glass and garnets, England, early AD 600s.



展览分别从贸易、外交与战争、人口流动、物品与原材料、文化的改变与融合、宗教、知识七个层面展开。来体现丝绸之路并不是从东向西的单一贸易路线,而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网络。这一庞大的路线把亚洲、非洲和欧洲各地的人群连接起来,从日本到英国,从斯堪的纳维亚到马达加斯加无数的人口与文化被囊括其中。这次大型特展将揭示通过丝路流动的人、物品以及思想是如何影响和塑造各地的文化和历史。




Sketch showing envoys with horse and camel, China, AD 966.



Glass drinking-horn, Italy, AD 550–600.



八方丝路”展览将来自许多地区和文化的文物与大英博物馆的藏品一起展出,为参观者提供了一个欣赏丝绸之路各处文物的独特机会。从在英国萨福克发现的印度石榴石到在日本出土的中东玻璃,它们揭示了丝路之路让人惊叹的覆盖范围。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亮点文物将首次在英国展出,凸显了中亚在这段横跨大陆的故事中的重要地位。




Cross-shaped brooch with an Islamic seal, gilt copper-alloy, Republic or Ireland, late AD 700s.



在展览中,你将遇见与丝绸之路密切相关的人物及其故事,例如英国的香脂走私者威利博德,以及将种桑养蚕技术传至西方的东方公主。《八方丝路》特展跨越沙漠、高山、河流和海洋,展现了在现今全球化世界形成之前的数百年间,不同文化和大陆之间的联系。




Painting on a wooden panel of the 'silk princess', China, probably about AD 600–800


“八方丝路”展览以一件英国文物作为压轴,标志着展览旅程的终点。这件约公元700年在英格兰北部制作的鲸骨匣子,其上雕刻着基督教传统、北欧神话以及犹太和罗马历史的场景,并以拉丁语和古英语符文进行标注。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物品和思想紧密相连的世界。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尽管交通和连接方式不断演变,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一直是人类历史的组成部分,并将不断塑造人类的未来。




“The Franks Casket”: whalebone casket, probably made in northern England, found in France, the early AD 700s.



值此特展之际,佳作书局也推出一份“丝路”相关书单,以供各位书友研究、学习。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八方丝路:万里共风华

Silk Roads

大英博物馆同名展览图录


Sue Brunning、Luk Yu-ping

Elisabeth R. O'Connell、Tim Williams

The British Museum ,  2024

精装,304页

24 × 27 cm

英语


《八方丝路》是一本插图丰富的出版物,探讨了公元500年至1000年间横跨非洲-欧亚大陆的联系和交流网络,强调了人员、物品和思想的流动如何塑造文化和历史。


公元九世纪,一艘阿拉伯船只在印度尼西亚海岸沉没。在残骸中发现的对象,包括中国陶瓷和贵金属,为唐朝中国与伊斯兰阿拔斯王朝之间的贸易性质、规模和多样性提供了非凡的证据。这只是庞大而广泛的联系和交流网络的一个例子。


这本书挑战了将“丝绸之路”视为东西方简单贸易历史的观念。通过关注一系列重叠的地理区域,并穿插沿着这些网络活跃的特定人群的案例研究——印度洋上的海员、粟特人、维京人、阿克苏姆人和安达卢斯人民——它揭示了从这些联系中涌现出的非凡的人类故事、创新和知识转移。每个部分都探讨了接触、联系和融合的显著例子,同时强调了塑造它们的环境和历史条件,并展示了最新的科学研究。

滑动查看更多内页 >>


相关推荐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大唐:丝路首都的珍宝

Tang: Treasures from the Silk Road Capital


Cao Yin(曹音), Edmund Capon

Art Gallery of New South Wales,2016年

平装,165页

24 × 28 cm

英文


唐代的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也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繁华都市。唐代则是艺术、科学与商业的全盛时期,唐文明对世界的影响一直持续至今。2016年4月9日—7月10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立美术馆(Art Gallery NSW)举办了名为“大唐遗珍”的文物展,展览筹备花费了四年时间。本书则伴随本次展览出版,集合了陕西省11家文博单位所藏的136件唐代艺术品,包括金银器、玉器、玻璃器、瓷器、墓葬壁画与石刻雕塑艺术品等,围绕着长安城及周边的寺院墓葬,展示出唐文明的璀璨结晶。

滑动查看更多内页 >>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丝绸之路:僧侣、武士和商人

Silk Road: Monks、Warriors & Merchants


Luce Boulnois

Airphoto International Ltd,2012

平装,576页

15.5 × 21 cm

英语



这是一本关于 “丝绸之路 ”的丰富的历史调查报告,同时还提供了路线、实用性以及相关顶级博物馆藏品的下落。


卢斯-布尔努瓦(Luce Boulnois)在这本开创性的著作中倾注了毕生精力和满腔热情。她探索了东西方文化在地中海与中国之间的广袤大陆上的相遇。她以清晰而引人入胜的方式揭示了编织伟大陆上贸易路线历史的复杂线索,这些路线使得思想和信仰、技术和艺术品得以传播,帮助塑造了沿途繁荣的文明。她热爱丝绸、丝绸的历史以及丝绸通往欧洲的所有道路。但是,中亚的重要性并不仅仅是过去的事情,作者从文化和地缘政治的角度讨论了中亚在现代世界中的意义,包括最近在那里发生的事件的影响。


无论对于坐享其成的旅行者还是勇于探索的开拓者,这本丝绸之路文学的 “杰作 ”一定会让您满意。

滑动查看更多内页 >>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敦煌石窟寺:中国丝绸之路上的佛教艺术

Cave Temples of Dunhuang: 

Buddhist Art on China’s Silk Road  


Neville Agnew & Marcia Reed

Getty Publications,2016

精装,292页

24.1 × 27.9cm

英语


中国西北部的莫高窟位于传说中丝绸之路上的敦煌附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佛教艺术遗址之一。在戈壁滩边缘岩石峭壁上雕凿的约五百个洞窟中,保存着一千年来精美绝伦的壁画和雕塑。莫高窟由佛教僧侣创建于四世纪末,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艺术和精神中心,其声誉从中国首都一直延伸到丝绸之路遥远的西方王国。莫高窟的宝藏包括 4.5万平方米的壁画、2000多尊雕像、约 5万幅中世纪丝绸绘画和插图手稿。


这本华美的画册随同同名展览将于 2016年5月7日至9月4日在盖蒂中心展出。此次展览由盖蒂保护研究所、盖蒂研究院、敦煌研究院和敦煌基金会主办,旨在庆祝盖蒂保护研究所和敦煌研究院为保护这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所开展的长达数十年的合作。展览首次在北美展出了来自所谓藏经洞的藏品,包括图文并茂的经书、祈祷书和其他精美珍宝,以及三个完整比例的手绘复制洞窟。这本书收录了著名学者的论文、关于复制洞窟的图文并茂的作品集,以及关于展览中所有物品的全面条目。

滑动查看更多内页 >>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东方丝绸之路早期的挂毯与地毯

Early Carpets and Tapestries 

on the Eastern Silk Road


Gloria Granz Gonick

ACC Art Books,2016

精装,192页,200幅彩色插图

30.8 × 23.65 cm

英文


这本内容翔实、图片丰富的书的介绍了500多年前丝绸之路沿线的地毯和挂毯。书中配有200多幅代表艺术品的彩色照片,介绍了这些地毯与挂毯的起源、图案的含义和编织它们的人们。

滑动查看更多内页 >>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丝绸之路:文化与商业的大通道

The Silk Roads: 

Highways of Culture and Commerce


Vadime Elisseeff  (叶理绥)

Berghahn Books,2000

精装,352页

22.2 × 14.6 × 2.4 cm

英文


到 20 世纪中叶,学术研究发现,传说中的丝绸之路远非单纯的贸易路线,而是在连接东西方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的文化高速公路,断断续续地将游牧民族和城市居民、牧民和农民、商人和僧侣、士兵和朝圣者聚集在一起。因此,“流动 ”这一概念对于理解各民族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也是专家们出于各种原因没有充分考虑的因素。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由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丝绸之路项目显得尤为重要。事实证明,该项目硕果累累,促成了大量不同的项目,本卷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尽管这里收集的论文范围广泛,但它们揭示了共同遗产和多元特性概念的出现。在该项目下开展的研究表明,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身份认同不能被视为一个贫民窟或一个封闭的地方,而是各民族和各文化之间综合和碰撞的整个过程的结果。

滑动查看更多内页 >>



近期活动预约




佳作书局(PARAGON BOOK GALLERY)1942年创立于上海。在过去的80多年,佳作书局先后流转于上海、纽约和芝加哥,并于2014年再次返回中国。长期致力于促进中西方艺术交流,佳作书局将继续秉承专业化、全球化的经营传统,更加专注于中外艺术类图书的引介、翻译及出版,并持续举办丰富的艺术文化活动,为国内外研究人士及爱好者提供深度服务。


 微信客服:jiazuoshuju2019



淘宝:搜索店铺“佳作书局”

京东:搜索“佳作书局原版图书专营店”

微博:@佳作书局

微信公众号:佳作书局

Instagram:@paragonbookgallerybeijing


实体店铺:


央美店: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北里14号楼一层(闭店中)

UCCA | 佳作书局: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商店二层

宋庄店: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小堡文化广场A201号

乌镇店:浙江省嘉兴市乌镇西栅景区内灵水居

如是海店: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滨海新大道东侧

上苑店: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上苑103号(即将开启预约)

芝加哥店:美国芝加哥西35街1029号,Zhou B艺术中心


商务/合作:

info@paragonbeijing.com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 佳作书局线上商城

佳作书局
佳作书局致力于中外艺术史图书的引介、翻译以及出版。位于北京的佳作书局,依托美国的Paragon Book Gallery在海外亚洲艺术研究及收藏领域的影响,积极推广原版艺术图书展销出版等活动,并竭诚为国内外研究人士及爱好者提供深度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