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图像到思想:图像学于中国的另外四大发明”系列讲座
从图像学看“名实相符”与“制衡”
主讲人
Martin Powers 包华石
著名汉学家、艺术史家,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客座讲席教授
主持人
贾 妍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史系主任
对话人
杭春晓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活动时间
2024年11月29日(周五)14:00-17:00
活动地点
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202会议室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北京大学会议中心
媒体支持
北京大学官方视频号
图像之书
佳作书局
内容提要
编户齐民、任人唯贤和公议,在结构上都在讲相互关系,是双边的,而不是自上而下或是令和的,这些概念都与名实相符所传达的原则一样,这个原则背后的隐喻就是符节。贵族权威是自我授权的道理,而中华帝国的政治权威需要第三方从事实中验证,这是对政府进行任何形式的分权制横所必需的基本条件。早在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一书出版的十六年前,中国的制衡制度就在英国和法国的一些出版物中有所描述,这些著作解释说,中国的制衡不仅是自上而下的,也是自下而上施行的。同时,中国的制衡制度是基于权力分立的原则。这一观点的依据来自于“符节”模式,即一方提出的主张必须与事实相符。从宋朝到清朝,这一原则在许多中国图像中都有直观的表达。在英国和美国,符节模型为自由思想家和开国元勋们的理论提供了依据。18世纪中期以后,这种观念的痕迹开始出现在英国印刷品中。
In the first three lectures we will have seen that bian hu qi min (编户齐民), ren ren wei xian (任人唯贤), and gong yi (公议) were all relational and bilateral in structure, never top-down or zero-sum. These concepts were all different expressions of the principle conveyed in ming shi xiang fu (名实相符). The metaphor informing that principle is the tally. Where aristocratic authority is self-authorized, political authority in China always required third-party verification from the facts. This is the fundamental condition required for any form of systemic checks in government. 16 years before Montesquieu’s Spirit of the Laws, China’s system of formal checks was described in several English and French publications. These works explained that checks in China worked bottom up as well as top down, and were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the separation of powers. Informing this idea was the model of a tally, where one side made a claim which had to match the facts. This principle takes visual form in many Chinese pictures from Song through Qing times. In England and America the tally model informs the theories of the Free Thinkers and the Founding Fathers. Traces of the idea began to appear in English prints after the mid-18th century.
主讲人简介
包华石 教授
Professor Martin Powers
包华石教授是饮誉中外的汉学家与艺术史家。自青年时代起就以巨大的热情投入到中国文化艺术的学习与研究中,出版学术专著4部(其中两部获得了列文森奖),主编学术论文集3部,发表各类学术论文50余篇,参与各类研讨会和专场学术报告110余场,指导博士生30余名,对于推动中国文化艺术在海外的传播与深入理解、提高中国文化艺术在国际领域的地位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自1980年代起就因其在中国文化艺术研究领域的突出表现受邀,长期担任Ars Orientalis的编审;Getty Grant Program 盖蒂基金的顾问等职。
他致力于从艺术史角度,探讨中国古代政治社会关系,重塑中国文化艺术的本来历史地位。包华石教授成名较早,自1980年代以来,广泛活跃于欧美及中国两岸三地,曾先后在德国波恩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美国国家美术馆、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国学院、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地访学与讲学,并曾担任广州美术学院荣誉教授。
其研究奠定了中国艺术与政治关系研究的基础,推动了社会艺术史的研究,并对重塑中国文化艺术的本来地位,反思西方学界对中国文化艺术的误读有重要贡献。
主持人简介
贾 妍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史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美国哈佛大学艺术与建筑史系博士,北京大学古代东方文明研究所研究员,英国伦敦大学学院高研院(UCL-IAS)邀访学者(2018)。主要研究领域为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与古代埃及艺术史。
对话人简介
杭春晓
2006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美术史博士学位。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先后于《文艺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等期刊发表《绘画资源的开放——古物陈列所与民初中国画》《文人理想的幻灭与重建——文徵明的出仕、致仕及其心理辨析》《以“仁”代“义”——忆陈侍郎书画合卷与溥心畬的“遗民想象”》等论文;出版《渐进式文化改良——以民初北京地区传统派画家为中心的考察》(获选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方法论与美术史个案叙事》等专著。
系列讲座回顾
从9月25日起,著名汉学家、艺术史家,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系包华石教授将开设主题为“从图像到思想:图像学于中国的另外四大发明”的系列讲座。包华石教授将从图像学的视角分别切入“编户齐民”与“人权”,“任人唯贤”与“平等”,“公议”与“言论自由”,“名实相符”与“制衡”四对思想概念,力求沟通联系东西方国家在社会、政治观念的异同。
主题阐释
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有句名言:“没有想法,但在事物”。W. J. T. 米切尔的作品表明“没有观念,但在图像”。根据米切尔的说法,元图像为有关我们世界的理论提供了逻辑依据。这一点在我们对人际关系的想象中最为真实。征服或相互住宿的元图像在历史上是分散的,因为在任何时代和地方,人与人、群体与群体,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平等不是被肯定就是被否定。这是结构性的;几乎没有其他选择。因此从历史上看,人们常常把人际关系想象成不平等,很少想象成双方在同一水平面上。
我们的教科书告诉我们,欧洲对人际关系的主流看法是民主的,但欧洲的元图像告诉我们另一个故事。正如卢梭、潘恩和杰斐逊都肯定的那样,在欧洲,社会总是被想象成自上而下的、占主导的或被主导的,就是说零和情势。从历史上讲,只有在帝国中国,我们才会发现国体的元图像以和谐,互鉴与双赢的形式出现。在当时的中国,“编编户齐民”、“任人唯贤”、“公议”、以及“名实相符”的观念在结构上都是双边而互鉴的,不是主导或被主导的情势。
卢梭、潘恩和杰斐逊等人在与这四种中国先驱的对话中发展了对我们现在的“权利”、“平等”、“言论自由”和“制约”的理解。你们的课本可能没有提到这一点,但在这个系列中,我们将一个接一个地探索这些对话,展示元图像是如何体现现代人类形象的逻辑的。
William Carlos Williams famously said “no ideas but in things”. W.J.T. Mitchell’s work suggests “no ideas but in pictures.” According to Mitchell, metapictures figure the logic informing theories about our world. This is nowhere more true than in how we imagine human relations. Metapictures of domination or mutual accommodation are scattered throughout history, because in all times and places equality between persons, groups, or nations is either affirmed or denied. This is structural; there are few other options.
Historically human relations were most often imagined as some above and some below, rarely as both sides on a level plane. Our textbooks tell us the mainstream European view of human relations is democratic, but European metapictures tell another story. As Rousseau, Paine, and Jefferson all affirmed, in Europe, society was always imagined as top-down, dominant or dominated, and 零和。Historically speaking, it’s only in Imperial China that we find metapictures of society figured as 和谐、互鉴与双赢的。In China, “编户齐民”、“任人唯贤”、“公议” and “名实相符” were all relational and bilateral in structure, never top-down.
Men like Rousseau, Paine, and Jefferson developed the modern understanding of “rights,” “equality,” “free speech,” and “checks” in dialogue with these four Chinese precursors. Your textbook likely didn’t mention that, but in this series, we’ll explore those dialogues one-by-one, showing how metapictures figured the logic permeating modern images of humankind.
第一场:从图像学看“编户齐民”与“人权”
时间:2024年9月25日(周三)19:00-21:00
地点: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202会议室
主持人:彭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对话人:汪晖(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扫码观看回放
第二场:从图像学看“任人唯贤”与“平等”
时间:2024年10月16日(周三)14:00-17:00
地点: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202会议室
主持人:刘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员)
对话人:黄小峰(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扫码观看回放
第三场:从图像学看“公议”与“言论自由”
时间:2024年11月8日(周五)14:00-17:00
地点: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202会议室
主持人:李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对话人:鲁明军(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邀访学者)
第四讲:从图像学看“名实相符”与“制衡”
时间:2024年11月29日(周五)14:00-17:00
地点: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202会议室
主持人:贾妍(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员)
对话人:杭春晓(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相关推荐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如何打开中国艺术
【签名版】
[美]包华石、蒋人和 主编
李文雅 译
理想国|上海三联书店,2024年3月
精装,912页
13×20.3cm
《如何打开中国艺术》是“布莱克维尔艺术史指南系列”中国卷,重磅汇集25位艺术史领域全球一线学者,由包华石、蒋人和主编,巫鸿、白谦慎、杨晓能、伊沛霞、杰西卡·罗森、文以诚、卜寿珊……在此书中各以一章篇幅,梳理中国艺术不同面向的基本问题,以及有关研究的最新思考。
活字印刷为何没有满足中国的技术需求?荷兰印刷的黄金时代,与文震亨《长物志》反映的艺术收藏市场是否有所共鸣?欧洲“明暗法”传入后,中国肖像画的形似与神似又如何转变?铜镜的历史衰落与玻璃镜的时尚改易如何发生交叉?
《如何打开中国艺术》以比较文化视角,形成一面镜鉴,从带有偏见的术语,到国家官员的选拔、宫廷赞助机制的差异,再到艺术生产的具体表现,最终打破诸般中心主义与本位思想,用“一剂事实的药方”,打破“古老的成见”。
滑动查看更多内页 >>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包华石中国艺术史文集
《图像与社会》
《风格与话语》
[美] 包华石 著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23年
精装+护封
“包华石中国艺术史文集”由著名汉学家包华石历年研究中国艺术史论文的经典之作结集而成,共分两辑:《图像与社会》《风格与话语》。作为一位享誉中外的汉学家与艺术史家,包华石教授致力于从艺术史角度探讨中国古代政治与社会的关系,重塑中国文化与艺术的历史地位,并对推动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地位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关推荐: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西中有东:
前工业时代的中英政治与视觉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编
[美]包华石 主讲,刘东 评议,王金凤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
精装,464页
14.8×21cm
《西中有东》讨论了平等公正的社会理想和组织设计在前工业时代的中国和英国的发展演变,并在此过程中,复原了中国的正义传统在18世纪英国启蒙运动有关社会公义的政治讨论和制度建设中扮演的隐藏角色。
全书以结构性分析为框架,创造性采用跨语际、跨视觉的研究方法,从人民的定义、社会身份平等、自然宇宙观、言论自由四方面着眼,具体分析了唐宋时期中国的政治讨论与制度建设,以及后世英国对中国材料的译介引述和对中国形象的褒贬讨论。
包华石广泛征引文献和视觉材料,以说明不论中国还是英国,当面对愈加放纵的特权和专制权力时,众多名人志士都采用了相似的策略予以理智回击。而今天,我们却只对有所谓“欧洲近代早期”的发明耳熟能详。事实上,前工业时代中国和英国的历史发展有着众多相似的经历,譬如受过教育的非贵族人士的崛起、印刷技术的普及、大众识字率的提高、不断扩张的艺术市场、公共领域的出现等等。正是这些共性经历,使得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在18世纪产生了革命性互动。
近期活动预约
佳作书局(PARAGON BOOK GALLERY)1942年创立于上海。在过去的80多年,佳作书局先后流转于上海、纽约和芝加哥,并于2014年再次返回中国。长期致力于促进中西方艺术交流,佳作书局将继续秉承专业化、全球化的经营传统,更加专注于中外艺术类图书的引介、翻译及出版,并持续举办丰富的艺术文化活动,为国内外研究人士及爱好者提供深度服务。
微信客服:jiazuoshuju2019
淘宝:搜索店铺“佳作书局”
京东:搜索“佳作书局原版图书专营店”
微博:@佳作书局
微信公众号:佳作书局
Instagram:@paragonbookgallerybeijing
实体店铺:
央美店: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北里14号楼一层(闭店中)
UCCA | 佳作书局: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商店二层
宋庄店: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小堡文化广场A201号
乌镇店:浙江省嘉兴市乌镇西栅景区内灵水居
如是海店: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滨海新大道东侧
上苑店: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上苑103号(即将开启预约)
芝加哥店:美国芝加哥西35街1029号,Zhou B艺术中心
商务/合作:
info@paragonbeijing.com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 佳作书局线上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