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社区、走进家庭、健康万里行”2025年太极拳线上交流比赛
竞 赛 规 程
⼀、主办、承办、协办单位
(一)主办单位
中国社区发展协会
中国武术协会
贵州省体育总会
(二)承办单位
中国社区发展协会太极拳健康项目推广办公室
贵州省社会体育管理中心
黔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
福泉市人民政府
(三)协办单位
太极康慧(北京)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北京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
杭州京运合聚科技有限公司
贵州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
贵州省武术协会
北京市海淀区太极拳协会
法国贵州商会
二、参加对象
全国太极拳爱好者
三、报名方式、比赛
(一)在线报名与上传视频:2025年1月10日0时—2025年1月20日24时
(二)专业评判:2025年1月20日—1月30日
(三)成绩公示:2025年1月30日
(四)申诉受理:2025年1月31日24时前
(五)成绩公告:2025年2月1日
(六)证书下载:2025年2月8日-2月28日
四、比赛项目
(一)太极拳
1.太极(八法五步);
2.24式简化太极拳;
3.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
4.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56式;
5.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40式;
6.吴式太极拳竞赛套路45式;
7.武式太极拳竞赛套路46式;
8.孙式太极拳竞赛套路73式。
(二)太极剑
1.32式太极剑竞赛套路;
2.42式太极剑竞赛套路。
五、比赛分组
(一)个人组
(二)集体组(6-12人)
(三)家庭组(2人及以上)
1.“家庭组”报名者须负责自身和被监护人身体健康和安全。
2.“家庭组”成员关系限定为夫妻、子女、祖父母(含外祖父母)、孙子女(含外孙子女)、兄弟姊妹。
六、个人赛年龄分组
1.儿童组(A组):11岁及以下(2014年1月1日之后出生者);
2.少年组(B组):12岁至17岁(2008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出生者);
3.青年组(C组):18岁至39岁(1986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出生者);
4.中年组(D组):40岁至59岁(1966年1月1日-1985年12月31日出生者);
5.老年组(E组):60岁及60岁以上(1965年12月31日之前出生者)。
七、比赛办法
(一)每名运动员只能代表一个“集体组”、一个“家庭组”参赛,报“个人组”太极拳、“个人组”太极剑各一项;每支参赛队可报“集体组”太极拳、“集体组”太极剑各⼀项;每个“家庭组”可报“家庭组”太极拳、“家庭组”太极剑各一项。
(二)个人项目上传的参赛视频必须是个⼈独自演练;集体项目上传的参赛视频中,须是6-12人共同演练;“家庭组”上传的参赛视频须二人及以上、亲属关系真实。
(三)完成套路时间、配乐。各项太极拳、太极剑比赛套路完成时间:
1.太极拳为3-4分钟。
2.太极剑为3-4分钟。
3.上传参赛视频时长太极拳、剑不可少于3分钟;太极(八法五步)在3分钟左右。
4.各式太极拳、剑配乐须无提⽰、无唱词(无说唱)。
(四)对通过验证且符合竞赛规程要求的参赛视频,均予以线下专业评判。
(五)线下专业评判。评判采用中国武术协会2024年审定的《传统武术竞赛规则》及相关规定执行。
(六)裁判长扣分。运动员由静止姿势开始肢体动作,计时开始;运动员完成全套动作后并步站立,计时结束。
1.凡运动员完成套路时间不足或超出规定时间在5秒钟以内(含5秒钟),扣0.1分;
2.不足或超出规定在10秒钟以内(含10秒钟),扣0.2分;
3.不足或超出规定时间达10秒钟以上,扣0.3分,最多扣0.3分。
4.运动员未按规定套路顺序演练、增减或改变动作,每出现⼀次,均扣0.1分,累计扣分。
5.运动员对参赛作品进行配乐中出现提示、唱词(含说唱),扣0.2分。
6.运动员太极拳、械参赛作品,须行武术抱拳礼。运动员参赛作品服装应是太极拳比赛服装,集体赛须服装⼀致。
八、名次录取与奖励办法
(一)个人组录取、奖励办法分别按年龄分组(性别)、项目分组,根据裁判评判由高到低一等奖25%、二等奖30%、三等奖 35%、纪念奖10%分别进行录取,颁发电子版荣誉证书。
(二)“集体组”“家庭组”录取、奖励办法分别按比赛分组、比赛项目,根据裁判评判由高到低按一等奖 25%、二等奖 30%、三等奖35%、纪念奖10%分别进行录取进⾏录取,颁发电⼦荣誉证书。
(三)赛事成绩公告后5-7天即可进入赛事官网,登录下载电子获奖证书。下载期限为20天,逾期证书下载端口关闭。
(四)本次比赛将以“深入社区、走进家庭,健康万里行”为主旨,对参赛特殊人群设立了专项奖并颁发电子荣誉证书。分设“家庭突出贡献奖”,以鼓励4代人共同参与比赛的家庭;为3代人共同参与比赛的家庭设立了金奖;为两代人共同参与比赛的家庭设立了银奖。
(五)各项目分组参赛者不足3人/三组(含3人/三组),在同年龄/性别、相近项目组合并录取。
九、竞赛纠纷解决委员会和裁判员
竞赛纠纷解决委员会、裁判员由中国武术协会选派,另行通知。
十、申诉与仲裁
(一)申诉范围与内容。仅限于裁判长对运动员完成套路时间不足或超出规定的扣分。程序及要求:如果运动员对裁判长对其本⼈的扣分内容有异议,该运动员必须在2025年1月26日24时前在线提出申诉,同时缴付1000元人民币申诉费;一次申诉仅限一项内容。
(二)仲裁。竞赛纠纷解决委员会接受运动员的申诉,并及时做出裁决,如申诉理由成立,改变裁判结果,退回申诉费;如申诉理由不成立,则维持原判,不退申诉费。竞赛纠纷解决委员会的裁决为最终裁决,运动员必须服从竞赛纠纷解决委员会的最终裁决。
十一、报名
(一)报名方式。请参赛队、参赛家庭、参赛个人通过扫描识别下面微信二维码登陆报名小程序,打开赛事详情按照页面提示进行报名操作。正确输入报名信息,本人签署自愿参赛确认书报名时扫描上传。自愿参赛确认书见附件1。
报 名 小 程 序 二 维 码
(二)特别提示。参加“深入社区,走进家庭,健康万里行”2025年太极拳线上交流比赛过程中,请您上传视频完成报名后,立即扫码加入比赛群。在附件报名指引中有8个比赛群二维码,您扫码识别加入一个比赛群即可。如有问题可在比赛群里和工作人员及时沟通咨询,能够使服务工作做得更好。
(三)具体要求
1.完成注册后,须完整填写报名信息并上传参赛作品。视频时间不能少于完成套路时间,否则不能完成提交。每位运动员每项只能提交一次视频参赛,如同一项目提交多个视频将不予评分。
2.报名提交的参赛视频与比赛项目不符取消参赛资格。
3.集体项目各队队名要求在10个字以内,不允许出现世界、国际、中国、中华等字样。
4.要求上传视频为不间断连续拍摄、无剪辑的高清或超高清视频,视频格式为mp4或mov格式,视频文件大小建议在300MB以内。参赛视频须画面清晰,图像稳定。
5.视频必须为本次赛事专门拍摄视频,运动员在起势前,可通过语言介绍比赛名称、参赛项目,或用文字标识、背景、横幅等标识物表明视频录制用于此次比赛,若发现视频已用于其他赛事则不予评分。
6.严禁编辑参赛视频、弄虚作假、冒名顶替。一经查实将视为作弊不予评分,取消参赛者或参赛队参赛资格和此次比赛所有成绩。
7.视频录制场景不规定室内、室外,专业地毯或其他场地均可。
8.参赛者须在所录制的镜像内清晰可见,须占据50%-70%的镜像,参赛视频不得有较大噪音。
9.请保证参赛视频光线充足,以便裁判准确地看清每一个动作。如果参赛视频中光线较暗,上传视频将不予通过。
10.请以横屏模式录制视频;录制视频时请使用三脚架,确保视频效果稳定。录制中,仅允许镜头左右移动。相机镜头的高度需在拍摄者头部位置,并时刻保持参赛者在画面中。
11.参赛作品严禁违背社会公德,严禁植入广告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像、图片、图标、旗帜、标语、文字、声音等。参赛者刷票买票,将被封闭参赛账户。
12.报名技术负责人
陆成豪18072741296、庄延召18210710352。
十二、举办线下颁奖仪式、展演交流活动
以太极文化为主题,积极促进不同地区的社区居民的线下交流互动,提高社区的凝聚力拟于2025年6月,在贵州省举办“深入社区、走进家庭,健康万里行”2025年太极拳交流比赛线下颁奖仪式、太极拳专家培训和旅游展演等活动,线下活动可自愿报名参加,往返交通费及食宿费由个人承担。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一)展示与颁奖
1.参与者将在活动中展示所学内容,并进行现场表彰,鼓励优秀表现。
2.所有参与者将获得纸质奖状和纪念品,优秀者将获得特别奖项,以表彰他们在太极拳学习与推广中的努力与成就。
3.颁奖典礼将邀请知名武术人士和社会各界代表参与,增加活动的影响力和曝光度。
(二)费用说明。参加活动的人员需自理往返交通费及食宿费用。主办方将提供推荐的住宿地点及交通信息,以方便参与者的安排。
十三、未尽事宜,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