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水车薪

文摘   2025-01-14 08:01   北京  

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之胜火也。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息,则谓水不胜火者,此与于不仁之甚者也。”

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之胜火也。”仁与不仁是相反的,一个人有仁的修养,是个仁人,一定胜过不仁之人。孟子认为仁胜于不仁,就像水能胜火的道理一样。火烧起来时,水一浇上去,就把火熄灭了。但是也要视具体事实。
“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当时一些为仁者,“为仁”就是做合乎仁的事情,做得很少,就想以他做仁的事情那种功德,来改变过去做的不仁之事所带来的运气,改造命运,这就如同以一杯水来救一车薪柴烧起来的大火。做一点小的善事,就想把过去所造作的恶业转变,那就如同以一杯水把一车子薪柴烧起来的火灭掉,试想,一杯水怎能灭得掉那大火呢?而且不但小的仁义之事灭不了过去所造的罪恶之事,同时孟子所讲的意思还包括,如果一方面为仁,一方面还造作罪恶之事,继续再造,这也如同以一杯水救一车薪的火,火是灭不了的。“则谓之水不胜火”,他就说水没有办法胜火。我们修道做善事、做功德,改变不了外面的境界。

“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这种讲法,与从来不学仁道,不做仁义之事的人相比,还要过分。为什么?不讲仁,不做仁义之事,他没有发表那种言论,不会影响别人,只是自己得不到真实利益而已;一方面虽然做仁的事情,一方面又做不仁之事,造的罪恶事情更多,没有修学的效果,他不反省自己,却同时又发表言论说,做的仁义之事没用,这种言论一说出来,让多少人丧失做善的信心,害死多少人?这比不做仁义之事的人还要过分,所得的恶果报更严重。“亦终必亡而已矣”,“亡”读“无”。一个人做这些仁等于没有行仁,没有做仁。

孟子说:“仁胜过不仁,就像水可以灭火一样。但如今奉行仁道的人,就好比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燃烧的柴草一样;火扑灭不了,就说‘水不能灭火’。这种人与不行仁德者相比问题更为严重。”

——摘自《群书治要·孟子》


欢迎转发点赞
▼关注查看更多文章

刘余莉
《群书治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