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8号线将增加3座换乘站

文摘   房产   2025-02-10 07:19   北京  

北京地铁8号线自从贯通以来,客流持续增长。

它不仅仅是一条重要的地铁南北干线,同时也是“地下中轴线”。

早在1992年,地铁8号线规划的近中远期客流预测,分别可以达到日客流95万人次、137.3万人次,206.2万人次。

而2025年,8号线有望增加两个换乘站,大红门站是已经官宣了,而回龙观东大街站则要视13号线拆分的进展情况。

此外,8号线第三座增加的换乘站,则是因为8号线计划继续延长至儿童医院与S6线换乘。

本篇文章大家可以看到:

01 2025年的开通、开工、投用、力争分别是哪些?

02 8号线早期,只规划了8座换乘站。

03 8号线与S6换乘,尴尬之处在哪里。

01 2025年北京轨道交通亮点一览

2025年的北京轨道交通计划已经明确:

【开通】地铁17号线(工人体育场—十里河)6号线南延2条(段)线路将具备初期运营条件。

【开工】19号线二期(北延及北延支线)R4线一期北段2条线路开工建设。

【投用】8号线大红门站,16号线苏州桥站A口等“1站5口”具备投用条件。

【力争】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后厂村—天通苑东)力争年内具备初期运营条件。

其中,8号线大红门站明确具备投用条件,而8号线另一个换乘站回龙观东大街站则与13号线拆分的“力争”息息相关。


02 回顾8号线早期的规划——8座换乘站。

2024年12月15日,8号线和12号线安华桥站开通换乘,为8号线的客流增长又提供了动力。

而安华桥这个站点,在早期并未规划为换乘站。

*8号线与12号线换乘开通*

其实1993年版本的北京地铁规划,只有1-12号线。

当年的12号线并非“地下北三环”,而是“大兴线”。

而8号线的定位一直就是中轴线,同时考虑服务奥运。

1993年9月23日,北京首次申奥以2票之差惜败悉尼,没能举办2000年奥运会。

但当时,奥运会预留的场地也是位于8号线北侧。

在1992年12月的规划里,安华桥站规划为“安华站”。

“安华站”是一座高架站点,且非换乘站,侧式站台,宽5米。

而当年地铁8号线的换乘站从北向南依次是:

  1. 北土城(换乘当年的11号线,如今则是10号线)

  2. 鼓楼大街(换乘2号线)

  3. 地安门(换乘3号线)

  4. 沙滩(换乘6号线)

  5. 天安门东(换乘1号线)

  6. 前门(换乘2号线)

  7. 天桥(换乘7号线)

  8. 沙子口(换乘4号线)


*1993年版地铁规划,作者维基共享资源用户 hat600,按CC BY-SA 4.0国际版提供*

因此,如果1993年申奥成功,8号线很可能在2000年就开通运营。

只是,没有如果。

后来8号线没开工,为了回龙观片区的发展,本着利用铁路的原则,“城市铁路”横空出世,因为规划1-12号线都已经固定,因此直接跳号,编码为13号线。

不过,仔细研究1993年版地铁规划,会发现为了保持序号完整性的10号线、11号线和12号线已经面目全非。



03 8号线与S6换乘,尴尬之处在哪里?

8号线最开始并未规划到瀛海,而是大兴区力推的。

当然,由于瀛海定位是工业区,采用了高架,当年也没有什么压力。

但未来8号线还有继续南延向东的计划,与市郊铁路S6线换乘。

主要为了儿童医院的新院区配套。

开发区西站这个站点位置已经基本确定,就在这里:

而最大的尴尬之处在于,本来规划为高架线路的8号线南段,又要因为儿童医院延长而入地增加建设和运营成本。

五环外采用高架省成本的优势没有完全享受到,但高架段(大风、雨雪限速)的缺点也躲不了。

除了大红门回龙观东大街开发区西这三座8号线未来新增的换乘站之外,8号线霍营打造枢纽,也会集聚客流。

作为未来重要的市郊铁路枢纽,霍营枢纽作为多线路换乘站,有望继续聚集客流,也促进8号线客流增长。

未来8号线继续增长可期。

各类地铁规划与城市规划信息,可以持续关注。

关注谈谈城市规划,让我们好好谈谈。

谈谈城市规划
地铁规划与城市更新的一手解读,分享关于城市的未来。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