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火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组成部分,其源于《内经》,如《素问·天元纪大论篇》指出:“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又曰:“少阳之上,相火主之。”《素问·六微旨大论篇》亦指出:“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又说:“相火之下,水气承之。”
由此可见君火与相火是五运六气的演变方位和运行的顺序。即暑往寒来,春夏秋冬更替之意。换而言之,由于一年四季之变而产生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的不同,而六气又分布于四季,便有春温之季,夏热之时,秋凉之节,冬寒之令。
而君火与相火亦寓其中,后世医家又根据“天人相应”学说和阴阳应象大论关于“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以及《素问·逆调论篇》的“一水不能胜二火”之理,在漫长的医疗实践中,进一步证实了相火学说对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和异常病理改变的作用是存在的。
相继不少医家对相火学说又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如管象黄指出:“相火一人身之太极也,太极不能无动,然动而有节,即是少火以生气;动而无制,则为壮火以害气,实一相火之所为。”陆九芝亦曰:“经云一水不能胜二火,二火者,君相之火也。”
蒋星墀释丹溪与景岳二家所论相火的宗旨是以“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与少火便是二家的根据。余今对相火之渊源和在人体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以及治疗、用药,略而述之。
一、相火是人体生理功能的动力
古人曰:“通常达变”。也就是说,欲知相火生理之常,必知相火病理之变,欲知变,必知源,知其源,溯其性,知性方能知用。相火始于先天,源于命门,故张志聪指出:“少阳三焦之气,生于命门,游行于外内,合于包络而为相火。”又说:“相火者,先天所生之元阳也。”阳、气、火三者之关系如何释之?
阳为气之根,气为阳之用。阳气动而为热,热行而为火。进而言之,相火之成,是由命火蒸动肾水,水沸精转而为真气,即是元阳,亦是命火之用,故张行成曰:“水气生阳则为火。”是其义也。其元阳动而上升,通达机体内外,必沿三焦之路循行不息,名为相火。亦曰龙雷之火。
二、龙雷之火何以释之
张行成曰:“龙能变化,……变化者变其形,变变者变其气也。”也就是说,龙言其变,是指相火变化成生理活动之能。张行成又曰“有雷则有电……雷生于石,电生于火。”“雷者震之气也。”也就是说,雷言相火循行如电之势,其势鼓动不息。就其脏器所言,龙为肾火,肾言其根;雷为肝火,肝言其用,进而释之,相火生于命门和肾,沿其三焦而循行,亦必借肝之疏泄之能,释放于三焦,循行于内外,故肝肾皆有相火之称。换而言之,相火之力,犹如龙雷之势,有推动机体内外,脏腑生理活动之能,亦谓人体生理活动之动力。
李濂曰:“相火之用……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上主纳,中主化,下主出。”朱丹溪亦说:“人非此火不能有生。”所谓生,是言人体生理之用。因此,相火行于上焦者则上焦开发,主纳,而行宣降。髓海得此火,则神明有主,能视能听,能言能劫;心得此火,则循行血液,注入全身,脏腑得养,经络得充;包络得此火,以护心之用,防邪内向;肺得此火,则能行呼吸,主治节,行津液,布荣卫,滋润皮毛,肥腠理。
玄府能开能合:膈膜得此火,能升能降,以助呼吸;相火行于中焦,主化而启升降之机;脾得此火,运化能行,转输有力,生化有节.为胃行津有制;胃得此火,则能纳水谷,以行腐熟之力,生精化液,精生液成则中气有主;小肠得此火,则能泌别汁,为人本之用;大肠得此火,则能行传导之力,吸水精,推糟粕.排除体外;相火行于下焦,主出以启开合之机。肝得此火,则疏泄能行,津血得藏,筋强有力,并行解毒之功;胆得此火,则少阳之气升,胆汁能行,通降无碍;肾得此火,而主封藏,精气内贮,精足而生髓;髓得此火,而化血,开合能行,水窦能通,以分清浊;命门有此火,则元气能生,元气动而生真精,精能化气,气动而为火,火为少阳初生之气,即为相火。
故《内经》曰:“少火生气是也。”膀胱得此火,则气化能行,津液能藏,水浊能除;三焦得此火,则水道能通,升降机能斡旋于中;经络得此火,则经能主气,络能主血,沟通机体内外生理之用。故章虚谷曰:“人之心火之名为君火,而其运用施为化生气血者,相火之功也。”
三、相火妄动是为病理之变
相火在机体的循行,有龙雷闪电之势,急不可当,但势急而缓,缓中有温,温中有化,化中有变,变中有制,制中有和。故张景岳称相火:“名为阳和之火,则生物”。张志聪称相火为“少阳初生之气……此气以养此形”是其义也。
综上所言,相火者宜动中有静,是为平。动而无制者,是为妄动,相火之所以妄动,必有因素所使。其诱相火妄动之因者,一为先天秉赋不足,水精亏损,不能涵养相火,妄动于上而为邪火,邪火者,虚火也。二为“节欲者少,过欲者多,精血既亏,相火必旺,火旺则阴愈消”是为病态。三为心有所思,为物所感,不能不动,动则相火易起,煎熬真阴,阴虚则病,阴绝则死。四为恚怒不止,则肝气内变。万物疗法提示所谓变者,是“怒气发而为雷”“怒而极激而为电,阴已不能制”,相火不能守于内,而动于外,伤阴耗精而为病矣。
相火妄动所致疾病,其发生发展变化过程有二:
一是伤阴耗精,血损液亏。损于上焦者,心肺为患。肺伤者,则阴液不足,肺体失润,体燥不能肃降,其气上逆为咳为喘,求水自救而生口渴咽干,络脉受损生咯血,阴虚阳必乘之,以阳侵阴分,卫气不与营气和,阴主静,以静中有动,故寐而汗出。阴亏血少,津伤液损,不能滋养肌肉而见消瘦。阴虚于内,阳亢于外,而生身热,乃至五心烦热,法当补阴抑阳。药用阿胶、龟板胶、天冬、寸冬、生地、百合、贝母、淡菜、老燕条、知母、元柏之类。
损于心者,则心液不足,血虚不能养神,则令心悸怔忡,相火内扰则心烦少寐,健忘,口干津少,头晕耳鸣,五心烦热热。法当壮水制火滋阴清热,药用犀角、黄连、阿胶、朱寸冬、朱茯神、当归、酸枣仁、生地、玄参、栀子仁、远志之类。
损于中焦者,脾胃肝胆为患。损于脾胃者,则表里生病,脾与胃以膜相连,故相火燔灼脾胃者,则脾阴受损,胃液暗耗,阴液不足,则燥从中生,燥热内炽,症见消谷善饥,口渴喜饮,或为便秘,或噎或嗝,或日晡而热者,或呕吐便血。法当溢阴清热,生津润燥。药用石斛、生地、玉竹、麦冬、天冬、元参、花粉、石膏、知母、梨皮、甘蔗皮、鲜翠衣、莉汁、梨汁、橘汁、荸荠、沙参、麻仁、蜂蜜、羊乳之类。
损于肝胆者,亦是表里生病,因胆附于肝之短叶。二者皆有相火内寄,得真水以涵养,真气以制伏。其条达畅茂之性,何病能有。惟因精液有亏,肝阴不足,或血燥生热以及大怒不止,火起于肝。肝火上逆,必引胆火而升,有升无降,窍络被阻而生头目不清,眩晕跌仆,冒昧瘛瘲,口苦咽干,善怒心悸。少寐多梦,甚则四肢震颤,舌謇语涩,口眼喎斜,半身不遂,但亦有吐衄便血之患,法当育阴潜阳,镇肝息风,药用生龟甲、生牡蛎、生石决、珍珠母、玳瑁、天麻、生地、元参、二冬、钩藤、磁石、沉香、黄精、黄柏、知母、海胆、白蒺藜、鲜蛰皮之类。道家绳疗。
损于下焦者,肾与膀胱为患。损于肾者,则阴液暗耗,水不济火,相火内炽而生腰酸、膝软,面红颧赤,咽干口燥,口渴引饮,耳聋耳鸣,男子遗精,强中,女子经闭,甚则咳嗽吐血。法当填精补液,滋肾驱热,药用二地、二冬、知母、黄柏、南北沙参、地骨皮、青蒿、白薇、白芍、炒牛膝、裙带菜、淡菜、鲍鱼、鹿角菜、石花菜、杞果、阿胶、龟甲胶、霞天胶、焦栀子之类。
损于膀胱者,则津液受损,气化不周,而成癃闭,或为淋浊。法当与养阴清热,润燥滋液。药用黄柏、知母、生地、元参、灵仙、石斛、天冬、龟甲、阿胶、地肤子之类。
二是火与元气,势不两立,一胜一负。此是东垣从后天而论的,所谓后天者,脾胃是也。相火妄动于中,则元气受损,胃气受伤,脾气随之亦亏,此谓“寒伤形,热伤气,壮火食气”之理。所谓伤气者,是指脾胃功能受损和抗病能力低下,从而引起脾失运化之能,胃失腐化之机,中焦无有转化之力,而症见:纳呆、腹胀、嗳气、矢气、腹满、便溏、发热畏寒,甚则呕吐,肿胀,自汗。法当升阳散火,调中益气。药用人参、黄芪、白术、苍术、升麻、柒胡、陈皮、香橼、木香、黄连、羌活、独活、甘草、枳壳之类。
总之,大怒火起于肝,房室不节,火起于肾,相火一起,真阴被耗,津血受煎,元气受损,诸病蜂起,百病丛生。故王冰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为治疗相火为病的大法。医者必须遵而循之,不可违之,违则医之过也。(本文选自《悬壶漫录:国医大师任继学医论医案集》北京科技2014版)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非专业医生
请勿试针试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