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代所有的皇家园林中,颐和园是造园艺术最引人瞩目,也是目前北京西北郊唯一保存完整的御苑,被誉为中国古典皇家园林的传世绝响。
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 年),以西北郊的万寿山和昆明湖的自然山水为依托,又以杭州西湖为蓝本进行了大规模的仿建和改造,在此基础上吸取了很多传统造园的经典手法,兴建了大量的宫殿、楼台、亭榭,并叠山引水,栽种花木,营造出一个山清水秀、如诗如画的名园胜景,是几千年以来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最杰出的范例之一。颐和园由南到北形成一条庄严的中轴线,其中高大巍峨的佛香阁为全园的核心标志建筑,登临其上可以俯瞰昆明湖的浩淼烟波乃至整个北京西北郊的山水风光。
乾隆帝曾撰文告诫后世子孙应该满足于已有的这份遗产,不要再耗费民力另建其他园林。想必当年这篇宏文颁布之后一定引起了热烈的喝彩,朝野上下无不称颂皇上圣明、体恤民力。可是仅仅过去六年光景,新的园林工程又启动了,而且是在灾害频发的时期。虽然乾隆帝贵为天子,一言九鼎,这种明目张胆出尔反尔、自打耳光的行为到底有些不光彩。于是,等到万寿山工程接近完工的乾隆二十六年(1761 年),乾隆帝又精心炮制出一篇《万寿山清漪园记》,还专门为此刻了一方玉印。
早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 年),园里的塔终于盖到第八层,大有入云之势。乾隆帝又写诗说:“隔岁山容忽入夏,阅时塔影渐横云。”次年眼看就要大功告成的时候,工地上突然发生重大事故,塔身坍塌。祸不单行,北海大西天同时发生火灾,那座琉璃塔居然被烧毁了。这时候有人发现明末清初学者孙承泽所著《春明梦余录》记载“京师西北隅不宜建塔”,原因是会影响风水。乾隆帝对这个荒谬的说法将信将疑,更担心这两次工程事故是上天对他大兴土木的警告,写了一首《志过》诗检讨自己的行为:“延寿仿六和,将成自颓堕。梵寺肖报恩,复不戒于火。…… 罢塔永弗为,遂非益增过。”声称以后不再建塔。
清漪园工地上剩下的烂摊子还得收拾。乾隆帝下旨将剩余的塔身全部拆除,改在原址重新建一座大型楼阁,这就是后来的佛香阁。但实际上所谓的“天意示警”,纯粹是无稽之谈,乾隆帝如果真的相信这个说法,应该停止清漪园的一切工程而不会继续修建佛香阁;“京师西北隅不宜建塔”的理由也不成立,因为清漪园西侧的玉泉山上便修建了一座玉峰塔,一直好端端地矗立到如今,丝毫无恙。后人推测乾隆帝之所以放弃建塔改建楼阁,可能还是更多地考虑了景观的因素。
万寿山东西方向很宽阔,山势平缓,甚至没有明显的顶峰。一般风景区中都喜欢选择陡峭的峰顶来建塔,以进一步增加尖削冲天的气势,但万寿山这样平缓的山坡就不太适合以塔为标志建筑。同时,旁边的玉泉山上已有了一座宝塔,这里再建一座塔无疑也显得重复,犯了造景的大忌。随着塔的逐渐升高,艺术修养较高的乾隆帝肯定也发觉当初的考虑欠周到,在此复制一座六和塔很可能成为败笔,因此施工中发生坍塌事故正好给了他一个另起炉灶的机会。
从最终的结果来看,佛香阁体量雄伟宽阔,比瘦高的宝塔气派得多,而且正好位于万寿山山腰的较高处,与最高的山脊还有一段距离,使得整个楼阁就像是坐在一把太师椅上,沉稳安详。此阁与山达到完美的和谐,再加上南面大片湖水的映衬,成为清代皇家园林中最出色的一个图景。
中国古典园林特别重视景观与游人的互动关系,强调通过人的视觉、嗅觉、听觉、触觉来全方位感受景观的优美意境,也需要通过人在园中的移动来实现“移步换景”“如行画中”的效果。清漪园的景点“画中游”,就深刻地体现了这个特点。“画中游”位于万寿山的西部转折处,位置高出湖面30 多米,视野很开阔。景点主体建筑是一座八角形的楼阁,北侧建有澄辉阁、爱山楼、借秋楼三座小楼和两座八角形的重檐小亭,彼此用一种爬山游廊串联一体,布局高下参差。
这里的山体较陡峭,坡度接近25°,相互遮挡少,使得建筑形象得以全部显露出来,也便于观者从不同高度、不同视角充分欣赏周围的风景。屋顶铺设蓝绿琉璃瓦,周围加一圈黄色琉璃瓦,这种形式叫作“剪边”。
颐和园楼阁每一座都有自己的特色。例如夕佳楼位于玉澜堂和宜芸馆之间跨院的西侧,其后窗傍晚时分正对夕阳。山色湖光共一楼位于前山山脚下,与昆明湖之间隔着长廊,在此可近赏山石,远眺碧波。湖山真意楼位于前山山脊的西端,下临陡坡,向西观景的视线最好,面对玉泉山和西山诸峰,可充分体会陶渊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意境。
历代帝王都喜欢标榜“以孝治天下”的道德准则,乾隆帝弘历也不例外。他母亲孝圣太后钮祜禄氏在当年还是皇四子侧福晋时,就因为生了弘历这个宝贝儿子而被公公康熙帝预言为“有福之人”。太后的福气确实不小,享尽了乾隆盛世的荣华富贵,快六十岁的时候,弘历还不忘在西北郊的瓮山上修建一座大报恩延寿寺为她祝寿,并改山名为万寿山。这组具有特殊含义的佛寺,成为清漪园最核心的建筑群,也把皇帝的孝心大大地弘扬了一番。
中国古代建筑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很讲究等级,特别是居住建筑,几乎是主人身份高低的直接体现。一组宫殿建筑的等级,需要通过规模大小、大门与正殿的间数多少和屋顶形式以及彩画类型来决定。
以此标准来考察,内寝区的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三组建筑的等级差异是很明显的。比如从规模来看,乐寿堂院子很大,玉澜堂和宜芸馆明显要小得多。从大门来看,乐寿堂的入口叫“水木自亲”,是一座五间门殿,而玉澜堂大门为三间,宜芸馆的前门只是一间垂花门。再从正殿来看,乐寿堂有七间之多,屋顶是歇山,玉澜堂和宜芸馆都是五间,屋顶只是硬山,要比歇山低两级;最后再看彩画,乐寿堂用的是旋子彩画,等级也高于玉澜堂和宜芸馆所用的苏式彩画。综合说来,乐寿堂的等级无疑最高,玉澜堂次之,宜芸馆再次之。这三组建筑形象地代表着光绪时期太后、皇帝和皇后在宫廷中的实际地位,也是古代宫廷建筑群中的罕见特例。
《颐和园》,贾珺/著,活字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
阅读完整内容,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浏览晚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