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领域评价标准并进
共绘“三位一体”智慧医院蓝图
智慧医院建设的第一个领域是面向临床医务人员,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智慧医疗。2010年,为规范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管理、临床使用,促进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卫生部印发《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了《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将电子病历分为8级管理,并提出了“所有三级医院在2019年达到分级评价3级以上,到2020年达到4级以上;所有二级医院在2020年达到3级以上”的目标。
智慧医院建设的第二个领域是以患者为对象的智慧服务。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将医院“智慧服务”分成5级,主要指医院(特别是三级医院)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为患者提供预约诊疗、候诊提醒、院内导航等服务,范围涵盖诊前、诊中、诊后和基础安全等就诊全流程。
智慧医院建设的第三个领域是面向医院管理者的智慧管理。主要指医院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进行内部管理,主要指后勤、运营等领域的智慧用电、能耗在线监测等系统建设,也包括科研、教学方面智慧化管理的内容,相当于为医院配备“智能管家”,促进医院管理精细化。相关主管部门表示,国家后续将出台“智慧管理”的分级评价文件,以评促建,推动医院智慧管理的标准化。
智慧医院“三驾马车”
电子病历、互联互通、智慧服务
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分为0-8级,共9个级别,包括初级数据采集、中级智能支持信息共享、高级智能支持区域共享三个阶段。在电子病历分级评价中,确定了医疗工作流程中的10个角色及39个评价项目,包括基本项和选择项。基本项拥有一票否决权;选择项则允许医疗机构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开展建设,只需要满足申报等级要求的部分项目即可。
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的等级划分分为七个等级,由低到高依次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乙等、四级甲等、五级乙等、五级甲等。每个等级的要求由低到高逐级覆盖累加,即较高等级包含较低等级的全部要求。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主要是评估医院在信息互联互通方面的现状和水平,包括医院信息系统的互通性、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换能力等。
互联互通四甲要求各医疗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旨在改善患者就诊体验和实现跨机构、跨部门医疗服务。要求建成较完善的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成基于平台的独立临床信息数据库;基于平台实现符合标准要求的交互服务,增加对就诊、医嘱、申请单和部分状态信息交互服务的支持;具备互联网诊疗。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价是一种针对医院应用信息化技术提供智慧服务的评估体系。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价分为0级至5 级,共6个级别。评价内容涵盖了17个评估项目,包括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如诊前服务、诊中服务、诊后服务、全程服务、基础与安全等,具体包括诊疗预约、急救衔接、转诊服务、信息推送、标识与导航、患者便利保障服务、药品调剂与配送、基层医师指导、费用支付、智能导医等。
智慧医院信息化招标采购
“543”建设评级作为重要目标
通过对招标平台的信息查询,我们发现近几年医院信息化建设,大多数医院将电子病历5级、互联互通四级甲等、智慧服务三级等分级评价标准作为了医院的主要建设目标,特别一些县级龙头、市级龙头医院等,比如近几年的宿松县人民医院新院区信息化建设项目(第二期)、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呼和浩特市妇女儿童医院)、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医院信息化服务能力提升暨临床科研质控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关于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等等。
为什么大多数医院会把“543”作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呢?或许主要有几个原因,如符合国家政策的要求、符合医院的定位、成本投入相对平衡、符合分步实施建设的思路和医院的心里预期等等。
“543”建设目标
成为三级医院评审刚需
国家和地方政策的要求,保“四”争“五”将成趋势。国家以及各个地区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目标往往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2023年初,财政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在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的通知中,将推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和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作为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主要聚焦点之一。《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评估操作手册》中明确,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是衡量智慧医疗建设水平的主要标准。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地区如江苏、四川、河南等地区在三级医院等级评审中都对“543”提出了一些要求,如:
江苏省三级医院等级评审细则
四川省三级医院等级评审细则
河南省三级医院等级评审细则
“543”建设目标
符合大多数医院业务需求
医院业务的核心在于病历管理。通过电子病历五级的建设,不仅实现了病历的数字化存储和管理,还提供了高级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功能。这使得医生能够快速获取患者的完整医疗历史,为临床决策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同时,通过病历的深度利用,医院能够持续优化诊疗流程,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在医疗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互联互通四级甲等标准确保了医院信息系统的开放性和兼容性。通过互联互通建设,医院能够与其他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平台等实现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壁垒,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这种互联互通大大提升了医院的业务协同能力,缩短了患者就医流程,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整体效率。
随着患者对医疗服务体验要求的提升,智慧服务三级成为医院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医院通过智能化服务,如在线预约、智能分诊、移动支付等,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个性化的就医体验。同时,智慧服务三级还能够帮助医院更好地管理患者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
“543”建设目标
符合医院收支平衡心里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才。"543"标准之所以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优选目标,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成本效益比较高的解决方案,是医院信息化的黄金平衡点。在有限的投入下,医院能够通过这些标准实现信息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从而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率。
另外,"543"标准的实施,使得医院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电子病历五级让医疗信息的存储和检索更加高效,互联互通四级甲等确保了信息流动的畅通无阻,而智慧服务三级则通过智能化服务提升了患者体验。这些标准的实施,不仅提升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优化了医院的资源配置,实现了成本控制。
并且,医院信息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逐步升级的过程。"543"标准提供了一个渐进的技术升级路径,允许医院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分阶段实施信息化建设。这种渐进性不仅降低了一次性投入的风险,也使得医院能够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优化,实现持续的效益增长。
“543”建设目标
符合大多数医院心里预期
在医疗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大型三甲医院如复旦百强医院,总是站在信息化浪潮的潮头,追求着更高、更远的信息化境界,比如以“654”甚至更高的评级作为目标,以此来巩固和提升他们的行业地位和影响力。然而,对于占据了医疗体系大部分版图的中小型医院,特别是县级医院和部分市级医院来说,设定“电子病历五级、互联互通四级甲等、智慧服务三级”为目标,既是一个务实的选择,也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咱们得明白,"543"标准,实为中小型医院量身打造的“信息化进阶阶梯”,它精准定位了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求与潜力空间,既避免了盲目追求高端技术的成本负担,又确保了医院能够实质性地在信息化道路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另外,对于中小型医院而言,“543”标准不仅是信息化建设的路线图,更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加速器。它鼓励医院立足实际,以需求为导向,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信息化建设,确保每一步都扎实有效。同时,这一标准也激发了医院内部的创新活力,促使医院不断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信息化发展模式,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因此,医院将电子病历五级、互联互通四级甲等和智慧服务三级作为信息化建设目标,是基于国家评级要求、医院发展需求、成本效益考虑、分步实施建设的思路、大型医院的定位以及满足国家基本要求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
“以人为本”543评审通过清单
在多年的信息化评审评级过程中涌现除了大量的高水平医院,其中十分难得的是全部通过了国家电子病历五级、互联互通四级甲等、智慧服务三级的医院有21家,达到“543”及以上的共有71家,以下是统计的具体名单:
特别强调:本文统计的数据仅通过公开渠道查询,并不能保证涵盖了所有医院及通过等级,数据可能不完备,仅供读者作参考和了解之用,具体的等级、数量、医院等以国家公示的结果为准。
2.【重磅】中纪委最新发文,严查医院招标!多名三甲医院信息主任被查!
5.【5年回顾】全国343家医院获高级别电子病历评级,看哪家医院领先?
6.【重磅】中纪委最新发文,严查医院招标!多名三甲医院信息主任被查!
7.【智慧管理】1057家医院大调研,看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东部热、中部温、西部凉”
8.千万级大项目:全国1-5月智慧医院、医共体、健康平台等信息化2千万级大项目有那些?
9.【复旦百强】:全国头部医院电子病历、互联互通、智慧服务评级哪家强?
10.报告分析:四川省医院电子病历、互联互通、智慧医院评级情况分析!
12.新一代智慧医院系统,这9个HIT厂商都取了“洋名字”!
长按
关注
本公众号注明原创的内容
1.本公众号注明【原创】的内容权利属于本服务或本服务权利人所有,所有观点仅代表个人见解,不代表任何单位或组织。我们尊重作者原创,深知转载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传递、分享行业信息,因此除特别申明外,欢迎您非商业转载,并请您注明作品出处。
2.本公众号标注为【转载】的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 、企业或个人等的知识产权,请联系删除,本公众平台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3.本平台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本公众平台将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等。
4.“智医信”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以上声明内容的最终解释权归本公众平台所有,本声明将适用本平台所有原创、分享与转载文章,谢谢您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