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脾脏分为三部分,那么其上1/3与左下肺相邻,中间1/3与肋膈窦相邻,而下1/3与左侧胸膜和膈肌的肋部起始部分相邻。从实用的目的考虑,脾脏有壁层面和脏层面两个面(图2)。其凸的壁层面与膈肌相邻,而凹的脏层面与胃、肾、结肠和胰尾相邻(胃、肾、结肠和胰的表面)。
图2 脾脏的边界
除了脾门外,脾脏完全被两层腹膜所覆盖(图3)。
图3 覆盖在脾脏上的腹膜的矢状面观
在脾门脏层,腹膜结合对侧的大网膜形成脾胃和脾肾韧带。脾脏的两个主要韧带(图4和图5)起源于脾蒂。脾脏的被膜是由脏层腹膜形成的,它和脾脏本身一样容易破碎而且一样容易被损伤(图4)。
图4 脾脏的腹腔面比邻
脾门显示胃短和胃网膜血管在脾胃韧带里
图5 脾脏的次要韧带
脾脏的上极与胃紧密相连而且可能被它固定,脾下极与胃有5~7cm的距离。脾胃韧带在其上部包有胃短动脉,其下部有胃网膜左血管。它们应在钳夹后逐一切断,或将血管逐一结扎和切断,在此常用贯穿缝扎。
脾肾韧带包绕着脾血管和胰尾。脾肾韧带的外层来源于脾胃韧带的后层。将这层粗心地切断就可能损伤胃短血管。这些血管的出血可能是由于术者用食指和中指过度伸入脾窝,以试图松动和将脾脏向右侧搬动造成的。脾肾韧带本身几乎是无血管的,所以在切断时术者的手指应该放在脾蒂上(图6)。
脾脏有几条次要的韧带,它们的名字可以看出彼此的相互关系(图5):脾膈韧带、脾结肠韧带、胰脾韧带、胰结肠韧带和膈结肠韧带、脾前叶。脾膈韧带是由离开后腹壁的肠系膜与紧靠胃的脾上极表面的腹膜反折形成,它通常是无血管的,但在切断时应检查其潜在的出血可能。
弯曲或者异常的前叶血管,或一支胃网膜左动脉可能非常接近脾结肠韧带,它可能在不细心离断该韧带时受到损伤,从而导致大量出血。该韧带应在两把血管钳之间切断。
胰脾韧带存在于胰尾和脾脏不相连时(图5)。
胰结肠韧带是结肠系膜横向上的延伸,是连接结肠脾曲和胰体或胰尾的桥梁(图7)。
膈结肠韧带不是脾脏自身固有的韧带,它与脾脏没有相连,但脾脏位于其上方。它延伸于结肠的脾曲和膈肌之间,组成了“脾脏的地板”(图5)。
1. 脾动脉及其分支
在大多数人,脾动脉与肝总动脉和胃左动脉一样是腹腔干的一个分支。该动脉的长度为8~32cm,直径为0.5~1.2cm。脾动脉通常走行为跨过腹主动脉左侧,沿着胰体的上缘到达胰尾的前面并跨过左肾的上极。胃网膜左动脉多数起源于脾动脉主干,少数起源于脾动脉的末端或分支,极少数起源于脾动脉的中间或超级的终末分支。
由于有效的血液循环,脾脏可耐受脾动脉结扎,因此如有必要,脾脏仍可保留。外科医生应该记住,在靠近起始部结扎脾动脉,以免其破坏了胰腺的血供而导致血淀粉酶升高。在术前进行脾动脉栓塞,作为对高危脾切除术的辅助方法现已被推荐。
脾静脉与脾动脉伴行(图8),有时它走行在动脉的上方或下方。脾静脉的解剖概述如图9所示。其走行方式是高度变化的,没有一支脾静脉的走行与其他脾静脉相似。大多数胃短静脉的唯一特点是它们直接与脾脏相连,它们是直接进入脾脏,而不是通过脾外的静脉血管。胃网膜左静脉的回流是汇入脾静脉。
图8 脾静脉与脾动脉的关系
图9 脾静脉的解剖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经典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