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引领银行业保险业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财富   2025-01-20 11:12   北京  


编者按:2024年7月15日~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又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决定》深入分析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擘画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谋划了具有基础性和牵引作用的重大改革举措。本刊特别推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栏,全面反映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推进金融强国建设的具体行动和实践。

作者| 吴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一级巡视员」

文章|《中国金融》2025年第2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也提出,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做好养老金融等五篇大文章。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以下简称安徽金融监管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精神,紧密围绕金融监管总局和安徽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深入践行为民监管理念,引领银行业保险业在养老金融领域持续发力,助力完善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积极支持养老产业发展,着力提高老年人风险保障水平,认真做实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坚守金融业职能定位,深刻领悟养老金融的重要意义


一是养老金融是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撑。完善的养老保障是老龄化社会平稳运行的基础,需要充分发挥金融作用,保障养老资金安全,实现平稳保值增值,为公众的养老生活提供坚实保障。

二是养老金融为养老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养老产业涉及医疗、护理、旅游、文化、制造业等各个方面,对建设幸福友好的老龄化社会至关重要,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金融业可以通过信贷、险资运用、信托、融资租赁等方式为养老产业提供长期资金支持,在促进养老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是养老金融为老年群体牢固建立风险保障。由于老年人意外、健康等风险发生概率较高,长期以来保险业考虑自身经营风险,对老年群体的风险保障较为薄弱。大力发展养老金融,需要引导保险机构着力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意外、失能等方面的风险保障,加大相关保险产品供给,切实为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四是养老金融有效提升养老服务品质。目前我国养老服务的基本情况仍然是供需不平衡,大部分养老机构盈利能力较差,服务供给上仍以简单生活照料为主,能够提供康复护理、休闲娱乐、精神慰藉等服务的养老机构不多,护理型床位总量和占比也比较低,对失能人员的护理能力较为薄弱;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尚未形成完善的服务体系。目前银行保险机构在参与养老服务方面开展了许多有益探索,如投资设立养老社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等。发展养老金融有利于增加养老服务的多样性,按照人民群众的心理需求和生活习惯提供养老服务,提升服务品质,助力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

养老金融的安徽实践


  • 聚焦“基本+年金+个人”三支柱,参与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由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个人商业养老保障构成的“三支柱”养老体系。在第一支柱方面,配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做好与基本养老保险相关的金融服务,支持银行机构为全省5000余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提供社保卡账户管理、支付结算等服务,鼓励保险公司参与基金托管服务。在第二支柱方面,引导省内养老保险公司、养老金公司充分发挥精算管理、投资管理和风险管理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管理,保障基金安全,实现稳定保值、增值。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全省保险机构企业年金受托管理资产规模540.16亿元,服务企业1667个,惠及企业员工60.04万人,投资管理资产规模315.79亿元;职业年金受托管理资产规模631.45亿元,投资管理规模413.9亿元。在第三支柱方面,积极与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等加强协调,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加强个人养老金政策宣传,促进特定养老储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等新型试点产品落地,提供缴费灵活、收益稳健、凸显长期养老属性的金融服务。支持保险机构发展具有长期储蓄和养老风险管理功能的保险业务,进一步丰富拓展金融服务内容。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全省银行保险机构在售养老金融产品575款,涵盖储蓄、理财、保险等产品类型。全省银行机构开设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181.29万个,较年初增加23.14%;缴存资金6.39亿元,较年初增加43.6%。合肥试点特定养老储蓄余额79.85亿元。

  • 聚焦“建设+运维+普惠”三关键,满足养老产业发展需求

一是针对养老机构、养老设施等的建设、改造等项目资金需求,提供基本建设贷款、技术改造贷款等。例如,交通银行支持合肥市“滨湖雅园”养老项目建设3亿元,贷款余额7500万元。二是对养老机构、养老服务和老年用品制造企业的日常运营、设施维护等,提供流动资金贷款,针对养老服务供应链企业的融资需求,提供供应链融资产品。例如,建设银行通过“善营贷”产品为提供养老配套服务的企业实现定制化信贷服务。三是针对养老产业小微企业提供普惠金融贷款。例如,建设银行结合安徽区域特色,创新推出“医养贷”,满足民营小微型医疗卫生机构及民营养老服务机构的融资需求。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辖内银行机构向327家企业提供养老产业贷款88.77亿元,较年初增长153.63%。

  • 聚焦“健康+意外+失能”三需求,丰富老年保险产品供给

在健康保障方面,牵头省内多个部门建立全省统一的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制度,指导保险机构推出不限投保年龄、不区分既往病史的普惠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产品——“安徽惠民保”,有效弥补老年人健康保险长期缺位的问题。累计400万余人次参保,其中老年人参保占比超过30%,赔付占比超过40%。在意外保障方面,持续推动老年人专属意外伤害保险发展,丰富保险产品供给。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全省保险机构上市老年人风险保险产品465个,其中专属产品53个,为老年人提供408.19万人次风险保障共7.69万亿元,向13.27万人次支付赔款共2.09亿元。在失能保障方面,持续推动国家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引导承办保险机构在安庆试点地区健全市县两级服务网点,建立专业化队伍,完善信息系统,提升服务标准。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安庆市54.83万职工全部参加长期护理保险,提供护理风险保障120.07亿元,向1.6万人次支付护理费用896万元,切实减轻失能人员家庭负担,有效推动了当地护理和养老事业发展。

  • 聚焦“机构+社区+居家”三场景,探索养老服务多元模式

在机构养老方面,引导保险行业积极投资养老产业。支持保险公司在合肥、黄山等地打造养老社区、旅居养老服务产业,已落地项目投资总额30亿元。支持银行机构向养老机构提供预收资金、政府补助、应急医疗保证金安心养老平台监管场景服务,满足民政部门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养老机构资金监管的要求。在社区养老方面,支持银行保险机构与政府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社区照护中心,为老年人提供餐饮、娱乐、健康管理等服务。在合肥、淮北、淮南等市探索开展“保险服务社区”试点,重点为社区老年人开展多样化健康管理服务,将保险服务融入社区治理。在居家养老方面,引导保险机构根据客户需求对客户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开展健康、意外等风险监测,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上门照护服务。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省内近3000人次享受保险公司提供的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为543家养老服务企业提供责任风险保障114.27亿元。

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奋力谱写安徽养老金融新篇章


2024年以来,为推动养老金融加快发展,安徽金融监管局出台了多项支持举措。一是印发《关于促进养老金融加快发展的通知》,在全国较早建立涵盖养老保障、养老服务、养老产业、老年消费者保护四大板块,银行、保险和非银机构全类型,共计10张报表89个指标的养老金融统计体系。二是围绕参与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强化银发经济金融支持、提升老年人风险保障水平、优化老年人金融服务、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信息报送机制六个方面,提出打造特色化养老服务网点等25条工作举措。三是针对丰富养老金融产品、加快个人养老金发展、强化养老保险对灵活就业群体服务、提高“安徽惠民保”覆盖率等重点工作,明确年度发展目标。四是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养老金融专项工作协调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

下一步,安徽金融监管局将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持续深入推动养老金融发展。一是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抓住个人养老金政策全面实施机遇,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大个人养老金宣传力度,提高个人养老金覆盖水平。支持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养老金融产品供给,加快构建养老储蓄、养老理财、养老信托、商业养老保险协同发展的养老金融体系。二是促进养老产业发展。针对养老服务机构、养老设施等的建设、改造等项目资金需求,养老服务供应链企业的融资需求等,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会同省有关部门,梳理养老产业相关企业名单,探索建立“白名单”制度,立足需求导向,提供精准金融支持。加大养老服务机构责任保险供给,有效化解运营风险。配合地方政府通过强化政策支持,引导保险资金积极在安徽投资养老产业,促进已签约项目的加快落地。鼓励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参与构建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提供信息化、专业化支持。三是强化老年人风险保障。与省有关部门加强协调,加大支持力度,促进与医保相衔接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加快发展,提高参保覆盖水平,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目标。鼓励保险机构积极承办政府主办的长期护理保险,大力发展老年人专属保险,为老年人提供养老、医疗、护理、意外等全方位保障。四是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推进商业健康保险信息平台与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探索推动商业保险理赔与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实现“一站式”结算。支持商业保险机构积极参与健康安徽行动,创新完善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健康促进、疾病预防、慢病管理、就医服务、康复管理等健康管理服务,推动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发展,降低老年人疾病发生率。 

(责任编辑 马杰)

中国金融杂志
《中国金融》杂志以“权威、专业、理性、前沿”为理念,以“高端权威、高层读者、高效传播”为特色,以宣传金融政策、分析金融运行、报道金融实践为主旨,长期服务于金融改革和发展、服务于金融中心工作、服务于金融从业人员,是国内外了解中国金融的重要载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