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2024深圳暑期吴如皓魔术数学研修班活动

教育   2024-07-26 18:08   广东  
早点关注我,精彩不错过!
2024暑假,0717-0721,深圳红树林外国语学校,由吴如皓老师主讲的数学魔术研修班时隔6年再次回到了深圳。

大约是2019年前后,在我开始逐步深度研究数学魔术时,就了解到在海峡对岸的台湾,有以吴如皓老师为代表的研究数学魔术教学的团队。我在网上也找到了为数不多的蛛丝马迹了解了一二,并有幸在朋友引荐下认识了这个神奇的组织。

因为在至少在大陆,我目力所及还没有发现特别专门研究数学魔术的个人和组织,时常感到孤独。好在海峡对岸不算远,在qq上和吴老师交流了不少想法,这使得我突然找到了知音一般。

这不,吴老师一年一度的数学魔术研修班又来了,我也终于就近抽出时间,来一探究竟。



活动印象


由于工作原因,我只参加了0720-0721的1.5天的活动。不过这些内容的表面对我来说,应该只要点到为止就能举一反三来领会了。

0720一大早赶到红树林外国语学校,崭新的红砖结构建筑,真是给人一种古典又气派的感觉。

图1 红树林外国语学校

下图是活动现场的展板,看到写有数学魔术的内容立在学校里,还是有种内心迸发的激动。

图2 研修班活动展板

进屋和首次见面的吴老师打了声招呼就入座开始上课了。后来才知道,我基本算是乱入的,全场百八十号人,除了几个小朋友和我,应该都是正儿八经的数学老师了,而我应该是唯一的所谓数学魔术爱好者了。

作开场白的是“网友”陈洪杰老师,是个深耕小学数学的非常热情和投入的教育工作者。今天现场见到也符合想象。

图3 陈洪杰老师开场白

随后开课的是另一个“网友”何凤珠老师,也是吴如皓最紧密的搭档了吧。她带大家回顾了昨天的课程内容。真有种奇妙的感觉,感觉就是和梦想相关的化身做梦一样一个个地就在眼前了。她简单介绍了基于gilbreath shuffle的红黑、四条龙两个效果,以及用cross force做的魔方预言。嘻嘻,就这3分钟,我已经快脑补出一整天的课了。

图4 何凤珠老师在讲解(抱歉内容太精彩了,忘记拍人了)

随后吴老师终于开启今天的课。

真的有种恍惚的感觉。因为我初入这个领域时,就像看到所有魔术师作品的震撼一样记忆深刻,不仅是魔术的神奇,更是它和数学的联结之紧密、巧妙和作为素材来渗透数学知识的完美!所以我脑子里还清晰地存着吴如皓的书和视频里为数不多的影像,然而这个影像就活生生地在眼前了。

图5 吴如皓老师讲解

自然现场也是座无虚席,各位老师全情投入,我想这炎热的暑假跑来出差加班也是值得的吧!

图6 老师们听课中

课间我也和三位老师有一点简短的交流,对我这么个外行,很高兴获得他们的欢迎和认可。0721中午时候,我也饶有兴致地看着孩子们学到的表演,自己也演起来了,吓了孩子们好几跳。临走时候,也见到了几个其他“网友”,很是开心这种偶遇的发生。


内容回顾


之前在活动推文里,有介绍活动的主题内容:

图7 活动主题介绍

不过我看现场分享的内容,不知道是早就准备好还是临场,应该是远远比这丰富,中间发放的教具更是一件接着一件,还有惊喜抽奖环节,收获满满。

0721上午,讲到了用密码锁设计的不重不漏枚举、乘法原理和排列组合课,8*8幻方的奇妙性质,翻翻卡的设计和制作,5201314的关键牌魔术,以及基于二进制和校验码的数字心灵感应。

如果基于魔术来评判,这些内容自然没什么了,甚至这些内容都够不上不错的魔术流程。但是其背后层层递进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的渗透,实在就太巧妙和深入了。比如,我们设计课程的时候,需要保证大部分孩子能够启动思考,有一定困难但不能完全没有思路;传输出信息的过程需要控制节奏,保证认知不超载以符合认知规律,要一步步来而不可跳跃。这些是我从来没有想到过的,即同样是教一个魔术,这个教学的过程决定了孩子能收获哪些东西,这个应该才是数学魔术课的精髓,值得思考。

0721下午继续,吴老师又通过一个简单的连环游戏解释了什么是一个好的课堂任务,即所有人能够参与,遇到相似的困难,并有尝试的空间,这些哪怕是错误的过程都是非常宝贵的过程财富。接着是I love you和变色可乐的两个视错觉分享,变红心的一个小道具,来向我们展示如何结合情感的渗透以及认知的学习,一举两得。接着是精彩的牌张翻面,这个我熟悉的古老游戏变成数学课居然还可以这么好玩和深入,居然可以故意设计出困境让学生体会,中间还有化归的思想渗透。这些总结为“在尝试中总结有用的失败”,真是醍醐灌顶。

接着还讲到Richard Osterlind序列的探索规律的过程,猜想,归纳,尝试,有点像我总结的推理的3步(分析、推理和实验),果真连这个序列的名字都没有提,结果公式也没说,就专注在探索过程上了,这个对数学极致的侧重可能才是真正以数学为目的的数学魔术课需要专研解决的吧。接着是经典的non-transitivedice,依旧把这个作为素材在讲产生和发展想法的过程、化简、对齐,从局部到整体的思维,等等。

一天下来,我逐渐浸润在这一套专为数学打造的魔术教学的设计理念中,也逐渐有了感觉。即,学会表演、数学结论,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启发孩子在一条合适的道路上思考,并自然地接收到有意义的错误、过程和结果。至于结果是否符合标准答案,这本就不是关心的重点。看来我可以依照这样的思路,来重新审视一下我的数学魔术课设计了。

0721上午,是活动最后半天,整个过程礼物盒教具就发个不停。我们继续学习了色子和笔的非传递设计思路,6选1的水果预言,4*4的吉普赛测试卡和扩展为六边形的结果,并赋予其探索的过程,把动态操作静态化记录下来以帮助理解。这些细节的把控我想才是真正专业的教育工作者的老师会专业地关注和一般讲者不一样之处吧,值得细细思量和感受。

最后,吴老师带我们制作了很多的坠落方块的立体版本,几何之美直接呈现在大家面前,依旧有任务的设计,和孩子如何沟通的很多想法,一以贯之。


个人感受


虽然我之前百般想象,作为数学教学的数学魔术课应该无条件偏向数学的渗透。但我显然还是低估了真正的数学老师会如何做和看待。如本次活动的主题“学习的转折”,不仅表演魔术不再是核心目标,甚至解释其数学原理结果都不算是,而设计出合理的探索学习过程、任务,踩合适的坑,才是课程最核心的设计。我想我立马做到这一点还有点难,也会抹去我的特色,不过这一定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部分。

还有更重要的,这些内容正是我追求的数学魔术教育中我想认真学习的一环,能来实现就是最大的收获了。这次又朝着目标迈向了一步,收获了更多的信息,准备可以做更多的决策并执行了。

好啦,最后是和吴老师的合影,祝未来的活动越办越好!


图8 吴老师合影

我们是谁:
MatheMagician,中文“数学魔术师”,原指用数学设计魔术的魔术师和数学家。既取其用数学来变魔术的本义,也取像魔术一样玩数学的意思。文章内容涵盖互联网,计算机,统计,算法,NLP等前沿的数学及应用领域;也包括魔术思想,流程鉴等魔术内容;以及结合二者的数学魔术分享,还有一些思辨性的谈天说地的随笔。希望你能和我一起,既能感性思考又保持理性思维,享受人生乐趣。欢迎扫码关注和在文末或公众号留言与我交流!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


易拉罐的奇迹(二)——《易拉罐平衡》与《气体转移》
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决赛中的数列题解析(分析与方程方向第4题)
CATO原理中的数学与魔术(十四)——流程设计思路与升华
魔术里的交代与暗交代(三)——暗交代是怎么做的?
牛顿运动定律的谜团(四)——牛顿定律的数学模型
点击阅读原文,往期精彩不错过!

MatheMagician
当数学遇上魔术,当理性遇上感性,不仅可以在艺术的殿堂里擦出火花,展现魅力;也能在科学的世界里无所不能,摧城拔寨。马上,就是实现梦想的瞬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