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洗牌的秘密(六)——完美洗牌定理的应用(penehole's principle magic more等)

教育   2024-09-06 18:08   广东  
早点关注我,精彩不错过!
在完美洗牌数学部分的讨论中,我们介绍了关于它的三对定理,分别从单张单次洗牌时牌索引位置变化的规律,多次洗牌时的位置变化规律和整个操作的阶,以及两张牌之间的距离的变化规律三个角度来帮助我们理解完美洗牌的神奇性质。另外我们还补充介绍了完美洗牌的stay stack性质和变种milk shuffle。

从本篇开始,我们就这三个定理、与stay stack结合的性质,变种milk shuffle,包括他们的逆操作出发,来看看有哪些神奇的魔术。



往期历史回顾


在之前《关于洗牌的研究(六)——从数学到魔术之完美洗牌》和我给《数学文化》的稿件中,曾介绍了《完美三明治》(还可以很轻松地扩展为collector,之前的setting是对半开joker放中间,现在是顶部多移上来一张抵消,4Ace放中间即可,以对半开和转移牌为基准还算好记;间隔排列本来就是faro shuffle最大的特点,和collector,sandwitch就是有很多交集)和《洗牌巴格拉斯效果》(后来发现,其实这里分两叠的操作也可以不一定严格,也只需要局部完美即可)两个魔术,这两个魔术算是带我进入完美洗牌研究的两个入门作品,很好地代表了完美洗牌定理的基本应用。


简单回顾一下当时的表演内容。

视频1 完美三明治
视频2 完美洗牌巴格拉斯效果(很久以前的拍摄了,版本比较老,改进版以后分享)
详情大家可以去前面的文章看。今天我们带来另一个应用完美洗牌定理的经典作品,这个作品的作者不是别人,正是著名的Elmsly count的发明人,Alex Elmsley。



penehole's principle magic more和其背景


先看视频。

视频3 penehole's principle magic more
艾数,这是多少魔术欣赏者入门成为魔术爱好者学的第一个扑克手法呀!这几乎是所有packet counting trick的最基本的操作!

不过,如果只是一个艾数,可能并不能完全勾起我对他的兴趣,打开wiki,看到他的生平写到:

Alex Elmsley (2 March 1929 – 8 January 2006) was a Scottish magician and computer programmer.

没错,Elmsley不仅仅是一个魔术师,也是一个程序员!!!或者应该反过来说,他是一个程序员,还是一个魔术师!

我以前一直以为,像我这种带着纯理科思维来探索和研究魔术的人纯属异类,当世少有,古也难寻。于是也让我一直害怕,我是不是进入了人类知识的盲区,在探索一个像火星文一样可能一辈子都要坐冷板凳的领域。直到我发现了一个词,和两个人:

一个词:MatheMagician:A mathemagician is a mathematician who is also a magician.

两个人:Perci Diaconis,一个喜爱赌博和扑克魔术的斯坦福统计教授;Alex Elmsley:原来扑克魔术中这么重要的基础创作,竟然来自于程序员之手!

这个词让我仿佛找到了自己的使命,这些人仿佛像灯塔一样,指引着我前行。

当随着学习研究的深入,又了解到了更多地这个领域的大师们,还有速算大师Arthur T. Benjamin,著作等身的Karl Fulves,趣味数学家Martin Gardner,以及他们的好朋友,同样传奇的Ronald Graham和Colm Mulcahy等等。而且我发现,他们竟然集中喷井似的爆发于20世纪,这不得不一定程度上归功于那个世纪的两次工业革命。而我们正处在朝气蓬勃的21世纪的信息时代,有什么理由不继续把这些艺术发扬光大呢?

好在我在当代又认识了吴如皓,庄维栋这样的数学魔术师,还有无数数学和魔术上的前辈,指引着我前行。

这时我才发现,我并不孤单,而且,我终于在而立之年以前,找到了愿意毕生从事的事业。

回到魔术,这个名叫penehole's principle的原理出自almsley的毕生心血The Collected works of Alex Almsley,这部作品里有非常多无论数学还是魔术角度都十分优雅的作品。而我们今天介绍的penehole's principle则刚刚好完美地体现了完美洗牌第一定理的使用,而在魔术上我们也给与了一定的包装与优化,把一个location的平淡效果,变成了一个巧合效果的魔术。


学原理


设整叠牌的张数为2N,索引从0开始,整个魔术的核心操作的数学推导如下,其关心的核心属性,自然是所选牌张的位置值的变化过程(记得很久以前研究《多重巧合》等魔术的数学原理描述时,用到了整个牌叠全貌的描述,虽然可行但极其繁琐,现在看来,无非就是没有抓住和魔术有关的核心特征罢了):

1.  观众选牌以后,控制在位置N - 1处;

2.  切走超过一半的扑克牌,剩余的为牌叠张数为A,切出的牌叠张数为2N - A,N > A >= 2;

3.  此时对切出牌叠进行底部为参考起点的out faro shuffle,显然选牌从底部数的索引为(2N - A) - (N - 1) - 1 = N - A <= (2N - A - 2) / 2 < (2N - A) / 2;所以选牌一定位于底部开始索引的out faro shuffle的顶叠,其洗牌后得到的位置为:

(N - A) << 1 = 2(N - A)

那么从顶部索引的位置为:

2N - A - 2(N - A) - 1 = A - 1

因此,剩余牌A张牌最后一张的索引A - 1,刚好和此选牌的索引相同;

4.  两叠牌一起发完,发到剩余牌叠最后一张的时候,选牌出现。


当然,以上是严谨的数学推导,那数学直觉在哪里呢?其实也很好理解,在底下拿走大约一半以内的扑克牌的时候,原来out faro的两个牌叠需要做相应的变化,那就是匀下去大约一半的牌需要加在底叠上,使得两叠牌张数最多差1,即落下去2张,需要在选牌上补1张。经过faro以后再次位置翻倍,自然就和发出去的张数又相同了。而且可以看出,仅仅和头部选牌上的张数和切走的张数对应有关系。所以这个角度上,理解成顶部的奇数张in faro或偶数out faro更好理解。

另外还有一个理解角度是,选牌包括自己和以上的牌和以下的牌各半,拿走的一多半牌是上面这半加上一小部分,于是选牌以下部分的out faro shuffle,刚好能取走其上和加的这一小部分相同张数的牌在选牌下方,而选牌和往上的牌,自然就和剩余切出去的小半叠张数相同了!

这些描述虽然看起来表述繁琐了,但这更表达了过程的机理。你看,这就是数学直觉的作用,它帮助我们在机理上理解一个事情为什么是对的,虽然不是严格的证明,但是那种有点不严谨但是几乎正确的经验是我们人类站在逻辑之上掌控它的重要特点,能迅速通过估算高效探寻方向。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再去计算如果是1张怎么办,奇数张会怎么样等等,那就都在一个有目标的框架内,而不是一个真的只是执行逻辑的机器了。

而且,如果能明白这一点,会发现其实那个以底为开始索引的out faro shuffle,只需要在底部到选牌处是严丝合缝的就够了,后面错了都没啥关系,甚至连张数不对齐都没事,只要凑够选牌下面那些张即可,也就是比切剩下的牌距离一半的牌不少就行。即,和剩下的牌拼起来够一半就行,意味着这叠牌只要超过切出牌的一半但又不超过一半就行,可以让观众切!(唯一差别是顶部的Ace要留出来另外用,而超过一半时都不用担心了,如果第一次切的剩余很少就一定要超过,否则一半左右就足够了)!这就是理解的模型不一样导致理解深度的区别,进而对灵活应用创新的影响,神奇吧!

这一点是视频拍了很久以后才发现的,直接让这个作品的精确性难度以及观众自由度上都有了很大进步!

这样看起来,faro shuffle在这里面,起到的作用似乎只是精准快速数出两叠张数相等的牌而已,完全没有严格交错的精确性了,似乎是个大材小用了。不过换言之,除了faro shuffle,你又怎么能够当面做一个快速又合理的操作做到这个等量替换的牌张数呢?
这个魔术还有一个镜像版本,即把牌放置在N处,也就是倒数N - 1处,剩余所有操作也都按照从另一侧作为参考索引进行,切超过一半则等价于留不足一半,底部参考的faro shuffle则变为顶部的faro shuffle,最后的数牌,也得是从底部进行。

但是,无论是哪个版本,看起来都只是在执行计算机程序一般无聊,要成为一个拿得出手的魔术,我们还得从魔术上下功夫。



魔术原理


这里这么奇怪的设置显然是为了公式能够这么推导下来成立而已,搞多了就是浓浓的数学味的操作了,别说魔术师,数学家看了都不胜其烦。我根据原版的描述,折中地取了第一个(原)方案,因为相比切超过一半牌的相对好解释,从面向上发牌来停在特定的位置实在是太奇怪了。

这个魔术的原版流程就是这样的,可以看作是一个location流程,而完美洗牌的作用只是增加了一种展现你找到观众选牌的方式。没错,完美洗牌只是一个固定的排列改变的操作而已,甚至连随机性都没有,我们掌握规律以后,只是作为魔术的辅助展现方式存在。前面文章里介绍的《完美三明治》和《(改进)洗牌巴格拉斯》那已经是极致的应用了。

但我显然觉得不止于此,比如既然是一叠的张数和另一叠以选牌为底牌的张数相等,实际上是个两张牌位置的匹配流程,可以把只是找牌定为的divination加强为match了。而被匹配那一张就是一开始的底牌,是可控的,可以做一张类似“你选的牌”之类的卡片来做一个搞笑的效果。

这时候,我想起了用展示4张相同点数的牌作为endding的表演plot,那这里已经有一张了;发牌数牌了,因此底部两张都可以用,这就之差一张了。

很简单,切出去的那一大叠的顶牌不也是常量吗?在经过底部参考开始的out faro shuffle以后,如果是偶数张,顶牌不变;如果是奇数张,简单调整一下保持顶部就可以了;若是直接自由,那也控制好out faro shuffle底叠张数要多点即可;最后洗完以后,原顶牌会在新牌叠的底部。于是这4张包括选牌在内的所有相同点数的牌就全部找到了。

这里展示4张牌的顺序也很有讲究。第一张展示的自然是选牌被找到,这是第一层级的效果;然后才是发现匹配的那一张牌也是同样点数,这是第二个效果。此时千万不要接着马上去展示剩余牌叠发出去的顶部那一张,因为那是刚发出去的,和这一张的位置刚刚还相邻的一张,容易被发现。因此,这时候一定要去佯装思考,那还有两张去哪了,这时翻开切出来的后数出牌叠的底牌,最后在水到渠成地翻看剩下发出的顶牌。这时,因为时间的分离以及整体完整效果的呈现,强弱效果的组合,使得最后形成一个美好的画面,算是一个不错的结尾了。

我曾经想过再增加一个预言效果,因为毕竟整个所有的牌都是被强选出来的。不过被我否掉了。这个和《多重预言》里先感应,到预言不同,那里情节简单,这种感应到预测的效果加强可以使得效果变得丰富和立体。但是这个魔术的endding已经是一个不错的结局,加了预言只会提醒观众,哦,原来所有的牌都是你准备的,我压根没有好好选,好吧,又是个把戏。

于是魔术名字里多出来的more就用来区分这个了。

最后提示一下setting的情况,首尾各放置两张相同点数的牌(居然和心心相印魔术的setting是一样的),记住整叠牌的26张(实际是被想选走的牌拿走后的第25张,这样接下来一张的位置就是我们的setting位置了,都没有joker)。然后用dribble force强选顶牌,其实选到底牌也没问题,这里可以问观众要底还是底,如果是底,把原顶牌再置底一张替换其位置就可以了,是一个十分自然的微调罢了。

数学和魔术的结合,总是那么动人。

提个思考题,这里的penehole's principle magic more,还有以前的三明治完美洗牌,完美洗牌巴格拉斯,这三个都可以仔细的想,完美洗牌承担了什么作用?切牌的张数是不是有严格要求?哪些部分是必须严格洗来达成目标的,以至于会有很多的自由度?

总结清楚了,相信你对这个洗牌和相关的魔术应用方法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下期精彩抢先看!

视频4 指引巴格拉斯效果

我们是谁:
MatheMagician,中文“数学魔术师”,原指用数学设计魔术的魔术师和数学家。既取其用数学来变魔术的本义,也取像魔术一样玩数学的意思。文章内容涵盖互联网,计算机,统计,算法,NLP等前沿的数学及应用领域;也包括魔术思想,流程鉴等魔术内容;以及结合二者的数学魔术分享,还有一些思辨性的谈天说地的随笔。希望你能和我一起,既能感性思考又保持理性思维,享受人生乐趣。欢迎扫码关注和在文末或公众号留言与我交流!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


完美洗牌的秘密(五)——完美洗牌的性质和变体
易拉罐的奇迹(二)——《易拉罐平衡》与《气体转移》
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决赛中的数列题解析(分析与方程方向第4题)
CATO原理中的数学与魔术(十四)——流程设计思路与升华
魔术里的交代与暗交代(三)——暗交代是怎么做的?
点击阅读原文,往期精彩不错过!

MatheMagician
当数学遇上魔术,当理性遇上感性,不仅可以在艺术的殿堂里擦出火花,展现魅力;也能在科学的世界里无所不能,摧城拔寨。马上,就是实现梦想的瞬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