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微生态变化与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文摘   2024-12-16 15:30   重庆  
·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如何引用

[1]钟水娇,卢志勇,杨瑞娟,等.阴道微生态变化与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21(13):1890-1894.

关键词:阴道微生态;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宫颈病变; 宫颈癌; 相关性


全文主要内容如下






目的


分析不同宫颈病变患者阴道微生态变化及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探讨阴道微生态与宫颈病变及HPV感染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于该院就诊的361例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将研究组分为宫颈癌组(11例)、高级别病变组(CIN Ⅱ~CIN Ⅲ,64例)、低级别病变组(CIN Ⅰ,204例)、宫颈炎组(82例)。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且宫颈细胞学正常、HPV阴性女性140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阴道分泌物唾液酸苷酶(SNa)阳性、过氧化氢(H2O2)缺乏、白细胞酯酶(LE)阳性、pH值>4.5、N-乙酰氨基己糖苷酶(NAG)阳性情况,观察细菌性阴道病(BV)、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滴虫性阴道炎(TV)情况。检测并记录不同宫颈病变严重程度患者HPV亚型感染情况及不同亚型感染患者微生态情况。





结果


宫颈癌组、高级别病变组、低级别病变组、宫颈炎组与对照组SNa阳性、H2O2缺乏、LE阳性、pH值>4.5、NAG、B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宫颈炎组、低级别病变组、高级别病变组、宫颈癌组随着病变严重程度的加深,阳性率不断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组VVC、T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61例患者中HPV阳性265例,阳性率为73.4%,其中高危型HPV(HR-HPV)阳性250例,占比为94.3%(250/265),低危型HPV(LR-HPV)阳性15例,占比为5.7%(15/265)。宫颈癌组HR-HPV阳性率为90.9%(10/11),高级别病变组HR-HPV阳性率为87.5%(56/64),低级别病变组HR-HPV阳性率为83.8%(171/204),宫颈炎组HR-HPV阳性率为34.1%(28/82),各组阳性率与宫颈炎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R-HPV阳性率占比最高的3种亚型分别为HPV52、HPV16、HPV58,宫颈癌组HPV亚型以HPV16为主,占54.5%。高危型HPV感染患者SNa阳性、H2O2缺乏、pH值>4.5、BV比例均高于低危型HPV感染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与低危型HPV感染患者LE阳性,NAG阳性,VVC、TV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主要结果图表)

表1 5组阴道微生态检测情况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宫颈炎组比较,bP<0.05;与低级别病变组比较,cP<0.05;与高级别病变组比较,dP<0.05。



表2 不同宫颈病变严重程度患者HPV亚型感染情况[n(%)]

续表2 不同宫颈病变严重程度患者HPV亚型感染情况[n(%)]



表3 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与低危型HPV感染患者微生态检测情况比较[n(%)]





讨论


近年来,阴道微生态的改变在CIN及HPV感染中的作用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有研究表明,阴道微环境的紊乱可增加CIN的发生风险,尤其是阴道H2O2浓度、pH值、SNa异常在CIN发生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且CIN的病变级别越高,阴道内H2O2浓度、pH值、SNa异常率亦增加。本研究结果显示,宫颈癌组、高级别病变组、低级别病变组、宫颈炎组与对照组SNa阳性、H2O2缺乏、LE阳性、pH值>4.5、NAG、B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宫颈炎组、低级别病变组、高级别病变组、宫颈癌组随着病变严重程度的加深,阳性率不断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在H2O2缺乏、LE阳性、NAG阳性时并没有表现更高的阳性率,可能是因为样本量过小,但在SNa阳性、pH值>4.5、BV阳性率明显更高。5组VVC、T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研究表明,BV与宫颈病变进程和HPV感染有明显相关性,原因可能是由于BV中厌氧菌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胺和亚硝基胺,亚硝基胺具有致癌作用,使宫颈上皮由低级别病变向高级别病变转化,进而促进宫颈癌发生,提示BV可能在低级别CIN向高级别CIN及宫颈癌发展过程中存在协同作用。BV患者阴道内pH值升高,乳酸杆菌缺失,导致对HPV易感性增加,同时BV会导致阴道分泌物中黏蛋白降解酶增加,从而破坏阴道黏膜屏障,提高HPV易感性。


361例患者中HPV阳性265例,阳性率为73.4%,其中HR-HPV阳性250例,占比94.3%(250/265),LR-HPV阳性15例,占比5.7%。宫颈癌组HR-HPV阳性率为90.9%(10/11),高级别病变组HR-HPV阳性率为87.5%(56/64),低级别病变组HR-HPV阳性率为83.8%(171/204),宫颈炎组HR-HPV阳性率为34.1%(28/82),各组阳性率与宫颈炎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HR-HPV感染与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致病机制可能是HPV感染宿主后,以游离态潜伏于基底细胞层,并在细胞层内进行复制,引起细胞感染,当宫颈表皮细胞脱落后,病毒释放到周围环境中,病毒核酸与宿主细胞进行整合,使宿主细胞发生基因突变,使细胞生长调控和机体免疫系统受到破坏,引起瘤变或癌变。本研究阳性率占比最高的3种HPV亚型分别为HPV52、HPV16、HPV58,与XIANG等对武汉地区HPV感染类型分布情况的调查结果一致。李华等和王秀芳等的研究中,HPV感染占比最高的3种亚型都为HPV16、HPV52、HPV58,与本研究亚型相同,但顺序稍有不同,可能为地区差异所致。不同地区的人群由于生活方式、气候环境及种族基因易感性的不同,会导致同一个国家不同地区的HPV 流行型别稍有差异。但本研究宫颈癌组HPV亚型仍然以HPV16为主,占54.5%,可见HPV16仍然是本地区最主要的导致宫颈癌的亚型。高级别病变组和低级别病变组阳性率占比最高的3种HPV亚型均为HPV52、HPV16、HPV58,宫颈炎组阳性率占比最高的3种HPV亚型为HPV52、HPV16、HPV18。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危型HPV感染患者SNa阳性、H2O2缺乏、pH>4.5、BV比例均高于低危型HPV感染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与低危型HPV感染患者LE阳性、NAG阳性、VVC、TV感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罗秀清等[17]对710例患者进行HPV和阴道微生态检测发现,HR-HPV 感染患者VVC、TV、LE阳性,H2O2缺乏情况,与本研究基本一致。关于VVC和TV在宫颈病变与HPV感染发挥作用上目前尚存在争议。1项Meta研究表明,VVC是 HR-HPV 感染的高危因素,而TV与HR-HPV 感染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并认为VVC感染可通过炎症反应增加组织通透性,产生侵袭酶类,破坏生殖道上皮细胞,使HPV易感,而HPV感染又可通过微创伤破坏阴道的防御屏障,导致菌群失调,从而进一步加重VVC病情。杨瑾等报道,VVC 及复发性VVC是高危型HPV感染的高危因素,高危型HPV感染且合并VVC的患者,VVC治愈后,85%的感染者在1年后HPV转阴,而未转阴者大多合并复发性或难治性VVC。钟阳清等的研究也表明,VVC、TV与HPV感染有关联。但也有学者认为,VVC、TV与HPV感染并无关联。还有学者通过一项Meta分析提出VVC 是 HPV 感染的保护因子,其与CIN无明显相关性,并提出假丝酵母菌未来可以作为HPV治疗性疫苗的新佐剂,其能通过增强T淋巴细胞增殖来强化免疫应答反应,从而起到保护宫颈的作用。本研究显示,VVC、TV在不同宫颈病变患者和HR-HPV感染组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本研究VVC、TV患者数量较少有关。


综上所述,阴道微生态失衡与HPV感染及宫颈病变密切相关,阴道微环境的紊乱可增加HPV的易感性和CIN的发生风险,且随着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加深,阴道微生态失衡情况更严重,持续的微生态失衡可能是继发宫颈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临床在宫颈癌防治过程中应全面评估患者阴道微生态状况,维持微生态动态平衡,对预防HPV感染、宫颈癌治疗及转归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内容有删减,原文阴道微生态变化与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研究刊登于2024年21卷13期

作者:钟水娇1,卢志勇1,杨瑞娟2,刘玉华1△,潘 勇1,朱雅文1

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妇幼保健院:1.检验科;2.妇科

说明:本文为《检验医学与临床》原创文章,其他媒体、网站、公众号等如需转载本文,请联系本刊获得授权,并在文题下醒目位置注明“原文刊发于《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21卷13期”


编辑:刘煦

审阅:王明丰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致力于向广大读者、作者及医务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提供检验和临床医学的最新资讯和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