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身家70亿,72岁的摩托车教父还在卷
文摘
2024-11-18 15:47
宁夏
今年以来,宗申动力股价节节上涨。
而背后拥有“摩托车教父”之称的左宗
申,虽然已是古稀之年,却仍在折腾不断。
也正是得益于这番折腾,左宗申及其家族财富上涨到了70亿元。
作者 |
阳一
编辑 |
朗明
图片来源
|
视觉中国
2013年,宗申集团创始人左宗申,在北京与两位人士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速度竞赛:左宗申骑摩托,另外两人乘地铁和开车,一起从宣武门出发,看谁先到前门。
左宗申赢了,他全程只花了10分钟。
这一年,左宗申61岁。在摩托车江湖中,他创办的宗申集团,是当时鼎鼎大名的重庆“摩帮”的“扛把子”。时至今日,在全国摩托车销量榜上,宗申集团仍排在第三。不过,左宗申在今年已再进一步:他正准备将当年重庆的另一摩托车巨头隆鑫通用收归旗下,如果成功,宗申集团将登上国内摩托车“第一厂商”的王座。
但实际上,宗申集团的业务,并不仅限于摩托车。在北京“赛车”的前一年,宗申集团已悄然下场开始“造飞机”了。
2024年,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宗申动力由于可为通航飞机和无人机提供动力系统,乘上了“低空经济”的东风,春节后股价便一路震荡攀升,每股从2月的4.45元涨至10月31日的35.33元,最高涨了近6倍。
凭借此番大涨,今年10月底,左宗申家族以70亿元财富登上了2024年胡润百富榜。
但从“造摩托”到“造飞机”,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宗申集团仍然在转型的路上前行,年已72岁的左宗申,也不得不继续扛起这家300多亿市值公司的重担。
一统重庆
“
摩帮”江湖
左宗申当年在北京“赛车”时,国产摩托车行业正几近“行到水穷处”。
作为出行工具,摩托车性价比不如自行车,面对汽车的普及又全无还手之力;再加上面临众多大中型城市公布的“禁摩、限摩令”,摩托车市场已逐渐收缩。
因此,左宗申逮住了机会,就想对外界展示一下摩托车的便利性。
但当时估计他也没有想到,在10年后,国内摩托车行业会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重回大众视野。而在未来,他有可能将成为这片江湖新的“摩王”。
2022年前后,短视频平台上摩托车跑山、环城的视频火爆,骑手们外观时尚的座驾、帅气的装备以及他们在蜿蜒的道路上一路飞驰的背影,轻松收获了上百万点击,也吸引了大量玩家涌入摩托驾照的考场。
“北漂”女白领明明还记得,她在2022年底报考摩托车驾照时,市场的火爆程度。“报考的都是年轻人,练个车还得排队”,明明感叹。
在北京,四环是个分界线。除了稀有的“京A”外,目前京B牌照的摩托车只能在四环外行驶。但是,明明仍然花了2.5万元,买了一辆249CC(立方厘米,Cubic Centimeter的缩写,用来表示发动机气缸的总容积)排量的新车。和她一起的,还有大批摩友,他们会在空闲时间,相约一起骑车进山露营。这是他们释放情绪的方式,同时,也是社交的一张全新名片。
摩托车在社交平台上被“激活”的同时,电动化对大众出行的改造浪潮正扑面而来。2019年后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超过时速限制的电动两轮车被划入电动摩托车行列。新型的摩托车成为了电动自行车的替代品,进而开始面对排山倒海的用户换代需求。
2021年,国内一直“冰封”的摩托车销量重回2000万辆。到了2022年,这一数字上涨到了2142万,同比增长了6.79%。其中,250CC以上的大排量休闲娱乐摩托车产销量分别同比增长了47.51%和44.68%。
大排量、电气化,传统摩托车企们找到了新的支撑点。
宗申集团的赛科龙品牌早就在专注于大排量摩托的生产。在摩托车电动化进程中,宗申仅在2021年,就卖出了37.58万辆电动摩托,跻身全国前五。在2022年和2023年,摩托车销量前十企业中,只有宗申和隆鑫两家公司,同时在燃油和电动摩托销量榜中进入了前十名。
在今年上半年摩企燃油摩托车销量排行中,隆鑫和宗申分别以79.10万辆和48.25万辆的数据,列在第二、第三名。
“现在摩企又卷起来了,而且卷得比以前更厉害,今年的摩托车价格一直在下降。”一位摩托车爱好者说。另一位摩友则吐槽说,自己10月花一万多元买的摩托车,日系复古踏板小排量,20天不到价格就降了2000元。
作为摩企中的“卷王”,左宗申有了更大的野心。
今年8月底,宗申集团旗下主营摩托车发动机的上市公司宗申动力发布公告称,其参股公司宗申新智造拟出资33.46亿元,收购隆鑫通用约5.04亿股。由于隆鑫通用创始人涂建华的反对,该重整计划延长执行期限六个月。
如果该交易顺利完成,左宗申将会成为隆鑫通用的实控人。在摩托车行业中,“老三”和“老二”即将成为“一家人”。而它们上半年的销量总和,超过了排名第一的江门大长江集团。
这意味着,左宗申将成为中国摩托车行业真正的“王者”。
在这背后,还有另一重意义。隆鑫通用和宗申动力,都是当年大名鼎鼎的重庆“摩帮”中的领头羊,再加上早已被吉利控股的力帆股份,它们被业内并称为重庆摩帮“三巨头”。而在上世纪90年代,正是重庆“摩帮”,托起了中国摩托车业的黄金时代。
摩帮“三巨头”浮沉
宗申集团的22年发展史,就是一部重庆“摩帮”,甚至国内摩托车产业的浮沉录。
▲
2017年4月21日,重庆,江北区50位哈雷车主齐聚
“山城”重庆,还有另外一个称号,那就是“摩都”。
这里的摩托车保有量,居于全国首位。
重庆人对摩托车,也具有特殊的感情——不只是因为这里地形特殊,骑摩托出行最为方便;
从产业的角度来看,想当年,摩托车也是重庆制造业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1979年,国内第一辆自主生产的摩托车“嘉陵CJ50”在国庆盛典中驶过长安街,将嘉陵摩托推向了全国。而嘉陵厂正是出自重庆。
之后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嘉陵”在国内很多人心目中都是摩托的代名词;背靠嘉陵摩托的产业链和重庆的工业基础,大家都赚到了钱,重庆也兴起了一大批民营摩配企业。它们规模较小,还处于无序竞争状态,但一片勃勃生机。
1992年,在重庆已经开了10年摩托修理铺的左宗申发现,即使是当时知名的嘉陵、雅马哈等摩托车品牌,也并未拥有自己的发动机。当时已经40岁的修理工“左师傅”,拿出自己积攒多年的20万元,又借了30万元,注册成立了重庆宗申摩托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开始研究发动机。
一年后,宗申公司的第一代发动机问世,排量达到700CC,还省油。“物以稀为贵”,左宗申一下子拿到了当时的重庆五中摩托车厂2万台的订单。产品做出来的那一个月,他光定金就收到了100万元。到了1995年,公司的营收就超过了5000万元。
察觉摩托车发动机商机的,不止左宗申一个人。左宗申成立公司的同一年,时年54岁的重庆人尹明善投入20万元,开始创业研究发动机。一年之后,曾经的煤矿工人涂建华也把自己的几十万元身家,全部投入了摩托车发动机生产中。他们创办的公司,先后发展成为后来的力帆和隆鑫两大集团。
在其他摩配厂仅仅做简单的摩托车配件和组装活儿时,力帆、隆鑫和宗申从群雄林立的重庆市场冲杀而出,并先后依靠发动机业务提供的商业积累,进军摩托车整车制造领域。
发动机是摩托车的“心脏”,在车辆的总成本中能占50%。拥有低成本发动机,就是三巨头在摩托车市场中竞争的一张王牌。而为它们生产配套的厂家们,也大多集中在重庆。重庆的民营摩企们,既山头林立,又紧密结合,共同组成了充满江湖气息的重庆“摩帮”,在海内外市场上攻城略地。
2000年时,重庆的摩托车出口量占到了全国出口总量的52%,达到103万辆。尤其是越南,据当地媒体报道,当时市场上有超过62%的摩托车来自中国,其中大部分又来自重庆。
到了2001年,力帆的摩托车产量突破70万辆,隆鑫接近60万辆,宗申57万辆,和“老大哥”嘉陵一起,高居这一年摩托车企业产量榜前十。
重庆
“
摩
帮”成功攀上了摩托车产业发展的高峰。但“内卷”竞争的战火,也随即燃起。一场“摩帮”企业争相降价的“火拼”从2000年左右启动。出口价格战最惨烈的时候,重庆产的“梦2”摩托在本地卖4000元,在越南甚至只要不到3500元。
利润空间不断被价格战压缩的同时,重庆摩托车产业在国内遇到了严峻挑战:家用汽车普及率快速提升,挤压了摩托车的市场空间。同时,在2003年后,出于城市管理、环境保护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原因,国内大中型城市开始逐步推行“禁摩、限摩”措施。
2013年,焦虑的左宗申在北京街头“赛车”时,摩托车市场已在逐步萎缩。2010年时,重庆摩托车产量还有850万辆,到了2019年,已缩水到只有400万辆出头。
尽管市场占有率仍然较高,但转型是摆在“摩帮”三巨头眼前的必然命题。转型的方向也不外乎两种:跨界其他产业,或者把产业链拓宽。
力帆选择的是后者。从2003年起,尹明善开始下场“造车”,试图把公司在动力系统和制造方面的优势应用到方兴未艾的新能源汽车上。隆鑫则是另一条路线的代表。涂建华成立了隆鑫控股,先后入局了地产、金融、工业、环保及再生资源利用、汽车贸易等领域。隆鑫的商业帝国扩展之下,2012年涂建华的财富达到了120亿元。
谨慎的左宗申选择了“双管齐下”。一开始,宗申集团的步子迈得并不大,一边推动产品向清洁能源、电动产品升级,做绿色的动力系统,一边扩展业务线。从2003年起,宗申试水过铝合金制造、坐垫制造、小型汽车制造等业务。但在2008年时,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宗申的海外业务几近停摆,左宗申干脆决定全面收缩,砍掉过于繁杂的业务线,重新专注于公司核心的摩托车业务。
“金融危机是市场给的思考机会。”他说。但左宗申并未停下转型的脚步。思考之后,2012年左宗申提出,公司要
“二次创业”
,聚焦以10~20年为跨度发生的产业波动。发力的方向,仍是他熟悉的机械制造。
2012年,宗申动力与意大利一家制造公司等联合设立合资公司,主要从事微耕机、拖拉机、割草机等农具和配件制造业务。到了2017年,宗申动力又收购了主要生产发动机、发电机和园林机械的大江动力,将宗申动力的主营业务从摩托车发动机向通用机械拓展。
但令人吃惊的是,“二次创业”时已60岁的左宗申还提出,要进军通用航空领域。
一个“造摩托”的,想要“造飞机”,听起来简直是异想天开。但左宗申态度坚决。他曾表示,提出这件事时,集团内部已经论证了一年多,没有任何理由能让他停下脚步。
2011年,宗申集团买断了美国通用飞机制造商温德克公司的专利、生产模具等所有的知识产权,还把其核心骨干力量签约到了中国。2012年,北京“赛车”的前一年,宗申集团成立了重庆西南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2014年9月,宗申集团宣布启动无人机发动机制造项目。2015年,宗申收购了北美最大的水上飞机公司,和中民通航开始合作,在3000米以下的低空领域布局。一年后,宗申动力还成立了子公司宗申航发,专门制造中小型航空活塞发动机。
在左宗申的规划里,公司不仅要造飞机,还要涉及从飞机制造、机场建设,到飞机维保、租赁、航空俱乐部等项目,涵盖整个通用航空产业。左宗申表示,公司有制造业经验和资源,“有能力承接生产航空的零部件和动力系统”。而民航的投入较大,通用航空则更能发挥产业链的协同效应。
这个庞大的构想,还在布局之中。但宗申动力却已真的造出了飞机发动机。在2018年珠海航展中,翼龙-1D察打一体无人机上搭载的国产航空活塞发动机,就是出自宗申航发。
今年11月12日开幕的第十五届珠海航展上,宗申航发携带航空活塞发动机、电动变距螺旋桨和一批高端航空零部件参展。据了解,在航展上,宗申航发还将与山河星航、中航无人机签订合作协议。
站在当下的浪潮中回头看去,也正是2008年的那一次“思考”,挽救了宗申集团。
“三巨头”中,力帆和隆鑫迈的步子还是太大了。在庞大的汽车产业中,力帆的技术和资金显然并不够用。2020年,资金链断裂的力帆宣告破产。而急于扩张的隆鑫也负债高企,2022年2月,隆鑫系旗下13家公司被裁定破产重整,几度延期后,还是宗申集团打破了它无人“接盘”的僵局。
重庆“摩帮”已成往事。接下来,宗申集团的“低空经济”梦想,还将展开。
接班难题
随着左宗申逐渐将公司重心转移,宗申动力已不是当初那个单纯的摩托车发动机制造商,而是已经延展到目前的摩托车发动机和通用动力机械双主业。
在通用动力机械方面,在收购大江动力并表后,宗申动力覆盖的产品包括了通用汽油发动机、发电设备、园林和农机设备等。2021年,公司通机产品营收占比已提升至57%,并连续几年在占比上超过了摩托车发动机业务。
▲
2023年10月28日,武汉国际博览中心,观众在2023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现场参观
各种收购和调整的影响下,自2021年至2023年,宗申动力的营收从91.76亿元,下降至81.51亿元。
公司近三年净利润分别是4.81亿元、3.90亿元、3.62亿元,分别同比下降了18.17%、17.84%、7.26%。
但由于摩托车市场销量回升,2023年,宗申动力的摩托车发动机业务产品销量实现252.04万台,同比增长12.98%,销售收入达到33.64亿元,同比增长18.72%,相比2022年,止住了下滑的势头。而其通用机械业务占比达到47%,超过了发动机业务41%的占比。
2024年,宗申动力营收开始反弹,在今年前三季度,营收达到73.04亿元,同比增长27.02%;净利润3.91亿元,同比增长了4.78%。在摩托车发动机和通用动力机械两大核心主业,均实现了销量和营收的增长。此外,在高端汽车零部件业务上,公司也实现了超过5亿元的收入。
在11月的第三季度业绩交流会上,宗申动力还特别提到,公司的航发业务终于结束了“烧钱”阶段,实现了扭亏:前三季度实现了1.32亿元营收,净利润接近1100万元。而在2023年,宗申航发营收约9322万元,净利润亏损了4322万元。
在11月8日披露的调研公告里,宗申动力表示,目前宗申航发的订单保持持续交付,并已于2023年6月30日获得重庆证监局上市辅导备案的受理。
看起来,目前宗申动力的转型正处关键时刻。但左宗申已然72岁了,企业的接班问题,已是避不开的话题。
左宗申有一个女儿左颖,和很多“企二代”一样,她很早便出国留学,但是对接父亲的班并无热情。直到亚洲金融危机后,左颖才在2009年回国帮助父亲渡过难关。目前,在宗申集团中,左颖并无任职,其名下股份也在2016年清空,看起来,仍是不想接过宗申集团的担子。
有意思的是,早期左颖曾经注册过新能源相关的公司。不知道是否是受到女儿的影响,左宗申也带动公司在进行产业转型升级。2023年5月,宗申动力公告称,拟出资3.24亿元收购东莞市锂智慧能源有限公司60%的股权。这意味着,宗申动力开始布局新能源电池和储能业务。而这笔溢价收购,也在2023年给公司带去了2.77亿元的商誉。
摩托车产业是否会重新借电动化趋势“复苏”,还是个问题。重庆“摩帮三巨头”中坚持至今的宗申动力,未来的发展,还要取决于整个“低空经济”产业的进一步完善。
而年过古稀的左宗申,目前面临的另一个最大的问题,还是如何把自己的想法传承下去。
END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财经天下杂志公众号
▼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0MTc0MzMyMQ==&mid=2247487028&idx=1&sn=0f8bd71acbbc3cbada173403e3510c3a
财经天下WEEKLY
《财经天下》周刊官方账号,提供有品质的深度报道,讲述中国企业在时代浪潮中的精彩故事。
最新文章
停播73天,小杨哥快要复播了
芒果TV靠麦琳挣了多少钱?
直男小米,开始男女通吃
潮汕老板在抖音翻红,35天卖出11个亿
身家70亿,72岁的摩托车教父还在卷
NBA,没人看了?
女儿亏掉30亿,浙江大佬坐不住了
昔日“硅王”,要夺回失去的十年
李书福整编,极氪要扛大旗了
阿里3个月赚了超400亿
京东,越来越能打了
腾讯净利暴涨,这次靠的不是视频号
国产手机,跟3000元说再见
北上广中产,在迪拜“抢房子”
李子柒,一夜涨粉380万
杭州网红大楼,没有网红
日赚1个亿,牧原从ICU跑进了KTV
当下火爆市场的基金,究竟有何魅力?
“神车”问界,带飞背后的大佬
买不起黄金的人,盯上了“金包银”
中国平替给戴森上了一课
陈天桥找到了新“盒子”
财大气粗的米哈游,开始省钱了
山姆成了李佳琦的对手
江苏“药神”夫妇,决心再搏一把
合肥大佬,买了一家上市公司
山东8元把子肉,喂饱北京打工人
2024年,开家金矿有多赚钱?
叫板宝马3系的捷豹,只卖15万了
小马宝莉卡牌:新一代人的“上头”玩具
搭上华为快车,70后夫妻身家60亿
知名家政平台停摆,有人刚充值10万元
山姆杀到胖东来大本营了
卖电池边角料,宁波兄弟身家90亿
18万,跑马拉松的人越来越多
一家创始人隐去的明星公司,无人收场
李嘉诚甩给北京楼市一张王炸
北上广中产疯抢“始祖鸟平替”?
业绩超预期,伊利一天涨了94亿
手握1000亿,理想度过了危险期
女首富,终于换人了
2011亿!比亚迪单季营收首超特斯拉
新车80万,雷军变了?
卖麻辣烫的东北人,上海买下一栋楼
三双丑鞋,一年卖了500亿
绝望的“榜一大嫂”
披萨19元,必胜客要抢萨莉亚地盘了
微信“开闸”放水
西餐界“蜜雪冰城”,闷声赚了4个亿
年轻人抢爆“电子茅台”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