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不起黄金的人,盯上了“金包银”

文摘   2024-11-11 08:31   宁夏  

作者 | 于盛梅
编辑 | 余源
来源 | 中国新闻周刊



“在金店2万多元的镯子,你可以用1000多元拿下。”

在短视频平台上,某“金包银”品牌上传的作品中,只见师傅用机器将黄金压成薄如蝉翼的金箔,经过修剪、定形,熟练地用器具将黄金薄片覆合在银镯子上。修整、打磨、纹饰,一只“金包银”手镯就做好了,“只需要1克的黄金,就能做成金包银效果的古法素圈手镯。”
随着2024年以来黄金价格连续创下新高,周大福、周生生、潮宏基、老凤祥等知名黄金品牌的首饰金金价都突破了800元/克的关口,在价格上更占优势的金包银产品悄然走红。与纯金相似的精致样貌,却不到纯金饰品十分之一的价格。

金包银“花小钱,办大事”的宣传口号听着非常响亮,但不少行业人士对相关产品却充满抵触情绪,更有从业者直言:就像是LV门店旁边开了一家高仿店,让人犯硌硬。

金包银产品真的可以带来黄金般的体验吗?火热的趋势又能持续多久?

高金价带火黄金“贵替”

金包银,顾名思义,通常是在银的表面覆盖一层薄薄的黄金,使其外观呈现出与纯金相似的黄色。一位金包银店主介绍,这种设计是为了降低首饰成本的同时,还能拥有黄金的质感和外观。

广东南方黄金市场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国家注册高级黄金分析师宋蒋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金包银并不是什么新鲜物种,相关工艺已经存在很久,只是今年以来一路走高的金价让金包银相关饰品走进了大众视野。

金包银在市场最大的优势在于价格。其外观与纯金首饰相差无几,但价格却比纯金产品要低出许多。浏览购买金包银产品的相关评价,“性价比”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

“同样的佩戴效果,却不到十分之一的价格,实现黄金自由了!”“千元拿下流行款金手镯,真是花小钱办大事”“结婚预算有限,不想没面子,买金包银三金补足仪式感”……

正在挑选首饰的齐梦,偶然刷到了金包银产品制作过程的短视频,感叹“这和黄金好相似”。在她看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首饰金金价从今年年初到现在涨了超过130元/克,超过800元每克的高金价实在让人下不去手,但金包银消费起来压力就小多了,“花千百块钱就能感受到几千甚至上万元金饰带来的情绪价值满足”。

齐梦还发现,和传统印象中样式单一的金包银不同,目前金包银产品的样式选择较多,不乏碎冰冰、卷草纹等流行设计工艺。不仅如此,不少金包银品牌还承诺可以对金包银产品进行“回收”,且按照购买时的克重,这样的承诺在一定程度上也打消了不少疑虑。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一些金包银产品宣传是黄金“平替”,但对比一些百元价位的合金首饰,其动辄上千元的价格更像是“贵替”。

中国新闻周刊走访了解到,金包银产品的价格计算方式为:当日金银价格+手工费。金银价格均按照当日价格来计算,产品视具体种类不同,手工费一般在20—30元/克。

比如一款古法金手镯,总重20.9克,按照11月5日的金银价格计算,金重1.9克,银重19克,手工费20元/克,总价算下来是1748元。

金包银手镯样式。图/受访者提供
线上销售,成为金包银产品开疆扩土的一块重要阵地。据媒体报道,有业内人士透露,最近一个月,网络上就多出了几百家“金包银”销售直播间。

随着金包银的制作视频在社交平台流行,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了这类产品,金包银也开始火到线下。多位打金店店主在社交平台表示:“我们店每天都有来问有没有金包银卖,比问纯金产品的多好几倍,在犹豫要不要转做金包银。”

另一方面,黄金价格飙升导致金饰消费遇冷,也让黄金从业者倍感压力,因此有不少商家改卖金包银产品,这也促成了金包银的流行。一位转卖金包银产品的店主表示:“今年行业生存很困难,金店靠卖黄金都养不起员工和房租了。”

爆火背后的乱
但金包银带来的“黄金自由”,真的很稳吗?

本来心动金包银的齐梦,也看到了不少金包银产品的“避雷帖”。其中,氧化变色、磕碰断裂、店铺跑路的经历让她警惕起来,“买合金首饰只需要几百块,上千块的金包银不算便宜,而且感觉水很深”。

齐梦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令她打退堂鼓的,除了体验问题还有回收问题,市面上多家金包银商家都只回收从自家卖出的金包银。

这意味着如果上游厂家出现问题,消费者很容易遇到回收无门的情况。要是店家倒闭跑路,后续产品的维护就更无从说起了。

宋蒋圳也指出,其实大部分客户是不会去找商家做回收的。因为回收过程中要考虑佩戴中出现的黄金损耗现象,很容易出现纠纷。

“更重要的是金包银产品要绝对公正客观地鉴定,难免要进行破坏性检测,检测之后首饰就废了。”宋蒋圳强调,从保值投资的角度看,要么买金、要么买银,金包银类产品还是存在一定的价值风险。

况且,金包银产品本身也有很深的“门道”。齐梦发现,不同金包银厂商的价格体系并不相同,款式相似、重量相同的产品,报价可以是几百元,也可以是上千元。

这或与产品的具体工艺有关。宋蒋圳表示,金包银产品目前缺乏统一的认证标准,这导致目前市场还有一些银制品电镀或电铸一层黄金的镀金银,也被当作金包银销售。

中国新闻周刊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镀金银与金包银有本质不同。镀金银产品金镀层较薄,一般在3微米以下,一般一年左右会氧化;而金包银黄金含量较多,但2年左右也会出现一定的氧化现象。这也是金包银产品虽然外观有时可以以假乱真,但无法与真正足金产品画等号的关键原因。

换句话说,金包银产品对售后的依赖,相较于足金产品更高。目前来看,金包银行业虽然声量渐起,但还没有形成足够成熟的认证体系与配套售后体系。

事实上,在不少人的印象中,金包银产品总与骗局结合在一起。

知名黄金品牌梦金园,在今年就卷入了一起“狸猫换太子”的金包银纠纷。2024年8月,山东潍坊公安跨省侦破系列“金包银”诈骗案件,梦金园正是该案的受害者之一。

据警方通报,自2024年4月份以来,经事前预谋,犯罪团伙采取网购方式经某网络平台先后从梦金园等多家珠宝店购买黄金首饰,后联系制作“金包银”虚假同款首饰,通过“七天无理由退货”的方式顶包退货实施诈骗犯罪行为,涉案金额巨大。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风口还能持续多久?

更重要的是,金包银与纯金产品外观上有极大的相似度,会在一定程度上给黄金行业带来潜在的信任危机。

很多消费者看过金包银产品“栩栩如生”的诞生过程之后不禁疑惑:金店会不会把金包银当成足金来卖?

这样的质疑,也是金包银令不少黄金从业者感到排斥的重要原因。林凯在深圳水贝从事黄金相关生意已有8年,他表示水贝市场也有商户选择做金包银,但这类商家相对较少,更重要的是金包银商户有些“不受待见”。

林凯认为,不仅是由于金包银与足金行业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行业对金包银产品排斥根源在于“真假分不清”。水贝出现金包银商家入驻之初,是有黄金商户抗议反对的。

“就像是LV门店旁边开了一家高仿店,让人犯硌硬。”林凯如此形容。基于此,有一些珠宝商场禁止售卖金包银饰品。

这也导致没有大型连锁品牌金店会主动去做金包银产品。“金包银完全考验一个商家的良心。卖足金的手镯,纯度与重量测定一目了然,且有专业机构的鉴定证书;金包银产品可操作空间太大了,说是1克金,但有商家用0.4克的金、20克的银,利润可以做到800块,谁又看得出来?”林凯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对此,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于今年10月23日发布了《关于规范镀金银首饰生产、销售行为的行政告知》,规范了金包银的相关产品标准。其中提到除非用机械加工方法将金箔牢固地包在银饰品外,否则不得称为“金包银”,只能称为“镀金银”;镀金银饰须有标签,标签上须注明产品名称、厂名厂址、执行标准、总重量、合格证,如有充分证据可证明所含金的纯度、重量,可按实际标示,生产者须对标签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不信任的关键,仍然来自金包银相关产品一般情况下不会进行破坏性检测的特性。对于金包银这种合金产品,在检测方法不完备的情况下,“虚标”带来的盈利诱惑不可谓不大。

目前金包银的赛道正处于爆发期,虽然面临“黑红”质疑,但这种黄金“贵替”也被不少人视为下一个行业风口,社交平台已经开始有金包银品牌在加盟招商。林凯认为,目前金包银这个面向消费者正在接受的、较为新鲜的市场,给了一些商家入局的勇气,更重要的还有利益驱动。

“水贝模式的黄金利润非常低,1万多块钱的金镯子们利润可能就只有100块钱甚至是几十块。但目前金包银正处于风口期,入局的品牌还不多,利润比卖足金要好。”林凯说道。

显然,金包银赛道的发展可持续性仍然有待观察。一位黄金市场资深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金包银市场目前比较分散,几乎是有品类无品牌,目前都是小厂在做,供应量目前上不来。尤其会有不少做小型批发展厅的商家,披着互联网外衣做金包银,一个月就注册一家公司、换一个账号,整体比较混乱,这种行为也会影响行业口碑。

高昂的信任成本,也为金包银的走红增添了不少不确定性。林凯认为,金包银的需求确实存在,但随着相关监管趋严,势必会面临一次洗牌。目前的火热会流行一阵,可能也只是“一阵风”。

参考资料:

《销售火爆的“金包银”能用来投资?回收折价要算清!》,2024-11-02,央视财经

《潍坊警方侦破系列“金包银”诈骗案 受害者涉及梦金园等品牌》,2024-08-14,海报新闻

END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财经天下杂志公众号

财经天下WEEKLY
《财经天下》周刊官方账号,提供有品质的深度报道,讲述中国企业在时代浪潮中的精彩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