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实是一种越界行为,就像一堵无形的墙,横亘在亲子之间,阻碍了彼此心灵的沟通。
“我都是为你好”,这样的话绑架了多少孩子,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父母常常把“宝贝,妈妈今天吃苦受累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你好”这样的话挂在嘴边,等到孩子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孩子后,也会不自觉的说这句话。
父母常常把自己以为是对的爱强加给孩子,殊不知这到底是孩子想要的吗?这就像是一场没有尽头的轮回,一代又一代的家长在重复着相同的错误,却未曾深思其背后对孩子成长的负面影响。
剥夺了孩子的价值感
你的牺牲感会让孩子有内疚感,你牺牲了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你的人生是有价值感的,但你剥夺了孩子的价值感,孩子会觉得家长所作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一种压力,让孩子很自责。
这种压力就像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他们可能会在内心不断地质疑自己,认为自己是父母不幸福或者辛苦的源头,长期处于这种心理状态下,孩子很难建立起积极向上的自我认知。
会让孩子逐渐失去独立自主的能力
常说这句话的家长,其实是对孩子以爱之名进行控制,孩子心里很想摆脱你的这种控制,但又因为内疚而乖乖听你的话。
在这种模式的亲子关系中,看起来家长是操心最多的。孩子就像被丝线牵扯的木偶,看似在前行,却没有自主决定方向的权利。
但是长此以往,会让孩子逐渐失去独立自主的能力。“妈宝男”、“巨婴”、“高分低能”,大概就是从小被过度控制的孩子将来的缩影。
他们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往往会不知所措,因为他们习惯了在父母的指令下行动,没有学会如何依靠自己的思考和能力去解决问题。
孩子会缺少个性
在控制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可能会成功,可能会平庸,但在他们身上共同的特点,就是缺失了真正的成长和自己最真实的性格。
他们像是被批量生产的商品,有着相似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缺乏独特的闪光点。
那些被压抑的个性,原本可以绽放出绚丽多彩的花朵,却在父母过度的控制下逐渐枯萎。那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要找准自己的边界感
父母过好自己的人生,承担起父母的职责;孩子奋斗自己的目标,做主自己的梦想;各有边界,互相鼓励,这才是最健康有序的家庭关系。
边界感就像是一道清晰的篱笆,明确划分出各自的领域,让父母和孩子都能在自己的空间里自由生长。
比如,在孩子选择兴趣爱好时,父母可以提供建议,但不要强行替孩子做决定,让孩子在自主探索中找到真正热爱的事物。
要懂得放手
作为父母,我们要学会掌控自己的“控制欲”,要知道自己被挑战,被反驳,是子女追求独立,追求成长的必经之路。学会放手,不要过度干预孩子!
放手并不意味着冷漠和不管不顾,而是在适当的时候松开握紧的双手,让孩子像展翅的雄鹰一样,勇敢地去搏击长空。
当孩子尝试新事物遇到困难时,父母可以在旁边给予支持和鼓励,但不要直接代劳。
尊重孩子的想法
接纳孩子本来的模样,让他的生命沿着自己的轨迹发展。而不是强势的去干预孩子。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妈妈在对待孩子时,不需要把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而是以引导为目的。尊重孩子的想法,给他们足够的阳光和空间。
比如,当孩子对某个问题有独特的见解时,父母要认真倾听,即使不同意,也不要急于否定,而是和孩子一起探讨。
这样之后你就会放松许多,不再强势的干预孩子了。家长可以换个心态换句话:“孩子,勇敢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吧,爸爸妈妈会永远支持你”。
最好的教育,就是随时给孩子支持和陪伴,然后适时放手。毕竟有些路,只有孩子自己才能走。真的为他好是尊重孩子的想法。
打破“我都是为你好”这句话的束缚,为孩子创造一个更自由、更有利于成长的环境,让他们的童年充满欢笑和自主探索的乐趣,而不是在压力和控制下变得压抑和迷茫。
点亮“在看”。希望你我都能找到正确的方式去爱孩子,让我们一起努力助力孩子成长!
“评论区”写留言互动
您还有哪些教育孩子的宝贵建议呢?
让我们一起分享,一起成长
▼
欢迎加入D9百日成长《大学》学习
欢迎大家关注“宁先森-亲子教育”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
“有一说一”平台
一个有人陪、有人疼、有人爱的
身心灵成长家园
欢迎加入“有一说一”公益读书会
4:50晨读室阅读《道德经》晨读室 或者
5:50晨读室阅读《大学》晨读室
扫描二维码获取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