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赠书读者名单 | 贺雪峰:当前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出现了平庸的精致

文摘   2024-12-01 20:32   北京  

贺雪峰:当前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出现了平庸的精致


获得赠书读者名单

截止2024年11月30日,

4位读者率先完成集赞获得赠书,

他们是(昵称):

努力努力在努力.

蒋宇凡

我们已在后台与4位读者联系并尽快邮寄新书。

没有获得赠书的读者请不要灰心,

我们今后将继续开展赠书活动,

期待大家多多参与~


本文摘自《东西中国》,贺雪峰等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4年10月出版

当前,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越来越倾向于定量研究,越来越喜欢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去生产所谓的理论知识,却未必对数据背后的机制有深入理解,这就可能造成用复杂的方法和大量数据证明了一个常识,甚至可能连常识都不是。


01

东中西部地区以行政建制

为基础的统计很难揭示其内在差异



通过经验认识中国,首先要有具备经验认识能力的人,其次要形成关于中国经验的整体判断,这个整体判断是包含了部分的整体,是包含了具体的抽象,是深刻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无论是培养具备经验认识能力的人,还是形成对中国经验的整体判断,都要经由区域比较这一研究方法。区域是一个包含特定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关系的地理社会空间。区域的尺度可以小到村庄、社区,大到国家、大陆。

中国的东中西部的区域差异是我们近年特别关注的另一个重要的区域差异。国家统计局划分的东中西部地区是以行政建制为基础的,这样的划分便于统计,却很难揭示东中西部地区内在的差异。

在中国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过程中,沿海城市经济带经济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化在 20 世纪末迅速衰败,农民仅靠农业收入已无法维持生计, 因此,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农村继而出现了严重的老龄化与“空心化”。从这个意义上,虽然在行政建制上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都存在农村,但是东部地区的农村却已融入城市,乡村工业化是内生性的,农民也都就地进入二、三产业就业, 甚至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已经城市化了。中西部地区农村则是人、财、物资源持续流失,乡村发展的内生性资源变得越来越稀薄。

当前东部城市经济带占全国面积不到 5%,却集中了全国接近一半的GDP 和将近三分之一的人口。除此之外,剩余95% 的面积都可以称为中西部地区。

 


02

区域是建立有主体性中国社会科学的一个基本方法



中国的市场中心在沿海城市经济带和大城市,东部沿海城市经济带同时也是市场中心,中西部地区则是远离市场中心的半市场中心或非市场中心,甚至是市场力量难及的偏远地带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内也有人口流出、市场不及的农村,中西部地区也有包括省会城市在内的区域中心城市及其市场所能覆盖的农村地区。因此,在类型上,东部非市场中心的农村和中西部大城市覆盖的郊区农村,可以分别划入对应区域进行认识。

城乡视角也是区域视角的一种。城乡之间的关系除了市场因素、制度因素之外,还有社会的因素在起关键作用,经济学家们通常都忽视了社会这个关键层面。在保护型城乡二元结构下,城乡社会相辅相成,农民可以自由进城就业,为家庭发展积累经济资本,也可以在年老体弱或进城失败时返乡退养。农民之所以能够返乡,是国家制度为农民提供了生活居住的田地、宅基地以及社会资本丰富的乡村熟人社会。进城失败的农民返乡之后,继续支持子代进城读书、就业、购房,渐进推动中国高质量城市化。

经济学家们主张构建生产要素更加充分流动的市场制度,以为生产要素充分流动可以创造更大的经济增长,但经济越发展, 社会保障也要越充分。当保护农民自由进城返乡的土地被私有化、市场化之后,巨量农民“进不了城、返不了乡”,就有可能诱发严重的社会政治危机,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从区域比较视角来看,我们可以更加完整和深刻地理解中国经验与实践,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深刻的理论支撑和系统有用的政策建议。

任何经验和实践都是具体的,从具体经验与实践上升到总体经验和抽象经验,要经由区域这个重要环节。区域也是结构,甚至是最为关键的结构,正是通过对包括区域在内的诸多结构的认识,可以形成对中国整体的认识与判断,可以找到更加普适、一般的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规律的认识。也就是说,区域是我们认识中国、建立有主体性的中国社会科学的一个基本方法。



03

通过 10 个具有区域差异特征田野点

深入调研大致可形成进行总体把握的能力



区域是社会思考和行动的关键结构。但只是做区域研究,并不必然达致对整体中国、总体经验的把握和理解。具体的、地方性的经验与实践,要上升到总体经验和抽象经验,需要经由区域比较研究这个重要的学术训练环节。

通过区域研究能够获得关于区域的全面性认识,但还不足以形成对于中国的整体性认识和判断。对社会科学研究的经验训练而言,研究者对经验的总体把握能力是极为关键的,这是一种超越具体区域经验的整体理解能力和判断力。根据我们团队多年的研究经验,刚刚接触经验的博士生,要通过 10 个具有区域差异特征的田野点的深入调研(每个田野点用大约 20 天开展全方位调研,我们称之为“村治模式调研”),大致可以形成一定的经验质感,即对中国经验进行总体把握的能力。

为什么经过 10 个有着区域差异特性的“村治模式调研”就可以形成经验质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借区域之间的显著差异来不断强化研究者对经验的感性认识和理性理解,从而训练出研究者对经验的良好感知力,这种感知力也可以说是对经验的某种平衡感,或我们经常所说的经验质感。

有两种进入田野形成经验质感的方式。第一种是长期在一个田野点调研,优点是,长期在一处用力,可以细致深入地理解田野经验的微妙之处,并通过理解经验提升对经验的感知能力;缺点是,因为田野不存在本质的经验,研究者长期在一个田野点调研,必然以自身生活经验或第二手经验来形成对经验的聚焦,甚至将具体经验上升到抽象经验,导致经验事实受个人主观意识的过度影响,调查者获得的信息都是与自己预设一致的经验材料, 这就难以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调整调查者的主观认识,更难以训练调查者对经验的整体把握能力。

第二种是在多个地点进行田野工作,通过不同田野调研点之间细微的差异来深入认识经验,提升个人的经验认知能力。多点调研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选择不同区域的田野进行调研,通过区域比较研究形成超出单个区域田野的总体认识。多点调研的最大好处是,通过对田野经验的建构和解构、建立和破除的不断反复, 进入对田野经验的深入理解,形成与之匹配的田野认识能力。多点调研的一个重要方式是选择不同区域的田野点进行广泛调研, 从而通过区域比较来形成超出单个田野的总体认识。多点调研兼具深入性与丰富性,田野过程同时或更是进行经验训练形成经验质感的过程。



04

区域方法可以最大限度杜绝精致而平庸的学术生产



区域方法可以打破小循环的局限性,防止从具体经验简单粗暴地直接上升到一般理论。对于社会科学研究者来讲,田野不仅是搜集研究资料的过程,也是进行经验训练形成经验质感的过程。尤其是在进行经验研究之初,研究者必须要对经验保持充分的开放性,通过田野来训练自己,将形成经验质感作为进行田野工作最重要的目的。

一个有经验质感的学者,具备了进行复杂思考的能力,直面理论、模型和数据时就容易有主体性,就有能力在复杂经验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可能做出创新性的研究,而不会人云亦云,将自己的研究作为西方理论的注脚。当前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是,在缺少对经验本身深入理解的情况下,形成了很多脱离语境的理论和学术对话,过于注重学术的规范表达而非实质性的理论创新,结果变成了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自说自话。更大的问题是,当前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出现了平庸的精致,即大量研究看起来精致,提出的问题或得出的结论却是常识,是不必要的精致。社会科学研究严重内卷与空转,既无力从经验与实践中汲取研究营养,又不能回馈经验与实践。
从实践中提出问题,运用既有理论与方法来解释实践,形成对实践的理论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来,通过实践检验理论,丰富理论和发展理论,从而形成具有中国主体性的社会科学,这样一种社会科学研究的进路,可以称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大循环。社会科学研究的小循环,是指从既有理论中提出问题,通过经验来验证理论的对话式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重建社会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不仅从西方翻译了大量社会科学经典著作,引进了丰富的理论与方法资源,而且从西方引进了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意识,或研究的对话对象。尤其是在世纪之交,社会科学界兴起的学术规范化运动,片面强调社会科学研究应与美国接轨,在研究和写作方式上及问题意识来源上都出现了国际化压倒本土化、国际期刊压倒国内期刊、美国标准压倒中国标准的倾向。更严重的是,随着部分国内权威期刊和部分权威学者倒向以规范化为显著特征的对话式研究,真正回答中国实践中的问题的研究变得边缘。中国社会科学部分研究未经百花齐放、野蛮成长就过早地“低水平成熟”了。许多规范化的对话式研究看起来精致,实则是缺少实践生命力的平庸研究,这种对话式研究无论进行何种精致的包装,都既难以回应中国现实问题,又难以形成理论本身的成长。

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小循环不同,社会科学研究大循环的目标。首先是理解中国实践并服务于中国实践,因此要从实践中提问题。从实践中提出问题,既离不开有提出问题能力的学者,又离不开正确提出问题的方法。区域比较方法正好可以在这两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通过区域训练可以形成有经验质感的学者,这是以大循环为基础的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提。只有正确地从经验中提出问题,才能将经验纳入有效的学术研究之中当前学者的学术训练,比较注重理论与方法训练,缺少真正的经验训练,尤其缺少通过区域比较形成经验质感的训练。通过区域比较训练,研究者能够较快地获得经验质感,形成对具体问题的经验感知,并在多点调研中形成对经验的总体把握,进而形成对特定问题的深刻认识。通过这种学术训练方法培养出大量具备经验质感的优秀青年学者,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大循环储备足够多的科研有生力量。

其次,区域方法可以对具体经验进行识别,从而为作为大循环起点的具体经验提供认知条件。社会科学研究的小循环很容易出现对具体经验的全局化,将某些丰富的具体经验当成经验的全部甚至是经验抽象之后的综合,并将其过早地理论化。区域方法可以对每一个具体经验进行定位,保证具体经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确保具体经验在区域范围内的深刻性,防止具体经验的片面性。从这个角度看,区域方法为高质量的大循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起点和问题意识来源。区域比较方法的独特性在于,通过区域比较可以防止社会科学大循环在经验研究的开始阶段一触即跳,并将分析紧贴经验,充分展现出经验本身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为后续理论解释提供过硬的经验条件。

与很多自上而下地看问题的研究方法不同,区域方法特别重视自下而上地看问题。每个具体经验都是特殊的,不同区域以及不同时期特殊经验的比较,构成了超出个案的厚重经验,这为一般性的理论思考和自上而下的政策落地提供了广阔的解释空间。区域方法可以打破小循环的局限性,防止从具体经验简单粗暴地直接上升到一般理论。区域方法在理解具体经验时,关心的是经验的内在机制,追问的是经验的内在逻辑,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碎片化利用经验的小循环研究,杜绝精致而平庸的学术生产机制。

值得提醒的是,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有两类不同的典型经验:一是个案经验或地方经验,二是全国统计数据。地方经验的加总不等于全国经验,同时,全国统计数据很可能会掩盖不同地区内在机制的差异。通过对经验长期的研究,形成对经验区域发生机制的理解,就为认识中国提供了桥梁。或者说,以区域为基础来认识中国,是建立有主体性的中国社会科学不可少的途径。

贺雪峰 等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4年10月出版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东、中、西部县域的差异越来越显著。中、西部县域发展能否照搬东部县域发展的成功经验?东、中、西部县域最根本的差异是什么?造成东、中、西部县域差异的关键因素是市场因素、制度因素,还是社会因素?财政转移支付的制度逻辑是什么?本书基于扎实的田野调查,结合国家公布的宏观数据,以县域为研究单位,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回答。具体而言,本书从经济发展、土地制度、农业发展、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县域教育、农民收入、婚姻家庭和基层治理等方面,呈现东中西部县域的差异,并深入浅出地阐明为何存在这些差异。本书基于贺雪峰教授领衔的团队在中国广袤地域上进行20多年的田野调查的积淀写成,对我国中西部的乡村振兴实践颇具借鉴作用。

想当国师的哲学家
本公号建立于2018年初,旨在与广大读者共同细读经典文本、拓展问题视阈、反思切身问题并为思考争论提供平台
 最新文章